11 月 7 日立冬一到,風里就裹著刺骨的涼 —— 早晚溫差能差十幾度,出門得裹緊外套,連吃飯都想喝口熱的。老輩人說 “立冬吃對食,寒冬少遭罪”,這時候最該吃的就是 “三白三紅”,都是菜市場里隨手能買到的家常貨,不用花大價錢,做法也簡單,幫身體攢夠抗寒勁,舒舒服服過冬天~
![]()
一、立冬 “三白”:清潤不燥,養出好脾胃
“三白” 指的是白菜、白蘿卜、山藥,這三種白色食材在冬天吃,剛好能中和冬天的 “燥” 和 “寒”—— 不油膩、易消化,還能幫腸胃 “減負”,尤其適合立冬后消化變慢、容易上火的人。
1. 白菜:
冬天的白菜最甜,還被稱作 “冬日菜王”—— 性微寒卻不涼,含的膳食纖維能幫腸道蠕動,預防冬天久坐的便秘;維生素 C 和 E 還能護皮膚,避免冬天干燥起皮。而且白菜耐放,以前家家戶戶冬天都囤,現在隨買隨吃,燉著吃最暖身,還能幫著吸收肉里的營養。
推薦吃法:白菜豆腐燉粉條。選青幫白菜(比白幫更嫩),撕成小塊;嫩豆腐切厚片,粉條用溫水泡軟;鍋里倒少許油,炒香姜片,放白菜炒軟出汁,加豆腐塊、粉條,倒少許生抽和熱水,沒過食材,小火燉 15 分鐘,最后加鹽、撒蔥花。
![]()
2. 白蘿卜:
民間常說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冬天的白蘿卜脆甜多汁,能養胃生津、驅寒理氣 —— 吃多了油膩的肉,配塊蘿卜能解膩;手腳涼的人吃,還能幫身體散寒氣。尤其和羊肉一起燉,能去羊肉的膻味,讓湯更鮮,是立冬的 “黃金搭配”。
推薦吃法:白蘿卜羊肉湯。白蘿卜去皮切滾刀塊,羊肉切小塊泡 1 小時去血水,焯水后撈出;砂鍋里放羊肉、2 片姜、1 段蔥,加足量熱水,大火燒開撇浮沫,轉小火燉 1 小時;加入蘿卜塊再燉 30 分鐘,直到羊肉軟爛、蘿卜透明,最后加鹽、撒香菜。
![]()
3. 山藥:
山藥性平味甘,是立冬的 “滋補能手”—— 不管是鐵棍山藥還是面山藥,都能健脾益胃、補肺固腎,冬天容易感冒、脾胃弱的人常吃,能幫身體 “扛勁”;而且山藥軟嫩,蒸著、煮著都好吃,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輕松嚼。
推薦吃法:山藥小米粥。選面山藥(蒸著粉糯),去皮切小塊;小米淘洗干凈,和山藥一起放進電飯煲,加足量清水(米和水 1:8),按 “煮粥鍵” 煮 40 分鐘。煮好的粥里,山藥燉成泥,小米熬得黏糊糊的,不用加糖也帶著淡淡的甜。
![]()
二、立冬 “三紅”:暖身補氣血,抗寒有底氣
“三紅” 指的是紅棗、牛肉、紅薯,紅色食材在冬天吃,能補氣血、充能量,幫身體抵御風寒 —— 尤其是手腳涼、容易累的人,常吃能慢慢找回 “熱乎勁”,還不用怕補得太燥。
1. 紅棗:
紅棗是冬天的 “小暖爐”—— 含的鐵質能補氣血,維生素還能提精神,手腳涼、容易失眠的人常吃,能慢慢改善;
推薦吃法:紅棗糕。紅棗去核,加少量水煮 10 分鐘至軟,瀝干后用料理機打成泥。雞蛋加白糖,用打蛋器高速打發,至提起打蛋器能留下不易消失的紋路。倒入紅棗泥、牛奶拌勻,篩入低筋面粉,用翻拌法攪勻至無顆粒。模具刷薄油,倒入面糊,蒸鍋上汽后放入,中火蒸 30 分鐘。取出放涼,脫模切塊即可。口感松軟香甜,滿是紅棗香,秋冬吃暖身又解饞。
![]()
2. 牛肉:
牛肉是冬天的 “能量肉”—— 含的優質蛋白比豬肉更易吸收,脂肪還低,能幫身體抗風寒、補體力;氨基酸組成也貼合人體需求,冬天爬樓喘、容易累的人,每周吃一次,能慢慢找回勁。清燉最能保留營養,還不油膩,適合全家吃。
推薦吃法:清燉牛肉。牛肉選牛腩(肥瘦相間更嫩),切大塊泡 1 小時去血水,焯水后撈出;砂鍋里放牛肉、2 片姜、1 顆八角、1 段蔥,加足量熱水,大火燒開撇浮沫,轉小火燉 2 小時即可,最后加鹽調味。
![]()
3. 紅薯:
冬天的紅薯最甜,價格還便宜,是 “平民補能王”—— 含的膳食纖維能幫腸道蠕動,解決冬天久坐的便秘;熱量低還頂餓,吃一塊能撐半天,怕胖的人也能吃。烤著吃最香,外皮焦脆,里面流糖汁,暖手又暖身。
推薦吃法:烤紅薯。選紅心紅薯 2-3 個(表皮無破損,大小適中易烤熟),清水洗凈(不用去皮,保留香氣)。用廚房紙擦干紅薯表面水分,再裹一層濕廚房紙(噴水浸濕,防止烤干)。微波爐版:紅薯劃 2-3 道小口,放入微波爐,高火叮 5-8 分鐘(根據大小調整)。捏著軟透即可,剝開外皮滿是糖汁,口感香甜軟糯,秋冬吃暖手又解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