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的蠔香漫過“浪潮涌?漁獲滿”的主題展板,市民們圍站在李錦記展位前,津津有味了解著蠔油制作的技藝,這是“時和年豐——2025 年非遺專題系列活動” 中的鮮活場景,也是李錦記踐行“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 使命的生動實踐。作為蠔油制作技藝的省級非遺保護單位,這個百年品牌正以堅守與創新,讓非遺從歷史深處走向當代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在于承載文明基因與生活智慧。飲食類非遺作為其中最具煙火氣的分支,藏著民族對味道的堅守、對自然的敬畏。2022年李錦記蠔油制作技藝入選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凝結著嶺南先民“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與匠心傳承。而這份傳承的接力棒,在李錦記手中已傳遞了五代人,從1888年創始人李錦裳在珠海南水鎮意外發現蠔汁的鮮香,到反復摸索出“養殖生蠔、選料開蠔、熬制蠔汁、秘制蠔油”的核心工序,再到第三代傳承人李文達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融合,李錦記百年間始終堅守“生蠔必須鮮活、蠔汁必須優質、輔料必須頂級、熬制必須衛生”的“四個必須”原則,讓蠔油從漁家風味升級為享譽全球的調味品。這種堅守,恰是非遺保護的核心要義——讓技藝不失傳、味道不變質、文化不褪色。
在近日“時和年豐”活動的非遺市集上,李錦記用創新方式讓非遺“活”了起來。9月21日至22日的“浪潮涌?漁獲滿”主題專場中,李錦記將百年工藝拆解為可看、可感、可嘗的體驗場景,現場展示“蠔油制作技藝”,并陳列多款李錦記蠔油產品以供試吃,同時推出非遺限定文創產品及非遺小吃蠔味溫蛋,大受入場消費者歡迎。這種“技藝展示+產品體驗+文創延伸”的模式,打破了非遺與大眾的距離感,這背后,是李錦記對非遺保護的深刻理解:保護不是封存,而是要讓傳統技藝在當代生活中找到扎根的土壤。
![]()
從企業傳承到行業引領,李錦記的非遺實踐早已形成體系化力量。作為中國烹飪協會非遺事業推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李錦記不僅深耕自身技藝傳承,更主動參與行業非遺保護。2011年舉辦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論壇,2015年攜非遺美食亮相德國柏林“感知中國”活動,2020年推動蠔油技藝入選新會區級非遺,2021 年升級為江門市級非遺,最終在2022年躋身省級非遺名錄。這種從地方到省級的申報歷程,見證了品牌以企業之力推動文化傳承的決心。
李錦記始終相信,非遺保護的終極意義,在于讓文化基因代代相傳。當137年的品牌歷史與非遺技藝深度綁定,當古法工藝通過市集體驗、產品創新走向大眾,當“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使命轉化為具體行動,李錦記的蠔油制作技藝便不再是塵封的檔案,而是融入餐桌的味道、可感可知的文化。從廣東省非遺館的熱鬧展位,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廚房,李錦記用一瓶瓶蠔油證明:非遺保護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當企業以匠心為筆、以市場為紙,便能書寫出文化傳承與商業發展的雙贏篇章,讓中華飲食文脈在時光中不斷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