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選擇拿房子還是拿現金?”
近日,當第一財經記者再次來到始建于上個世紀50年代老小區——上海市普陀區甘泉三村,這里的氛圍完全變了,居民們在三三兩兩討論著剛剛公示的房屋征收補償方案,討論是要貨幣補償還是房屋產權調換,暢想著動遷之后的新生活。
去年11月,因為小區三成產權戶不同意“原拆原建”方案,該小區的整體拆除重建計劃宣告停止,當時甘泉三村很多老住戶十分失望,小區籠罩在“愁云慘霧”中(詳見第一財經2024年11月報道《" >不花一分錢就住進新房,‘原拆原建’為何遭遇部分居民反對?》)。
約一年前記者走訪甘泉三村時,小區內一位居民曾遺憾地對記者表示:“原拆原建計劃沒通過,這事情就擱置了,想等拆遷還不知道猴年馬月。”
結果,時隔僅一年,甘泉三村900多戶居民就喜迎動遷。
![]()
近期,甘泉三村待拆遷一號地塊(又稱“甘陵小區”)內,到處懸掛著大紅色橫幅,墻上張貼著“舊城區改建項目意愿征詢同意率99.89%”。
![]()
這個數字,與去年原拆原建方案的簽約率71.98%,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方案簽約經歷了兩個月時間,但最終有近三成產權戶不同意“原拆原建”。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今年9月30日,一紙《關于房屋征收不得實施相關行為的公告》,意味著這個老小區即將開展動遷工作。
上述公告中稱,普陀區甘陵小區地塊舊城區改建項目及房屋征收范圍已經由市有關部門與普陀區人民政府確定,涉及門牌號為:甘泉三村7-15號、28-29號、201-233號、301-304號和黃陵路101號。公告規定,不得在征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等行為。
記者發現,征收公告中涉及的門牌號,與去年普陀區甘泉三村實施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即“原拆原建”)的門牌號基本一致。
“這一次的意愿征詢同意很快,大家都非常贊同。”小區內一位年長女性居民對記者說道。
甘泉三村位于上海市中心區域,臨近內環,上海西站到上海火車站的一條鐵路線從附近經過。歷史資料顯示,這里最早建成的一批房源是1953年竣工的。這批老房子墻面早已斑駁,窗戶還是老式木質窗,層高也非常低,還能看到不少樓棟上有加建的鐵棚,不僅居住條件差,也有安全風險。
10月30日,上海市普陀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對居民公示了《甘陵小區一號地塊舊城區改建房屋征收補償方案》,方案顯示,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征收房屋的補償金額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評估價格,一部分是價格補貼,被征收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低于評估均價的,還可以按照評估均價計算。
除此以外,還有數額不菲的獎勵費用,比如簽約獎勵費為6000元/平方米,不足30萬元的按照30萬元計算;搬遷獎勵費也為6000元/平方米,不足30萬元的按照30萬元計算;如果選擇貨幣補償,且不選擇購買本地塊提供的產權調換房屋,那么還能獲得6000元/平方米的均衡實物補貼,低于25萬元的按照25萬元計算。此外還有按期交房獎勵、室內裝飾裝修補貼、無證建筑面積補貼等。
由于這里的住戶即將拿到數百萬元的補償款,多家房產中介也迅速來到小區內搶生意,到處可見租房、買房廣告,中介也在小區里面擺起了攤位。
![]()
今年,全國范圍內的城市更新進入“加速期”,10月1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為推進城市更新,目前已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2387個,建設籌集安置住房230多萬套,并啟動城市危舊房改造17.5萬間套。
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截至6月底,上海全市零星舊改已完成3萬平方米、1367戶;舊住房成套改造截至6月底累計完成11.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512戶;城中村改造項目已啟動13個。近日,上海還舉辦了2025年城中村改造項目集中招商推介會,來自10個轄區的59個改造項目公開宣介,項目占地總面積近3萬畝,前期改造投資規模達2100億元,拉動建安投資約1600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