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這樣好可怕,要么,拉上中俄一起……”)
? 文 觀察者網 齊倩
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點“精分”,前腳宣布重啟核試驗,后腳又想拉著中俄“無核化”。
當地時間11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表視頻講話吹噓稱,他在第一任期時全面更新和改造了現有武器,助力美國“擁有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多的核武器”。
講話中,特朗普同時以所謂“其他國家正在測試核項目”為借口宣布,他“已指示‘戰爭部’以平等為基礎開始測試美國的核武器”。
另據路透社報道,同日,特朗普在邁阿密舉行的美國商業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又換了一種說法。
“我們是第一大核大國,我不想承認這一點,因為它太可怕了,”特朗普隨即在核問題上做文章,“俄羅斯是第二,中國第三,但他們會在四五年內追上我們。”
特朗普還說:“我們三國可能制定一項無核化計劃。我們會看看這是否有效。”
![]()
特朗普當地時間5日發表講話 視頻截圖
特朗普并非首次做出類似表述。當地時間10月30日,他宣布美國將重啟核試驗時就曾聲稱,“美國擁有的核武器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同時將俄羅斯列為第二,中國“落后,但正迎頭趕上”。
此言一出,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震動,各方專家正試圖揣摩其言辭背后的深層含義。
據報道,美俄(蘇聯)兩國在冷戰期間主導了核武器研發,而目前中國正迅速推進自身的核力量建設。目前,美國已簽署但尚未批準《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自1992年以來,美國未進行過任何爆炸性核試驗,但進行了多次“次臨界試驗”,其中至少三次發生在拜登政府時期。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俄羅斯也未進行過任何爆炸性核試驗。
![]()
美國內華達試驗場進行核試驗 圖自外媒
當時,日媒《日經亞洲》報道稱,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美國背離禁止此類核試驗的國際準則,中俄也將不再有理由遵守這些原則。
美國《紐約時報》則發布長文,猛批特朗普這一出人意料的聲明勾起了人們對冷戰最黑暗時期的回憶。那時候,美國和蘇聯經常進行新武器的爆炸試驗,起初在大氣層和外層空間,后來在地下進行。
文章稱,那是一個充滿可怕威脅和反威脅的時代,人類陷入“相互確保摧毀”的黑暗理論之中。那個時代本應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期各國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而結束。然而,由于簽署國中批準數量不足,該條約從未正式生效。條約的宗旨是通過切斷新的核試驗來阻止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
如今,特朗普重新點燃了美國國家安全界關于是否應打破長期遵守條約傳統的爭論。他的一些前顧問認為,遵守條約妨礙了美國展示“以實力求和平”的能力。
面對輿論質疑,當地時間11月2日,美國能源部長賴特找補稱,特朗普下令的核試驗不會涉及核爆炸,而是測試核武器的“其他部件”。
實際上,美國近年來長期炒作中俄所謂“核威脅”。去年12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報告,再度對中國正當、正常的國防建設說三道四。報告炒作稱,中國已擁有600多枚可投入實戰的核彈頭,預計到2030年將擁有1000枚核彈頭,這意味著十年內核彈頭數量將增長近五倍。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資料圖
對于這份所謂“報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美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大、最先進核武庫的國家,堅持首先使用核武器,持續投入巨資升級“三位一體”核力量,推進戰略力量前沿部署,強化對盟友的“延伸威懾”。這些政策、行動加劇核軍備競賽與核沖突風險,只會惡化全球戰略安全環境。
11月3日,毛寧就特朗普表態回應表示,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的核武器國家,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堅持自衛防御的核戰略,恪守暫停核試驗的承諾。我們愿意同各方一道共同維護《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權威,維護國際核裁軍和核不擴散體系。
毛寧指出,我們希望美方也能夠切實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義務和暫停核試驗的承諾,以實際行動維護國際核裁軍和核不擴散體系,維護全球的戰略平衡與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