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當陳田最后一批商戶關上店門時,所有人都清楚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畢竟拆遷補償談妥了,新的店面也找好了。大家覺得陳田這塊金字招牌還在,客戶還在,手藝還在,換個地兒繼續干唄。
可他們哪知道,真正要他們命的,根本不是拆遷。
1
搬到花都汽配城的頭兩年,老張的生意確實還能維持。
店面從20平米擴到了50平米,不用再擠在城中村的破樓里,寬敞的倉庫能放更多貨。
![]()
周末還是有不少車主開車過來找配件,那些改裝發燒友也會專程跑一趟,只是客流量比以前少了些。
以前在陳田村,一條街上全是汽配店,客戶逛著逛著就進來了。
現在分散到好幾個地方,客戶得專門導航才能找到。
老張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的日系車配件店,營業額比陳田時期下降了30%。
![]()
但他覺得這是正常的,新地方嘛,需要時間聚人氣。
2020年初那場疫情,讓所有人的生意都停擺了幾個月。
好不容易熬過去,2021年下半年又遇上芯片荒,新車產量下降,二手車交易也不活躍。
大家都覺得這是暫時的困難。
卻沒注意到,一個更可怕的敵人,已經悄悄長大了。
2023到2025,絞殺開始了。
![]()
2023年春天,老三發現店里的客戶結構變了。以前來買奧迪配件的,基本都是開了五六年的老車,該換的零件多。
可現在來的客戶,車齡越來越老,都是十年以上的老爺車。
年輕人呢?年輕人都去買新能源車了。
2023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了35%。每賣出10輛新車,就有3到4輛是電車。
到了2024年,這個數字漲到了48%。
2025年3月,新能源滲透率歷史性地突破了51%。
![]()
買燃油車的人,成了少數派。老張的日系車配件店,遭遇了最致命的打擊。
2025年4月,本田在華銷量同比暴跌40.8%,日產下滑24.6%。
那些曾經滿街跑的雅閣、凱美瑞,正在被比亞迪、特斯拉瘋狂替代。
![]()
2
10年之前的陳田,號稱“男人真正的天堂”。
從一個城中村發展成全中國最大的拆車件市場,陳田也僅僅用了十幾年時間。
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對汽車零配件需求增多,但又禁止國外二手車和報廢車的進口。
![]()
于是大批國外的報廢車運到香港,分解后再通過各種渠道運到廣州一帶,拆車件生意一開始主要集中在三元里。后期由于城市改造的原因,才逐步搬遷到陳田村。
從香港錦田到廣州陳田,再從陳田到全國,早期國內的汽車配件供應緊缺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
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長,陳田拆車件的來源和渠道進一步擴寬。
那些因為各種意外被拆解的汽車零部件會從各種渠道流落到陳田,又被拆解安到更多還能搶救的車身上,重新煥發第二春。
![]()
不管是熱門車還是冷門車、國內有的還是沒有的,在陳田都能找得到。
豪車的配件要從國外發貨,等待時間往往常需要幾個月,但在陳田只要稍微轉一轉,大到發動機,小到內飾條應有盡有。
![]()
不過陳田最厲害的并不是這些大小零部件,而是一個個穿人字拖的老板,統稱“陳田科學家”。
第一類是找件科學家,沒有他找不到的汽車配件,一輛撞廢的跑車在外人看來就是廢鐵,在他們眼里已經開始盤算怎么拆散賣錢了。
![]()
第二類是拼車科學家,擅長乾坤大挪移,只要他愿意,比亞迪也能拼成賓利。
![]()
第三種是拆卸科學家,人字拖短褲是標配,這世界上就沒有他們不敢拆裝的車。
![]()
“就算你的車撞到只剩駕駛證,陳田也能給你裝回同一輛車。”
這就是陳田的硬實力。
3
再快的馬,也跑不過汽車,再硬的拳頭,也敵不過子彈。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陳田的科學家們發現自己落伍了,新能源車的配件,根本不是能碰的。
![]()
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系統,廠家技術封鎖,不對外開放。拆了也沒用,模塊化的電池包,不是發動機那種能拆零賣的東西。
更要命的是,修新能源車需要重頭學習,十幾年練出來能徒手拆發動機,能調校變速箱。可這些絕活,在新能源車面前一文不值。
2025年,全國有39.7萬家傳統燃油車維修企業。可新能源維修企業只有2萬家。
![]()
這不是因為新能源車少,而是因為廠家把維修渠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你沒授權,拿不到配件,也拿不到維修資料。
陳田那套靠拆車件、靠經驗修車的玩法,在新能源時代徹底失效了。
站在2025年往后看,未來五年的畫面已經清晰可見。
![]()
按照預測,2030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70%。也就是說,燃油車只剩30%的市場份額。
2025年,新能源維修人才缺口已經達到80萬人。聽起來是個機會對吧?
可這80萬缺口,留給傳統汽修師傅的位置并不多。
![]()
因為新能源維修需要的是懂電氣、懂軟件、懂智能化的新型人才。那些在職業學校學新能源專業的年輕人,比老師傅們更有優勢。
技術性失業,就是這么殘酷,陳田只是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2019年陳田拆遷的時候,全國其他汽配城的商戶還在看熱鬧。
他們覺得那是廣州的事,跟自己沒關系。可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
2020年,河南最大的天榮汽配城開始拆遷。
鄭州北郊汽配城、杭州汽配城、濟寧金宇汽配城,一個接一個傳出拆遷消息。
表面上看,這是城市更新、產業升級的需要。
可深層原因,是這些低端產業在新能源時代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
政府不會明說,但大家心里都清楚。燃油車時代的汽配產業鏈,正在經歷系統性崩塌。
全國39.7萬家傳統汽修企業,到2030年可能要倒閉一半以上。
那些靠拆車件生存的市場,會像陳田一樣消失。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4
2019年7月,陳田村最后一天營業。
很多汽車博主趕去拍告別視頻,車友們在網上刷"爺青結"。大家以為這是一場悲壯的告別。
可六年后的今天才明白,那根本不是告別,是處決。
處決的不只是陳田村這1100家店,是整個傳統汽配產業鏈。
![]()
老三今年48歲了,當年意氣風發來廣州闖蕩,現在卻不知道下半輩子該怎么辦。
他的奧迪大眾配件店,營業額比2019年下降了60%。
倉庫里還積壓著上百萬的庫存,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清完。
![]()
老張更慘,他把老家福建的七八個親戚都帶到陳田做日系車生意。
現在這些親戚都在埋怨他,說跟著他來廣州是上了賊船。
家族生意做了20年,眼看著就要散伙。
那些年輕的師傅,有的已經轉行送外賣了。
它不會跟你商量,不會給你緩沖期,不會照顧你的情緒,這就是時代的殘酷。
2030年,當燃油車只剩30%市場份額的時候,陳田模式會徹底成為歷史。
![]()
那些曾經能"吸一口法拉利輪胎味就能組車"的傳奇,只會存在于老一代車迷的回憶里。
新能源時代的汽車后市場,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玩法。
它屬于那些拿著電工證、懂電池管理系統、會用專業檢測設備的新型技師。
它屬于那些拿到廠家授權、投得起幾百萬設備、玩得轉智能化的連鎖維修企業。
至于陳田佬們?
對不起,時代的列車已經開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