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稱象聞名天下,群臣皆夸神童,唯司馬懿冷笑,果斷選藏拙的曹丕。
曹操在確立子嗣繼承的這件事情上,也猶豫了比較長的時間,一直猶猶豫豫到了公元217年左右,曹操正是下定了決心,立曹丕,廢曹植。其實早年間,在曹操的眾多子嗣當中,有4個兒子,曹操都有重點考慮過的。分別是曹昂、曹沖、曹丕、曹植。
![]()
曹昂是長子,按照古代嫡長子繼承制,妥妥應該是曹昂,而且曹昂二十歲時被舉為孝廉,應該能力不差。只可惜在宛城曹操征討張繡的時候,長子曹昂為了掩護老爸曹操安全撤退,導致了自己喪命。曹昂一旦沒有,那嫡長子就站不住腳了,接下來的競爭就到了曹沖、曹丕、曹植3個兒子手里。
3個人中,曹沖的年紀最小,按理說曹沖是沒機會做太子的。不過曹沖從小就特別聰明,《三國志》記載:曹沖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沖五六歲的時候,智力竟然已經仿佛成年人了,就離譜了。
![]()
曹沖稱象的故事大家肯定都知道,畢竟語文課本中都學過課文。《三國志》記載: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除了曹沖稱象,還有一個故事,叫:山雞起舞。這一山雞也是南方獻來的,曹操想看山雞鳴舞,曹沖就想了個辦法,在山雞面前放置了一面大鏡子,山雞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果然就開始起舞。和大象的故事類似,這個大象是孫權送的,山雞說不定也是。
關于曹沖的這些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確實是個神童,也因此群臣都夸贊曹沖是神童,哪怕到了現在大家也都覺得曹沖是個神童。《三國志》記載: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后意。老爸曹操也多次在群臣面前夸贊曹沖,可見曹操內心頗有讓曹沖繼承大業的打算。可是,好景不長,神童曹沖在其13歲時遭遇了一場重病,竟然不治身亡了。時間估計在公元210年左右,當時曹操還感嘆愧恨自己殺了華佗,不然華佗肯定能醫治好曹沖。
![]()
曹沖一死,子嗣就是曹丕和曹植之爭了。毫無疑問,在群臣夸贊曹沖的時候,司馬懿的眼光一直都在曹丕的身上,司馬懿之所以選擇曹丕,理由估計只有兩個字:藏拙!隱忍、沉郁、善藏這些品質,看似不重要,其實非常重要,君主最重要的恰恰不是高智商,而是高情商、城府深啊。君主要學會管理大家,學會駕馭群臣,真的聰明其實應該是讓群臣大家看不出他聰明。這一點,司馬懿和曹丕其實很像,也難怪惺惺相惜了,《晉書》記載:太子曹丕素與帝善,每相全佑,司馬懿故免。曹丕不止一次,為司馬懿求情。
曹沖稱象聞名天下,曹植文采絕世罕見,可二人鋒芒畢露,是專才,可恰恰是不適合做皇帝的。所以,司馬懿冷笑,果斷選擇了藏拙的曹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