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5日訊近年來,濟南高新區聚焦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核心抓手,通過“政策解讀、上門服務、體檢簽約一體化、長效履約”四個維度,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將優質醫療資源精準輸送至老年群體身邊,讓轄區老年人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專業、便捷的健康服務,切實提升銀齡群體的健康獲得感與幸福感。
政策解讀“接地氣”,破解認知壁壘促簽約
“簽約后看病能少跑腿嗎?慢性病用藥咋保障?”在轄區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活動現場,老人們圍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實際好處”頻頻發問。為打破政策認知壁壘,讓簽約政策真正“入腦入心”,濟南高新區多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摒棄專業晦澀的術語,采用“拉家常+舉實例”的通俗方式開展解讀。
在徐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梧桐郡社區衛生服務站,醫護人員將家庭醫生形象地比作“醫生朋友”,用“慢性病可開長處方,不用每月跑醫院;每年免費享體檢,日常不適隨時咨詢”等直白表述,讓老人們快速理解簽約權益。孫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團隊走進章錦村衛生室健康課堂,以“健康管家”為喻,詳細講解優先預約就診、慢性病精細化管理等核心服務內容。同時,梧桐郡社區衛生服務站還制作了圖文并茂的紙質流程圖,清晰標注電話、現場、線上三種簽約渠道,并邀請已簽約老人分享“就醫少跑腿、健康有保障”的真實體驗,有效激發了老年人的簽約積極性,推動簽約意愿從“要我簽”向“我要簽”轉變。活動期間,轄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同步開展健康咨詢服務,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常見慢性病,提供用藥指導、飲食建議,并發放健康宣傳折頁。
上門服務“暖人心”,精準呵護特殊老年群體
“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去趟醫院太折騰,沒想到醫生能主動上門!”居民肖大姨的感慨,道出了眾多高齡、行動不便老人的心聲。針對轄區內失能失智、行動困難的特殊老年群體,濟南高新區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精準施策,建立“重點人群臺賬”,組織家庭醫生團隊攜帶便攜式血壓計、血糖儀及簽約材料,開展“上門簽約+健康服務”專項行動,確保特殊群體“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遙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團隊在為馨苑社區獨居糖尿病患者趙大爺上門簽約時,發現其血糖指標偏高,當即結合老人飲食調整方案,并手把手教他用筆記本記錄血糖數據,助力日常監測;瀚裕華園社區衛生服務站為80多歲的郭秀芝老人服務時,不僅完成血壓測量、用藥評估,還主動為其老伴辦理簽約,實現“一戶雙守護”;未來城社區衛生服務站則為雙目幾近失明的葛大爺與行動不便的張大媽夫妻定制專屬服務,定期上門監測血糖血壓,指導藥物服用與飲食控制,讓精準醫療服務直達家中。
此外,巨野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還將健康守護延伸至細節,上門時會檢查老人家中衛生間扶手是否穩固、地面是否防滑,從居家安全角度筑牢健康防線;東城逸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創新建立“醫患家”三方溝通機制,定期向家屬同步老人健康數據,有效緩解了家屬的照護焦慮。
體檢簽約“一站式”,高效銜接提升服務質效
“先體檢、再簽約,醫生根據體檢結果推薦服務包,省心又高效!”在未來城、新東方花園等社區衛生服務站,“體檢+簽約”一站式服務成為老年人的“心頭好”。今年以來,濟南高新區各社區衛生服務站進一步簡化老年人體檢流程,推出涵蓋生化檢查、B超、DR、中醫問診等項目的基礎體檢套餐,老年人憑身份證即可參與,無需繁瑣預約。
體檢前,醫護人員主動講解家庭醫生簽約政策及不同服務包的內容,幫助老人提前了解權益;體檢后,家庭醫生結合體檢報告,為老人精準推薦適配的服務包——從基礎健康管理到慢性病專項服務,全方位匹配老人健康需求。新東方花園社區衛生服務站還特別安排全科主任醫師坐診,現場為老人解讀體檢報告,解答健康疑問;金匯瀚玉城社區衛生服務站在體檢現場設置簽約點,老人完成體檢后可直接辦理簽約手續,同步更新健康檔案,實現“體檢、簽約、建檔”無縫銜接。據統計,通過“體檢簽約”模式,濟南高新區累計新增老年家庭醫生簽約超100人。
長效履約“顯擔當”,筑牢銀齡健康長效防線
“簽約不是終點,而是健康管理的起點。”濟南高新區始終秉持“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的理念,為簽約老年人構建全周期健康管理體系。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簽約老人建立動態健康檔案,根據健康狀況提供個性化、常態化的后續服務。興旺家園社區衛生服務站按老人健康等級劃分巡診周期:“失能老人每周1-2次巡診,慢性病穩定老人每月1次巡診,健康老人每季度1次巡診”,每次巡診都會細致核查藥品有效期、指導正確用藥;此外,各社區衛生服務站還通過電話、微信等渠道,為老人提供24小時健康咨詢服務,遇突發健康狀況時開通門診綠色通道,確保老年人隨時能找到“靠譜的醫生”,真正讓家庭醫生成為銀齡群體的“健康依靠”。
此次家庭醫生簽約系列活動,不僅是濟南高新區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生動實踐,更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從“廣覆蓋”向“高質量”深度轉型。接下來,濟南高新區將持續優化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精準化、個性化的老年健康服務,不斷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注入基層醫療力量,讓銀齡生活更有品質、更有保障。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