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羅湖區金融核心區,矗立著一個名為“中海·鹿丹名苑”的小區。
它并非普通住宅,而是深圳首個由政府主導的舊住宅區改造項目,承載著一段由輝煌到破敗、再由絕望到新生的曲折歷史。
它的前身——鹿丹村,建于1989年,曾被譽為深圳最豪華的社區,風光無兩,更榮獲“全國第一文明社區”的稱號。
當時能入住于此的,非革命前輩,即是工程師、政府官員等社會精英,堪稱深圳早期名流的聚集地。
毛澤東的女婿孔氏一家也曾在此暫居,而專為團級以上軍隊轉業及離退休軍官建造的干部樓,更彰顯了其不凡地位。
然而,榮耀之下,隱患深種。
在那個建筑監管尚未健全的年代,“禁止大量使用海砂”還未寫入法規,鹿丹村在建設中大量摻用海砂,埋下了命運的苦果。
海風侵蝕,墻體迅速斑駁,樓盤在落成不久即顯破敗。業主們早在2000年就呼吁重建,但改造之路步履維艱。
轉機出現在2013年3月,“深圳海砂事件”如一顆核彈引爆房地產界——氯離子超標的海砂加速鋼筋腐蝕,嚴重威脅建筑結構安全。
央視的報道掀起全國嘩然,鹿丹村這座沉睡的“危樓”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次年,拆遷終于啟動,2015年正式開工重建,至2018年,嶄新的鹿丹名苑迎來業主回遷。
而在深圳寶安新安街道,另一個小區——新樂花園,也走著幾乎相同的悲劇軌跡。
1994年建成,占地2.6萬平米,建筑面積5.6萬平米,共18棟620套住宅。
同樣因海砂之害,2005年左右,大部分房屋出現鋼筋銹蝕、混凝土開裂、保護層剝落等結構問題。
2007年,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啟動新樂花園舊改計劃,將其列為深圳市首批棚改試點,由寶安人才安居集團開發。
在政策初期,棚改項目的人才住房以租賃為主。但隨著開發壓力增大,為平衡企業利潤,政府同意將后續項目的人才房由租賃轉為出售。
正是在此背景下,海岸悅府人才房應運而生。項目于2022年9月竣工,2024年12月作為可售型人才房啟動配售。
作為可售型人才房,海岸悅府入場券門檻不低:學歷、專業、社保、年齡、戶籍……,能入圍的都是這座城市想要留住的中堅力量。
按規定,這類房產產權被“鎖定”十年,十年內不可自由交易,十年后若出售,還需補繳高額土地收益。
2024年12月,首批配售房源出爐,共397套約84㎡三房,均價50458.73元/㎡,最低門檻達420萬。
盡管價格不菲,但海岸悅府的銷售卻異常火爆,房天下報道稱:“近800戶家庭爭奪397套房源,中簽率僅約50%。每一位‘成功上車’的業主,都堪稱幸運兒。”
這些數字背后,折射出深圳人才對住房的迫切需求。
海岸悅府位于寶安中心區,雖然容積率高達6.0,但40%的綠化率扳回一局,項目離地鐵1號線新安站大約1公里,步行需十幾分鐘,但樓下翻身路可直達前海,寶安中心區地段的含金量成為其最大賣點。
然而,這份幸運背后,卻暗藏新的隱憂。
今年10月下旬,有業主在檢查電梯滲水時,無意中踏入了未啟用的負三層地下車庫,眼前的景象令人心寒。
大量鋼筋裸露在外,粗略統計約50處,分布于地庫的梁、板、柱等結構部位。大的面積約1平方米,小的也達到30厘米見方。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墻皮尚未脫落的區域,隨手一撥,內部的鋼筋同樣銹跡斑斑。
一個2002年才竣工的樓盤,何以至此?
面對業主的擔憂,深圳市寶安安居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
可能因車庫位于建筑最底層,此前長期未開放,導致內部通風不足、環境潮濕,進而引發該問題。不會影響樓層主體結構的建筑安全。
業主們咨詢了建筑行業專家,專家告訴他:
只要建房時未使用海砂,樓盤大概率不會出現倒塌風險.....但根據照片中這個樓盤的現狀,如果不妥善處理,可能30年后就會出現結構安全隱患。
鹿丹村的老業主汪大爺在2018年回遷儀式上激動不已,他手寫了一首小詩送給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副局長,詩中“回遷業主身價增,喜上眉頭笑在心”一句道出了回遷業主的喜悅。
在深圳另一個角落,海岸悅府的業主們卻憂心忡忡地看著地下車庫裸露銹蝕的鋼筋,擔心著30年后可能出現的結構安全隱患。
兩個小區,同一片天空,不同的命運。
最后,把業主們拍的照片貼出來,讓讀者中的專業人士來分析分析。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