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別眨眼,故事從一粒鉀開始
實驗室里,MIT的NicoleNie盯著屏幕,心里咯噔一下。數據告訴她:格陵蘭、加拿大、夏威夷送來的巖石粉末,鉀-40比正常地球巖石少了那么一丟丟。這“丟丟”有多小?像一桶黃沙里少了一粒棕色沙,肉眼根本看不見,卻被儀器逮個正著。
![]()
二、大碰撞的劇本,被悄悄改寫了
課本里寫:45億年前,火星大小的“忒伊亞”撞向原始地球,熔巖四濺,月球誕生,老地球被“格式化”。科學家一直默認,那場車禍后,老地球的“零件”全被熔成一鍋湯,連渣都不剩。
可這回,鉀的指紋說:劇本不對。巖石里那丁點鉀-40缺口,像極了老地球的身份證,沒被完全燒毀。
![]()
三、把巖石煮成湯,再讀密碼
團隊把巖石磨成粉,倒進酸里“煮”,提純出鉀,再送進高精度質譜儀。三次重復,結果一樣:鉀-39、鉀-41正常,鉀-40卻缺貨。
他們又把全球隕石翻了個遍,發現沒有一顆的缺口跟這些巖石完全對上。換句話說,今天手里的隕石拼圖,還缺幾塊。
四、電腦里跑了一場45億年的電影
為了驗證,團隊用超級計算機模擬:
老地球原本缺鉀-40。
大碰撞+后期隕石雨,把“正常”鉀-40補進來。
地幔攪拌、火山搬運,把老地球的殘片帶到地表。
跑完電影,模擬出的現代地球巖石鉀-40比樣品略高,正好吻合。結論:那些缺鉀-40的巖石,就是老地球的“遺孤”。
![]()
五、老地球留給我們的彩蛋
Nicole說:“我們第一次握住了大碰撞前的地球碎片。”
更妙的是,這些碎片藏在最不起眼的古老地幔里,被火山像快遞員一樣送到我們腳邊。下次去夏威夷看巖漿,說不定腳下就踩著45億年前的“地球前傳”。
如果老地球的碎片不止這幾塊,它們還可能藏在哪兒?地心?月壤?還是你家后山?留言說說你最想挖的地方,萬一真挖到了,記得@我,一起上熱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