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急需開展安全器材與特殊作業管理培訓,沒想到下單后,問題很快就解決了。”近日,廣東晶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提交幫扶需求后,迅速得到響應。
連日來,肇慶高新區76名注冊安全工程師(以下簡稱“注安師”)格外忙碌,頻繁為企業提供上門普法培訓、指導安全管理、排查隱患漏洞、協助應急演練等服務。這是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推出的點單幫扶機制,以園區工業企業為服務對象,以登記在冊的注冊安全工程師為專家隊伍,通過精準匹配,對接企業需求,用專業指導為園區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提供幫扶服務。
精準服務
“企業點單,專家上崗”的點單幫扶機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流程清晰、高效務實。園區工業企業可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情況,向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下單,提出涵蓋普法宣傳、安全培訓、隱患排查、應急演練指導等類別的幫扶需求。
下單成功后,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第一時間將點單申請發送至注安師專家庫,由注安師結合自身專業領域與工作安排,自主向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提出接單申請。
經應急管理部門對注安師資質、專業匹配度等信息核實無誤后,注安師將主動聯系企業,約定時間開展上門幫扶指導,確保服務精準落地,保障企業需求有求必應、應必專業。
此前,廣東其邦家居有限公司希望開展應急演練,便點單尋求幫扶。經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核實和匹配后,肇慶華欣特化工涂料有限公司注安師謝平接單上門服務,協助企業開展成品倉庫突發火情應急演練,現場指導企業啟動應急預案,開展多部門協同操作,涵蓋事故報警、初期處置、全員疏散、醫療救護、消防聯動等關鍵環節。此次演練顯著提升員工“第一時間反應、處置、疏散逃生”的應急能力,贏得企業的點贊。
盤活資源
早在去年,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便轉變監管理念,打破“執法+處罰”的傳統模式,創新打造“注安師朋友圈”、組建安全生產志愿服務隊、開展注安師和企業結對幫扶等舉措,通過“監管+服務”激活本土安全專業力量,著力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充分挖掘區內36家企業的76名注安師資源,依托其熟悉法律法規、政策及企業自身實際的優勢,著力打造“注安師朋友圈”,巧借注安師之力,為企業紓解安全生產難題,實現園區管理與企業發展的雙贏。
為了鼓勵注安師為企業安全管理和部門安全監管分享經驗、出謀劃策,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定期組織召開注安師座談會、開設“注安師大課堂”,聯合宣傳部門推出“安全我來講”短視頻專欄。截至目前,短視頻已制作16期,點贊轉發超5000次,成為企業安全培訓的活教材。
在此基礎上,今年3月,肇慶高新區出臺《肇慶高新區安全生產志愿服務隊工作制度(試行)》,探索開展注安師志愿服務和企業結對幫扶模式,推動21名注安師與105家小微企業掛鉤幫扶,截至10月20日已為企業提供安全生產管理建議、排查安全隱患共312項,開展專題培訓4場。
“我們開展點單幫扶服務的目的是就地取‘才’,充分發揮注安師的專業特長,培養一批安全技術指導員、政策法規宣傳員和企業意見傳遞員,用他們的專業經驗幫助企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讓企業安心、平穩地實現高質量發展。”肇慶高新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三方共贏
肇慶高新區通過注安師掛鉤幫扶這一創新舉措,推動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力量”的安全生產共治新格局,實現三方共贏。
企業在注安師的專業指導下,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開展隱患排查更有章法。
注安師在與企業的互動之中,深化對政策、法規的理解,拓寬職業視野,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實踐能力和園區歸屬感。
安全監管部門通過這一創新舉措,緩解了監管人力不足、人員專業受限的情況,加大了對小微企業幫扶的覆蓋力度,實現政企間安全生產的人才資源共享、管理互聯互促、環境共治共建。
點單幫扶機制打破了傳統安全幫扶的被動模式,促進專業資源與企業需求深度對接,既為企業解決了安全生產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又充分發揮了注安師專家團隊的專業優勢。注安師在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的同時,更為園區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陸志鋒 通訊員 沈文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