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勢力競爭格局生變。
近日,多家新勢力車企公布10月銷量,整體數據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零跑汽車10月首次躍過7萬輛紅線,成為首個月銷破7萬的新勢力品牌,連續8個月穩坐新勢力銷量冠軍。
蔚來汽車10月交付新車40397臺,首次突破4萬臺大關,同比增長92.6%。小鵬汽車、小米汽車也雙雙連續兩個月保持在4萬臺以上。
但是,與新勢力的飛速增長形成對比的是,中國車市整體正面臨增速放緩的壓力,10月甚至出現負增長。同時,隨著國內新能源滲透率逼近60%,新能源汽車或將也會迎來瓶頸期。據惠譽評級預計,2026年中國車市需求承壓,新能源車銷量增速將放緩。
那么,10月的銷量劇增,會不會是新勢力們“最后的增長狂歡”?
![]()
新勢力的新局面
10月的新勢力銷量榜單,呈現明顯的結構化特征。
零跑汽車以70289輛的月銷量成為最大黑馬,創下新勢力品牌月銷新紀錄。這不僅令其連續8個月穩坐新勢力銷量冠軍,更是將頭部新勢力的競爭門檻提升至7萬輛級別。
鴻蒙智行與極氪汽車則緊隨其后,前者10月交付新車68216臺,創下單月交付新紀錄,同時其累計交付量已突破100萬臺,成為新勢力品牌中最快達成百萬交付的企業。而后者月銷量(含領克)則達到61636輛,公司單月交付首次突破6萬輛。
![]()
原本“能否月銷4萬輛”是評價頭部新勢力的重要標準,而至如今,這一數值成為了主流競爭區間,并聚集了多家知名新勢力品牌。
其中,蔚來公司10月交付新車40397臺,首次突破4萬臺大關,旗下三大品牌即蔚來、樂道和firefly螢火蟲,分別貢獻了17143臺、17342臺和5912臺。小鵬汽車10月交付新車42013臺,小米汽車也持續超過40,000臺,深藍汽車則交出了月銷36792輛的答卷,處在4萬輛級的末尾,而月銷3萬余輛的深藍、奕派科技、理想汽車仍有待進一步的發力。
![]()
此外,排在新勢力尾部的則是極狐、嵐圖、智己等一系列品牌,月銷量在1萬-2萬輛左右,盡管它們處在穩定增長的態勢中,但在市場資源向頭部品牌快速聚集的當下,有一定的邊緣化風險。
新勢力車企10月銷量的集體爆發,得益于多方面因素。
業界普遍認為:多品牌協同發力成為了新勢力車企取得突破的核心,如鴻蒙智行、蔚來以及小鵬等車企均通過旗下子品牌的協同,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但對于部分老牌車企而言,這恰恰是弱點。如智己、深藍、嵐圖等品牌,本身就是從集團獨立而來,進一步分化的可能性較低,而集團的新能源資源,多在銷售端和研發端賦能,難以在市場端形成合力,這是這一類汽車品牌面臨的主要問題。
此外,20萬元以下主流市場成為銷量爆發區,合資品牌的優勢地帶被快速覆蓋。如零跑C11(參數丨圖片)、C10兩款車型價格帶覆蓋15-20萬元主流區間,增程+純電雙動力策略精準切中需求。小鵬汽車通過MONA M03等入門級車型打入更低價格市場。
最后,政策刺激也是重要因素,2025年四季度新能源車供需兩旺,在“國補”倒計時與地方消費券的疊加刺激下,消費者購車需求得以提前釋放。
高增速背后的挑戰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0月1日到26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61.3萬輛,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7%,較上月同期下降4%。而與中國車市整體下跌形成對比的是,新能源車仍然保持了較高增速。但多個跡象表明,這種高速增長可能面臨挑戰。
在2025年下半年汽車市場形勢分析會中,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汽車市場處副處長王光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整體滲透率的提升節奏出現明顯放緩。
數據顯示,2025年1至9月的新能源滲透率增幅已收窄至不足4個百分點,尤其是插電混動市場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滲透率下滑,在今年前三季度,其滲透率從2024年的21.1%回落至19.8%。然而在過去幾年,插混市場一直保持增長態勢。
對此,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合資燃油車的降價,導致了插混產品的性價比走低,同時插混車型在輔助駕駛上技術升級滯后,也進一步導致了該板塊聲量的下降。
明年這一現象或許仍然不會迎來改善,惠譽評級預計:2026年車市需求承壓,新能源車銷量增速放緩,滲透率溫和上行至55%以上。
這意味著,明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將從增量搶奪轉向存量替換,競爭重點已從技術的快速迭代,轉向技術升級、服務優化等綜合實力比拼。同時,隨著燃油車搭上了輔助駕駛的快車,如奧迪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增程車或許將迎來勁敵,純電車型將成為新勢力爭奪的焦點。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的估值泡沫將進一步破裂,更多現實問題將被擺在前臺,如供應鏈與產能問題以及車企的盈利能力,都會成為檢驗車企生存能力的終極標尺,市場銷量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指標。
如國金證券的研究就指出,雖然車企銷量表現多強勢,但激烈的市場競爭仍在影響車企的盈利能力。而在增長空間不足、市場競爭愈發同質化的情形下,車企會更傾向于使用價格工具穩健銷量以維護規模效應,導致盈利承壓。
在此背景下,加速出口成為了新勢力們的必修課。
有文說:
零跑僅用8個月就從年銷第三躍居第一,蔚來憑借多品牌戰略首次突破4萬輛大關,這些變化標志著市場從“蔚小理”時代邁向了一個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的競爭格局。
最后,仍然是那句老話,在存量競爭即將到來的當下,真正考驗車企的將不再是交付量的短期爆發,而是持續盈利的能力。從“價格戰”到“價值戰”的轉變,將決定誰能在下一輪行業洗牌中存活下來。(撰文丨歐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