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越南,不同年代的中國人,腦海里的印象可能都不一樣。有并肩作戰、同仇敵愾的“同志加兄弟”;也有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那場短暫而激烈的邊境沖突,以及那些逃離戰火、“不漏洞奶”的越南船民。
近年,隨著越南學習并借鑒中國的改革開放經驗,推行“革新開放”政策,積極融入國際社會,這個國家的面貌也隨之煥然一新,并吸引了不少中國商人前往投資。
這個暑假我乘坐郵輪,走馬看花地感受了這個與廣東隔海相望的鄰國——越南。
▲點擊收看視頻
郵輪泊岸的第一站,是位于越南中部的峴港。峴港是越南的重要交通樞紐,經濟以工業和港口貿易為主,主要出口海鮮、藤制家具、家用品和服裝。如果說中國的一線城市是“北上廣深”,那么越南的大致可以對應為河內、海防、峴港和胡志明。
雖然峴港算是越南的一線城市,但從城市建設水平來看,大概相當于中國的四五線城市左右,高樓不算多。也許是因為這里是旅游區,又或者只是我戴上了游客濾鏡,感覺道路兩旁的房屋都很整潔干凈,反而比國內不少四五線城市更舒服。
![]()
▲峴港,圖源網絡
穿越整個峴港市區后,我們終于來到了會安古鎮。在十六至十八世紀,會安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際商港之一。當時的中國、日本和歐洲人都在這里設館經商,福建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等建筑,正是那個時代留下的見證。
但到了十九世紀,秋盆河因為泥沙淤積、航道變淺,大型船只無法進入港口。與此同時,法國人占領越南后,發現北面三十公里外的峴港港灣更深、更適合建海港,于是會安的貿易地位逐漸被取代。從此,會安沒落,成為一座被時間保留下來的古鎮。
![]()
▲會安古鎮,圖源網絡
今天的會安,早已不再是商船云集的港口,而是一座以旅游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古鎮。
古鎮街道仍保留著幾百年前的格局——黃墻灰瓦、木門深巷,腳下是被歲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許多建筑融合了中越文化的元素,又隱隱透著幾分法國風情。
![]()
▲會安古鎮,圖源網絡
雖然如今的會安已經高度商業化,游人如織,和世界上許多古鎮一樣,街道兩旁都是餐廳、咖啡店、紀念品商店,但它依然保留著一種溫和的古意。
我們抵達時,夜幕已降臨。燈籠次第點亮,秋盆河倒映著搖曳的燈影,小船緩緩劃過,游客紛紛放下許愿的河燈。此情此景,讓很多人都忍不住舉起相機,把這一刻定格。
![]()
走累了,我們找了一家餐館,嘗了當地的順化牛肉粉、雞飯、羅望子魷魚、越南春卷、越南煎餅,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小吃。坦白說,味道算不錯,但算不上驚艷——也許是因為在廣州和香港,早就吃過不少地道越南人開的餐廳吧。
![]()
![]()
![]()
![]()
回郵輪碼頭的途中,我們順路逛了峴港的超市。雖然越南人均收入比廣東低,但換算匯率后,超市的物價其實并不比廣州便宜太多。或許正因為居住與交通成本較低,生活壓力也顯得沒那么重。
晚上,我們告別峴港,回到郵輪上。第二天下午,郵輪駛過一夜航程,終于到達了越南北部的下龍市。這里距離峴港將近六百公里,已經接近中國的廣西邊境。
![]()
▲下龍灣,圖源網絡
下龍灣與會安古鎮一樣,都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越南旅游區。如果說,在會安古鎮看的是幾百年累積的歷史文化,那么在下龍灣看的就是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了。
導游介紹,“下龍灣”這個名字是“降龍之灣”的意思。傳說古代越南人抵御外敵入侵時,天上降下巨龍,噴出無數寶石,化為今天海灣中星羅棋布的島嶼。因此,當地人相信,這片海灣是龍守護越南的地方。不過,這“外敵”是否指北方的古代中國皇朝呢?為了中越友誼,我還是把這個問題留在心里,沒有問出口。
![]()
傍晚時分,我們在海邊遠望下龍灣。一座座石灰巖島嶼從海面拔地而起,形態各異,有的像雄獅,有的似屏風。夕陽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鋪上了一層金箔。難怪人們常說,這里是“海上桂林”,只是比桂林更遼闊、更靜謐,也更具海洋的氣息。
在旅游巴上,我看到下龍市區的建筑大多以低層為主。但據導游說,有些海景別墅已經賣到天價——媲美中國的北上廣深乃至香港的豪宅。我覺得這個說法可能有些作大,但我相信,現在越南人的生活水平,確實也應該在穩步提升之中。
![]()
無論什么國家,只要對內少些無謂的折騰,對外少些不必要的沖突,讓百姓安居樂業、社會有序前行,建成一個小康社會其實并不難。
至于越南未來能否跨過中等收入陷阱,變成另一個像日韓這樣的發達國家,那就要看它能否在制度建設上更進一步,讓權力有所敬畏、有所約束了。
![]()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最難的,并不是起飛,而是如何在繁榮之后仍能保持克制,不重復折騰和對抗的循環。
夜幕降臨,我們登上一艘在下龍灣巡游的游艇。一邊享用新鮮的海鮮晚餐,一邊聽當地歌手的現場表演。無論是英文歌、越南歌、粵語歌,還是普通話歌,他們都能信手拈來,唱得感情充沛,船上就像上演一場“越南好聲音”。連我也忍不住,斥巨資十萬元(越南盾),拿來作為給她們的小費。
![]()
柔和的海風輕輕吹過,遠處島嶼的剪影與城市的燈火交織在一起,海面閃爍著光點。
偶爾有漁船從遠處駛過,燈光一閃一閃,像流動的星辰。在那一刻,所有喧囂似乎都遠去了,只剩下海風、歌聲,還有這片寧靜的夜色。
![]()
臨走回郵輪之前,我們也去了當地的特產商店買手信,無非是咖啡、干果之類,但建議最好還是多看幾間再買。因為當我們買完后,過對面的另一家再看,竟然發現起碼便宜了三分之一。
另外,最好先用手機Apps換算一下匯率,因為越南盾的面額實在太太太太大——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一不留神就可能給錯錢。
![]()
郵輪旅行的最大優點,是能從從容容地吃喝玩樂、睡覺休息,然后日行千里,抵達不同的地方;而它的缺點,也正是上岸行程往往只能匆匆忙忙、走馬看花。
這趟越南之旅雖然短暫,卻讓我重新感受到一種久違的氣息。那是一種相信努力能帶來改變、相信明天會更好的氣氛。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越南像九十年代的中國。我想,這并不是說越南的基建、城市或物質水平有多像,而是那種積極向上、腳踏實地去創造生活的精神,讓人仿佛看見了當年我們自己。
![]()
如今的越南街頭,隨處可見新樓、新路、工廠與學校拔地而起。越南人的眼神里有希望,也有一種對未來的篤定。那種氣氛,也許正是社會最可貴的能量——它不來自財富,而來自人心深處的那份自信。
我希望,下次再到訪越南,能走得更遠一些,去河內,看它的歷史與文化;去西貢,感受它的經濟與野心。也希望,那種相信努力會有回報的信念,不只在越南,也能在更多地方重新被找回。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