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高跟鞋成為死亡符號,每個家庭都可能是兇案現場
1994年北京胡同的雨夜,片警冉曦在巡邏時發現一具倒立在水井中的女尸,紅色的高跟鞋格外刺眼。這一刻,尋常巷陌變成了血腥的迷宮,鄰里熟人個個都成了潛在的兇手。
《樹影迷宮》作為迷霧劇場新作,大膽甩開了國產懸疑“東北、下崗、底層物語”的固定三件套,以“兩性”為切口,直指人心幽微。它或許不是最完美的懸疑劇,但絕對是最敢剖析中國式兩性關系的電視劇之一。

01
兩性困局:罪惡的催化劑
《樹影迷宮》最勇敢之處,在于它毫不避諱地揭露了兩性關系中的集體創傷。
劇中,高跟鞋成為兇手變態追逐的符號,其根源很可能是性壓抑導致的扭曲行為。而普通人的兩性困境同樣令人窒息:冉曦與劉北萍擠在胡同老房里,親密只能“掐表計時”,力不從心的尷尬背后,是中年婚姻中難以言說的疲憊與疏離。
理發店老板二勇每次喂妻子吃安眠藥,在她旁邊出軌的情節,為國產懸疑劇再添堪比“張東升爬山”的驚悚名場面。
更值得深思的是對青少年性教育的探討。讀高三的冉東東對“性”產生好奇,家長卻選擇沉默與回避。包子鋪老板田浩對女兒在兩性關系上的嚴苛以及變態的控制欲,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劇中的“兩性”從來不是獵奇的噱頭,而是和案件根源死死綁在一起的核心。它既是催生罪惡的催化劑,更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狠狠切開了每個人藏在社會身份、人際關系下的真實欲望、恐懼與掙扎。
![]()

02
熟人社會:胡同里的狼人殺
《樹影迷宮》中“熟人社會”的設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觀劇體驗。
縱橫交錯、曲曲折折的胡同,天然就構成了一個典型的“熟人社會”。表面上鄰里和睦、熱熱鬧鬧,實則人際關系盤根錯節,每個人都揣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冉曦經過多次走訪排查后,認定“兇手跑不出這幾條胡同”,但隨著調查深入,胡同里的人“一問都挺熟,一查都是疑兇”。對居民來說,朝夕相處的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都可能是藏在暗處的兇手;那些熟悉的面孔里,誰是受害者?誰又是局中人?
這種細思極恐的真人版“狼人殺”,配合文火慢燉的劇情,讓懸疑后勁越來越大。當危險潛伏在每天路過的巷口、隱藏在親切打招呼的笑臉中,那種“危險就在身邊”的窒息感,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

03
表演的參差:浮夸與真實的較量
《樹影迷宮》的演員表現呈現出鮮明的兩極分化。
在這場集體浮夸的表演中,廖凡飾演的老刑警冉曦成了唯一的壓艙石。他或許沒有激烈的肢體動作,卻能以松弛的語態、游離卻銳利的眼神,將“胡同老炮警察”的市井氣與專業感融于一體。一個叼煙的姿勢、一句不耐煩的應答,都透著角色的底色。
相比之下,尹昉飾演的年輕刑警趙趕鵝,則被批將“用力過猛”詮釋得淋漓盡致。過度前傾的身體、用力過猛的手部動作,讓角色淪為“表演善良”的工具人,而非有血有肉的年輕警察。
更遺憾的是,就連錄像廳那幾個長發男配角,也陷入了“動作必夸張、臺詞必嘶吼、表演必社會人”的怪圈。持菜刀的眼鏡男青筋暴起,每一個揮刀動作都帶著舞臺腔的刻意;持馬扎的紅衣女扯著嗓子嘶吼,臺詞尚未落地,肢體已先一步擺出戲劇化姿態。
這種表演上的割裂,讓人不禁感嘆:當演員們都在用力“演市井”時,反而離真正的市井生活越來越遠
![]()

04
敘事之爭:細膩還是冗長?
關于《樹影迷宮》的敘事節奏,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贊賞者認為,劇集前兩集的生活氣息很濃,人物刻畫和故事交代都很清楚,需要慢慢追、細細品。隨著劇情層層剝開,你一定會驚嘆于它新穎的角度與深刻的人性洞察。
而批評者則指出,敘事緩慢是《樹影迷宮》最直接呈現出來的問題。對于犯罪刑偵劇的觀眾而言,大家是來看破案內容的,不是來看倆片警的職場成長史的。《樹影迷宮》開局的劇情當中,采用了近乎90%的篇幅,都是在呈現兩位男主的職場生活、個人生活等等。
更有人直言,劇中師徒分別的人設和關系設定都非常老土,是被大量犯罪刑偵劇用爛的。師父因工作失意而消極怠工,徒弟一身正氣卻不得志——這類套路化敘事,就是注水敘事
![]()

05
時代印記:胡同里的罪與罰
《樹影迷宮》選擇了“胡同犯罪”這條獨特的路,讓案件有了濃厚的時代底色。
由胡同地域展開城市生活烙印,既關聯著社會現實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時又復古了刑偵模式,讓破案告別浮夸、回歸真實。在那個沒有DNA比對、沒有監控覆蓋的年代,冉曦和趙趕鵝只能靠“鐵腳板”摸排,靠手工記錄線索。
胡同里的日常物件、蛛絲馬跡、人情糾葛,都成為破案的關鍵。這種不依靠高科技加成,返璞歸真的偵查方式,帶來了更純粹、也更真實的懸疑體驗。
隨著劇情推進,90年代胡同生活的真實矛盾、精神上的困擾逐漸浮現。兇手的動機,與這樣的時代環境密不可分,不再是簡單的“心理變態”。胡同犯罪的設定,讓《樹影迷宮》跳出了個人復仇的小格局,折射出整個時代轉型中普通人的命運沉浮。
令人震驚的是,這樁懸了十八年的案件,真兇竟是街坊鄰居眼中的老好人田浩——一個對女兒有著變態控制欲的父親。他的動機扭曲而變態,試圖以愛的名義控制女兒,最終卻剝奪了無辜生命。
《樹影迷宮》的結局絕非簡單的勝利,它留給觀眾的是深刻的沉默與思考。當兩性關系中的壓抑、控制與扭曲,最終催生出無法挽回的悲劇,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在親密關系這座迷宮中,我們是否也曾迷失過方向?
![]()
![]()

今天因為你的分享,讓我元氣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