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達爾文和A.R.華萊士在林奈學會上宣讀了他們關于進化論的論文,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他通過對大量動物的觀察以及化石的研究,認為物種是可以進化的并且自然環境對進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就是后世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物種起源》一經出版便得到了各界的關注,它顛覆了當時人們的認知,由于是關于人類起源以及進化方面的論點。人們無法想象自己的祖先竟然是古猿人,“猴子雖然聰明,但不可能是人類的近親吧”,這樣的懷疑在民間傳播。但是進化論經過了兩百多年的不斷完善,尤其是科學家對DNA和蛋白質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之后,發現某些猿類的基因確實與人類相近。
![]()
按照進化論里的說法人類是從古猿(生活在800萬-1400萬年前)進化成南猿,再由南猿(190萬-400萬年前)進化成人猿(20萬-170萬年前),這整個進化過程從考古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哪一個進化階段,都存在空白期,而且并未發現進化過程中的化石樣本,它們好像是一夜之間就完成了進化。
進化應該是一個緩慢持久的過程,短時間的大范圍突變是不可能的。地球上的其他物種在進化過程中并未像人類這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智慧和情感。是有什么外在力量推動了這次進化,還是說進化論根本不適用于人類自身?又或者我們人類是地球的外來者,根本不屬于地球?
![]()
對于人類的起源有很多的猜測和假想,神創論在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里都有記載,它可以完美解釋人類的由來,但是我們沒辦法證明神的存在。外來物種說,認為人類來自其他的宇宙文明,由于種種原因便在地球定居了,或者是人類的祖先得到了外來文明的推動,才衍生出現在的文明,直到現在很多人相信這種假說,但是到現在為止,并未有地外文明存在的實證。
進化論在人類身上還有其他無法解釋的地方,比如陸地上所有哺乳動物繁衍后代的時候,要么后代生下來就能走路奔跑(比如牛馬羊),要么后代體型會特別小(比如熊貓),只有人類生育是那么困難(為人父母都會深有體會)。
![]()
有人說,人類擁有情感是一種退化,完全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動物界的情感只是為了生存,它們理智的可怕,而人類卻會為了某種情感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在這里我想用一句孟子的話“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也許是情感推動了人類的進化,并且形成了現有的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