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記本”注:本文作者為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鄔大光教授,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特此分享,以供閱讀。
01
近幾年,不時從各種媒體看到一些高校公布本科生深造率(“必記本”注:即讓本科生考研繼續讀書上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數據,也時常聽同行提及學校領導將提升深造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推進,還有一些高校招生時把深造率作為重要內容來吸引考生,甚至在社會上還出現了深造率排行榜,如在個別高校就出現了學院深造率排行榜。總之,深造率正悄然成為許多高校人才培養的“業績”。
現實來看,我國2023屆本科生總體深造率為20.3%,且在2018—2023年間持續增長,“雙一流”高校和地方高校2023屆本科生深造率分別為42.3%、15.8%。
根據一項對“985”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地方高校深造率的調查顯示:
(1)除去數據缺失的3所高校,其余36所“985”高校2023屆本科生深造率均值為60.5%,過半數“985”高校深造率在 50.0%~70.0% 之間。
(2)61所地方高校在2018年本科生深造率均值為22.0%,2023年為31.6%,5年增幅為9.6%。
(3)14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2023屆本科生深造率均值為83.6%,甚至超過“雙一流”高校,尤其是本科生出國(境)深造率高達73.2%。
反觀美英等西方國家,英國2022屆本科生中有6.0%選擇深造,美國2023屆本科生深造率為20.2%。
雖然從本科生總體深造率數據來看,美國與我國比較接近,但是將美英前三十名高校與我國“985”高校進行對比,會發現深造率的差異十分明顯:在美國,去除數據缺失的5所高校,其余25所2023屆本科生就業率均值為62.3%,深造率均值為24.8%;英國前三十名高校2022屆本科生的就業率均值為57.6%,深造率均值為12.5%。
再來看同屬“東亞文化圈”的日韓兩國,在2018—2023年的6年間,日本本科生深造率在12.0%左右,韓國在6.5%左右。
中外高校本科生深造率數據的差異如此明顯,不禁讓人深思,深造率的高低到底意味著什么?高校是否應該追求高深造率?
本科生的高畢業率和高深造率似乎是我國高等教育獨有的現象。居高不下的畢業率,再加上不斷攀升的深造率,背后究竟遮蔽了哪些深刻問題?事實上,不同類型高校都應有自身的辦學目標及定位。
“雙一流”高校有著較好的生源,學生有較多的深造機會和較高的深造意愿,其深造率超過其他高校本屬正常,但不應把深造率作為學校的“業績”進行宣傳。
![]()
誠然,繼續深造是個體接受教育的權利,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但從學校角度來說,如果將深造率作為辦學成效大加宣傳,會形成一種風氣,最終導致學校偏離應有的辦學方向。
追求高畢業率和高深造率現象折射出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誤解”,以“深造率”來衡量人才培養質量是一種狹隘思維,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進行正確引導,以規避這種非理性的追求。
也許現在對之做出價值判斷還為時尚早,其背后的原因十分復雜。但對高深造率的追求值得教育界重視和反思:
通過提升本科生深造率來緩解就業壓力是長久之計嗎?
高深造率能代表人才培養的高質量嗎?
高深造率是否是“學歷通脹”和“過度教育”的一個預警信號?
抑或是辦學目標的偏離?
文章來源:必記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