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合肥中國書法大廈內燈火通明,第二屆“中國書法大廈杯”書法大獎賽隸書評審預備會在此召開。這場會議不僅是對即將開始的隸書評審的部署,更透露出一個引人關注的消息:為何篆書組的特等獎會遺憾空缺?
![]()
評審預備會現場
在會議現場,中國書法大廈藝委會秘書長劉恒首次對篆書組特等獎空缺作出回應。他坦言,這一決定基于兩方面考量:一方面,缺乏特別突出的作品,評委會堅持寧缺毋濫;另一方面,作品中存在的錯字等硬傷也影響了最終評定。
這個價值50萬元的特等獎空缺,背后是評委們對藝術標準的執著堅守。劉恒透露,直播過程中許多網友對這一決定表示理解,這反映出大眾對書法藝術認知的成熟。
預備會上,劉恒介紹了隸書組的評審任務:面對3979件投稿作品,評委們需要在當天遴選出200件入圍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入圍作者既包括非中國書協會員,也涵蓋中國書協會員,體現出賽事參與面的廣度與創作層次的多元。
中國書法大廈藝委會主任李士杰在會上強調,篆書組評審工作規范有序,未引發負面輿情,為社會樹立了良好示范。他要求全體評委再接再厲,將“中國書法大廈”打造成為中國書法家信賴的精神家園。
針對評審紀律,李士杰態度明確:必須杜絕私人感情干擾,嚴格依規評審,珍視學術聲譽與職業操守。他堅定地表示,對任何違規行為將采取“零容忍”態度,違規者堅決清除出評委隊伍。
“成功舉辦本屆大賽的意義不亞于筑起一座實體的中國書法大廈。”李士杰說,“這不僅是一項賽事組織,更是在塑造時代書法標桿,書寫我們共同參與的歷史。”
![]()
隸書組評委合影
中國書法大廈藝委會委員徐正濂在會議尾聲強調,每位評委既享有獨立評判權,也應承擔相應責任。他特別提醒隸書組評委,評審前務必認真研讀審讀手冊,確保評審工作有章可循、標準統一。
11月5日,在隸書開評前的開幕式上,李士杰為以韓少輝為組長的隸書組評委頒發聘書。隨后,隸書初評正式展開。這場對近4000件作品的嚴苛篩選,將繼續秉承“透明、公正、公開”的原則,通過全程媒體直播接受社會監督。
篆書組的特等獎空缺,不僅是一個獎項的缺失,更是一種態度的宣示——在這項全國頂級書法賽事中,藝術質量永遠是第一標準。隸書組的評審將如何繼續踐行這一理念,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內容,更多權威信息,請繼續關注書法集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