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黃浦江的潮水拍岸,
梧桐葉在上海的弄堂里沙沙作響,
那些被歲月打磨的老洋房,
正靜靜訴說著百年風云。
讓我們跟隨央視鏡頭,
看靜安老房子的故事。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制作的六集紀錄片《梧桐樹下老房子》已重磅上線。
今天19:45,
央視財經頻道(CCTV-2)即將播出
第三集《文化印跡》,
帶你走進靜安的張園與百樂門。
來看精彩部分
百年張園
從海上名園到城市更新典范的變遷
位于南京西路歷史文化風貌區核心區域的百年石庫門建筑群,便是曾有“海上第一名園”美譽的張園。

張園的故事始于1882年,無錫商人張叔和買下今南京西路、泰興路一帶花園別墅,命名為張氏味莼園(簡稱張園)。后經擴充,它成為清末民初上海最大、最具特色的市民公共活動場所。
![]()
作為近代中國最早的公共文化空間之一,這里見證了諸多“第一”:中國第一個戶外照相館營業、第一輛自行車亮相、第一部冒險游藝設施運營。京劇大師梅蘭芳上海首演、功夫大師霍元甲設擂臺比武均在此。

張園也是思想文化激蕩的舞臺。1897年,122名中外婦女齊聚召開裙釵大會,討論設立上海女學問題;孫中山、章炳麟、吳敬恒、蔡元培等先驅相繼在此疾呼變革,傳播革命思想。

2018年,張園作為上海首個保護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項目正式啟動。

張園是上海首個實現“一幢一檔”的成片風貌區,記錄之精細、保護建議之周全,更在全國首開先河。

2022年底,張園西區煥新開放。17幢矗立于高樓環抱之中的老建筑,不僅延續了這片百年地標作為公共文化空間的使命,也見證著這座城市在時代洪流中,守護歷史文脈的遠見與氣度。

百樂門
一座舞動了近一個世紀的傳奇建筑
在眾多老上海電影中,誕生于1933年的百樂門是十里洋場的代表,與仙樂斯、新仙林、麗都并稱上海四大舞廳。
![]()
舞廳的最大特色就是彈簧地板,它以汽車防震鋼板作為支撐,當舞步叩擊,地板便隨之傾斜、震顫,新穎的設計當時轟動了整個上海。

歷史是城市的記憶,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老建筑則是承載這份
記憶與靈魂的鮮活載體。
在六集紀錄片中,
央視鏡頭聚焦上海老房子,
其中包括了位于靜安的8處老建筑:
張園、
百樂門、
文聯老樓、
馬勒別墅、
紅會老樓、
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
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
敬請關注!
紀錄片《梧桐樹下老房子》
共六集,分別為《遺珍煥彩》《商貿百年》《文化印跡》《工業搖籃》《城市經緯》《榮光之城》。節目于2025年11月3日至11月8日19:45在央視財經頻道(CCTV-2),央視頻、央視財經新媒體同步播出,每集45分鐘。
![]()
編輯:史笑雨
圖片:視頻截圖
部分資料:央視財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