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剔除退款后的GMV比預期的更好,說明玩法變動之后,大家通過努力,獲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和變化。”在天貓雙11第一波段后期,淘天個護行業總經理顏仲接受了天下網商的專訪。
個護產品覆蓋面廣泛,承包了消費者從頭到腳、從洗-護-美的需求。近年來,年輕消費者追求的不再是單一的產品功能,而是一套能滿足身心需求的護理解決方案,于是行業出現了頭皮SPA級呵護、以油養膚、以香悅膚、儀式感禮贈等消費趨勢,“現象級產品”頻出,賽道進入迭代期。
基于消費者精細化分區護理的需求,天貓個護細分出美護發、身體護理、口腔護理、女性護理等四大行業。盡管各行業入駐的頭部商家以國際大牌為主,但這兩年,新需求刺激著新品和新商家快速涌現,尤其在美護發和身體護理行業增速顯著。
今年雙11,個護精細化與場景化升級的需求凸顯。
年輕人對防脫固發的迫切需求,直接“買空”熱門產品,導致品牌一度斷貨,折射出頭皮健康已成為Z世代護膚級關注的焦點,做年輕人的頭發守護者贏得了他們的錢包份額;身體護理賽道持續細分進階,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基礎滋潤,而是向“功效×香氛×身體部位”的訴求演進;口腔護理消費趨于功效化和專業化升級,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購買功效進階產品,解決美白、抗敏、護牙齦等多種口腔問題,并在線上的購買習慣上逐步偏向購買囤貨裝。
這些蓬勃涌現的細分需求,對商家的產品創新、精準運營、品牌運營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雙11期間,從商家增長結構來看,超高端的商家和抓住新消費機會的商家賣得特別好。”顏仲分析說。抓住新消費機會的商家其實是更早捕捉到了新消費趨勢,這個消費需求逐漸被放大,現在到了集中爆發的階段,帶動了品牌增長。
所以今年以來,天貓個護行業一直致力于做一件事,就是推動商家進行健康的品牌化建設。行業聯動了北大國發院以及投資人、媒體、商家等,結合平臺數據做了“數據投行”產品,幫助品牌進行多維度診斷和評分,比如搜索量、復購率、高凈值用戶滲透率、新品研發能力等,幫助其回歸正向的價值增長。
顏仲認為,接下來真正做品牌的商家會賣得很好,因為品牌有認知度和復購,讓人買得放心。
例如,天下網商曾專訪過的洗護發品牌Spes詩裴絲,聚焦中國消費者的頭皮護理訴求,圍繞控油和蓬松研發產品,賣爆控油蓬松干發噴霧,直接帶動了這一類目從0-1的增長。目前品牌銷售額近20億。
另外,在國際大牌“認知壟斷”的前提下,國內護手霜品牌安野屋以香氛療愈為抓手,走出了差異化發展路線,構建出品牌心智護城河。在多場大促活動中,品牌屢次拿下天貓國貨護手霜品類第一。
![]()
以下是天下網商專訪天貓個護行業總經理顏仲的內容,經編輯整理:
天下網商:您說個護行業出現了“消費升級”,怎么理解這個現象?
顏仲:在個護行業確實表現出了這種現象。第一個,從基礎功能性需求來看,個護行業基本實現了100%的滲透,比如洗發、刷牙、洗澡、女性衛生巾,這些都是非常基礎的消費需求。它的增長來主要自于客單價和件單價的上漲,這個也是品牌本身溢價能力的上漲和品牌所創造的商業價值的增長。
第二個,擊中消費者需求的點通過平臺和商家的共同投資被放大了。我舉三個案例。
第一個是防脫,今年整個防脫線賣得非常好,尤其是固發護發類的產品賣得很好。珀萊雅有個子品牌叫OffRelax,他們新的防脫產品賣得非常好,甚至一度出現了斷貨現象。這個背后正是體現了消費需求的旺盛。因為在當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中,年輕人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頭發問題,防脫的年齡結構在往年輕化走。這就像美妝行業中的抗氧/抗老這一需求,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就去做,不是說等老了再抗。
第二個是身體護理。這個賽道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清潔,第二階段叫“功效X香氛”,第三階段就到了“功效X香氛X身體部位”,消費者對于身體的護理追求更加極致。每個人面臨的問題不一樣,有的人背部有痘,有的人頸部有紋,冬季要油霜護理,夏季要清爽留香,需求都不一樣。基于差異化的需求,每個網格化的空間中都有巨大的消費需求和生意機會。這個行業財年至今新商入駐商家數超200%,豐富的供給為每個身體部位都提供了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是基礎口腔部分。我們發現每年雙11,大家都會囤貨,今年家庭套裝的囤貨更豐富。因為中國人的飲食消費習慣相對比較雜,一個周期內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口腔問題。比如上火、過敏、口臭等,消費者會買多支牙膏去解決問題。所以囤多品類、多功效牙膏的家庭囤貨變得更多一些。像云南白藥、冷酸靈等品牌都會傾向于主推囤貨裝套組,來滿足這個階段的消費需求。
天下網商:今年雙11的策略基本是直降,而不是滿減,這對于個護品類的影響,是不是退貨也會少一點?
顏仲:對,退貨有比較明顯的影響。因為個護產品的客單價相對較低,很容易被湊單。今年我們改直降之后,被湊單的情況變少,商家的每一份廣告投入所帶來的確定性變高了。
天下網商:防脫產品一直都有,不少國內的大牌也都在做,為什么今年賣得這么好?
顏仲:以前大家說防脫更多是防脫洗發水,但是傳統防脫洗發水最終還是會用水沖掉,對防脫的作用效果比較有限。現在有了頭皮精華、防脫噴霧、防脫筆等等,防脫產品更多元化,從洗到護更全面的呵護頭皮,防脫效果相比以前更明顯了,消費者接受度更高,也更愿意復購了。
天下網商:2025年從年初至今,行業整體發展怎么樣?
顏仲:我覺得整個市場更加回歸理性增長。過往在其他平臺會出現一個情況,就是品牌榜單每天都在變化。為什么?因為一搜產品,幾十個品牌在賣,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誰好誰壞,這就模糊了品牌概念,沒法變成所謂的品牌心智,也就不會信任品牌。這樣演變下去,消費者不敢買,因為不知道品牌明天還在不在。
所以過去這一年,我們針對新品牌發布了“數據投行”,讓品牌回歸正向的價值增長。我們請了北大國發院的院長,產業投資人、媒體、品牌商家,結合平臺數據做了一個“數據投行”的產品,進行多維度評分。最終要看的是什么?是有多少人搜索你,多少人復購你,你的高凈值用戶滲透,新品研發能力等。這些才是一個品牌健康標準的結構。所以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整個品牌排名越來越健康。
天下網商:現在行業與小紅書的關系怎么樣的?
顏仲:我個人覺得,手淘是一個綜合性平臺,品牌既能做品牌建設,也能做綜合經營。其他的平臺,比如說小紅書是以興趣內容做偏品牌介紹為主的平臺,這類平臺可以幫助品牌曝光,讓更多消費者認知你,和用戶建立信任關系。
你要讓消費者花錢,不僅僅取決于你講得好不好,還取決于你綜合經營質量和經營能力,你能不能綜合地服務好消費者。比如購物體驗,整個平臺的權益保障、服務保障、商家保障,這些東西是潛在的、隱形的,會變成大家覺得非常重要的東西。天貓是一個充分讓商家運營消費者的平臺,可以運營私域用戶,形成復購和主動搜索。
小紅書對一些品牌來說重要,是因為它需要通過小紅書種草,用紅貓內容去實現消費者觸達,跟消費者建立關系,然后結合天貓的能力變成忠實的用戶轉化。其實就是從站外到站內的AIPL的轉化邏輯。因為整個大快消行業,都是在做大A(認知)人群的同時,最終形成L(忠誠)人群,品牌最終盈利一定是通過復購。
天下網商:現在不少商家在做“賣10億投9億”的生意,在他們的認知里,這筆花費是做廣告,如何改變這種觀念?
顏仲:很簡單,這里可以問兩個問題。
第一,這些品牌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就是希望搏一個上牌桌的機會,如果不這么投,他們可能連上桌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們要跨越的是時間成本,很多成熟品牌已經累積出了時間優勢,但多花錢并沒有帶來品牌認知的溢出。
賣10億投9億,如果能獲得很大的消費者認知,那沒問題。但到了第二年,如果還這樣投,說明沒有形成品牌,利潤結果就無法支撐。第二年應該是賣10億投5億,另外5億來自于復購。
第二,他到底有沒有建立消費認知?消費認知有兩種方式,有沒有搜索,有沒有復購。大家買東西就是這樣子,首先知道它,用完之后覺得還好,就復購它,等于被這個品牌搞定了。這是一個鏈路,過程中品牌讓消費者認知所使用的成本是在降低的。
天下網商:這些大多是新品牌的策略,那成熟品牌在內容平臺也會做投入,這部分動作的意義是什么?
顏仲:大品牌對于這些平臺更多是當作媒體廣告在做,而不是當成投流效果廣告在做。因為如果當作后者來做,ROI上可能是會有些問題的,但所有媒體內容最終是為品牌的消費者數據銀行服務的。
天下網商:對于88VIP用戶,你們會運用怎樣的運營策略來做好服務?
顏仲:首先,我們會去看高凈值用戶到底喜歡什么樣的產品,他們的消費需求是什么。再來看哪些細分行業或產品里,88VIP的消費濃度是高的,增長趨勢是好的。我們發現,美妝天然就是一個88VIP的消費品類,88VIP用戶跟美妝用戶的重合度非常高。那商家要去做產品,參照對象一定是美妝品類結構發展,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洗-護-美的進階。
我們會打開葉子類目看,哪些品類美膚化了。比如去年我們一直在推以油養膚,沐浴油、身體護理油、身體油霜、身體噴霧、身體精華熱賣,這些品對應都是美妝的概念。美妝用戶已經接受了所謂的霜、膜、油、精華,對于美膚化的接受度是很高的。同樣的,頭發用的發膜、頭皮精油等品類,消費者的理解成本就降低了。
天下網商: 今年我們對話了一些護手霜賽道的創始人,這個賽道雙11怎么樣?
顏仲:我覺得護手霜賽道最大的特點是開始往功效、往香氛方面運轉。除開歐舒丹、祖瑪瓏等國際品牌受到消費者喜愛,我們看到這個行業有很多的國貨新品牌涌入,比如獨特艾琳、安野屋等,這些新品牌的優勢,是會圍繞消費者變化而變化,比如季節限定香/玄學香/禮盒套裝等新概念的產品不斷上新,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天下網商:這兩年我們走訪很多個護品牌,隨著品牌成熟化,他們會越來越注重線下,尤其是一些線上起來的品牌,都在布局線下渠道。對于這種現象,你怎么看?
顏仲:我覺得是好事,(商家)需要回歸冷靜的銷售心態,從一個瘋狂式的增長,尋求式的擴張,開始追求穩定的市場擴張。什么叫冷靜?是我看見你,然后我認識你,我買你。全世界最冷靜的消費,一個是線下,一個是天貓,都是AIPL的消費轉化邏輯。
現在商家做線下渠道,跟線下形態發生變化有關。線下以前做貨架,最大特點是做大包裝,吸引大家做消費決策。現在品牌變現的方式是,要么離消費者更近,要么離產業更近。這就是生意的基本邏輯,叫微笑價值曲線。
那么,離消費者更近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物理距離越近,一個是網絡距離越近。網絡距離越近,就是投網絡媒體廣告;物理距離越近,就是出現在你家門口或是出現在你買東西的地方。
那商家為什么做線下?我覺得就是,商家認為,既然已經做了這么多媒體曝光,那就需要盡快變現,變成可觸摸到的品牌認知。你會發現,做線下的品牌一般非常注重跟天貓的合作。因為兩者同宗同源,路徑結構邏輯是一樣的,所貢獻的商業價值也是一樣的。
天下網商:現在細分領域出現了很多新品牌,那么像高露潔這類傳統品牌,他們的應對策略是什么?天貓平臺會做哪些創新合作?
顏仲:我們現在推“天貓限定”。為什么要推天貓限定?第一,我們想推出基于天貓消費者真實需求的產品;第二,我們不希望這樣的產品陷入價格紛爭,能確確實實給品牌創造利潤,幫品牌拿到更多平臺投資,同時形成高人群高復購的模式。這是我們做天貓限定的核心和初心。
天下網商:個護商家在閃購板塊的銷售情況怎么樣?
顏仲:個護里面最有即時性消費的行業就是女護產品。我們看了雙11數據,個護的近場消費是快消里面最高的,絕對值最高,其中一半來自女護產品。目前我們也是按照消費需求的輕重緩急,去推進這個供應鏈建設,女護商家是入駐最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