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滌(1878—1948)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為清代名畫家湯貽汾之曾孫,祿名嫡孫。長須飄拂,藹然有仙者風,取《左傳》中“于思于思,花甲復耒”之句,號雙于道人。字定之,小字丁子,號樂孫,亦號太平湖客、雙于道人、琴隱后人,室名畫梅樓、茗閑堂、云視樓。
幼年失怙,生于清貧,隨母讀書受書法,年未弱冠而書畫皆通。
三十歲起應聘廣州、蘇州、北京等地教席,聲名鵲起,友朋勸其鬻畫,笑而不允。
越數年,畫藝越精,莊蘊寬等一時名流強之刊訂潤例,以應紛紛求者,與同時寓京之蕭俊賢、蕭謙中、陳半丁并美京華。嘗應蔡元培、莊蘊寬之聘,擔任北京大學書畫研究會導師及故宮博物院鑒定,又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培養后進。
![]()
墨松圖
湯滌性豪爽,喜交游,過往甚密者有莊蘊寬、楊景蘇、李尹桑、劉菘生昆仲、林宰平昆仲、蕭俊賢、蕭謙中、陳半丁、陳師曾、楊仲子、熊佛西、馬敘倫、姚茫父、黃炎培、陳叔同、陳陶遺等一時名士,余紹宋、程硯秋、梅蘭芳則承其親炙。作畫三十余年,友人屢議為其承辦個展,屢請不從,謂:“我畫自有識者,陳列于市,跡近沽名;況邀友捧場,未免貽打秋風之誚,此種俗尚,固當革除,豈能自蹈。”識見不凡。
1933年后寓居上海膠州路,滬上名士咸與之游,求畫者戶限為穿。惟淪陷時期對漢奸梁鴻志以重金請畫《還都圖》嚴辭拒絕,并寫松以明志。晚年感染肺疾,1948年1月18日逝于癌癥。
善相術,自謂:“相法第一,詩第二,隸書第三,畫第四。”書法初工北碑,夙根早慧,后攻漢隸,見重于時。
畫擅山水及梅竹松柏之屬,亦能人物。
山水取法李流芳,上探梅花道人,峻爽流暢,氣韻清幽。晚年多寫松,霜干風標,龍鱗馬鬃,尤以松針長而稀者更顯堅貞之致。
凡繪巨松,輒鋪紙于地,蹲身懸腕,放筆直掃,氣勢宏大。平時作畫極速,丈二巨幅,一氣呵成,正所謂胸有丘壑,意在筆先,靜極而動,豈得不快。畫畢張諸壁間,手持水煙且觀且吸,略有不爽即自撕去,不肯茍且,故傳世之畫必無過弱之作。
后在北京畫界任導師多年,晚寓上海。六十九歲續娶,逾二年卒。晚年感染肺疾,1948年1月18日逝于癌癥。
![]()
亭亭千丈松
![]()
松壽圖
![]()
老松圖
![]()
南山壽
松樹壽命長,樹形也很優美,四季常綠,不會凋零,是長壽的象征,多用以祝福老人福壽綿長。
![]()
松樹圖
![]()
松壽
松樹的生命力頑強,即便是在冬季寒冷季節,它也能筆直地站立生長,不受風吹雨打的侵襲,所以寓意著頑強不屈,堅韌不拔的品性。
![]()
墨松
![]()
節花風霜苦,根盤歲月深
![]()
千尺龍圖
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雅士都曾贊頌松樹的高尚品格。
![]()
松圖
![]()
松圖
![]()
壽松
松竹梅合稱歲寒三友,在國畫作品中經常出現,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
墨松圖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