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灣區全運會官網與廣東跳水隊同步官宣,奧運冠軍全紅嬋調整全運參賽項目,退出女子單人10米臺角逐,僅保留女團中的雙人10米臺與女子雙人10米臺兩項賽事(均搭檔王偉瑩),這也意味著全紅嬋將錯過與陳芋汐單獨對決的機會。
![]()
全紅嬋自2025年5月起便受困于腳踝舊傷,確診為距腓前韌帶損傷伴關節腔積液,當時腳踝積液量達到常人的3-4倍,且腰椎磨損程度也相當嚴重,讓她錯過了全國冠軍賽、新加坡世錦賽等重要賽事。盡管經過高壓氧艙治療、中醫針灸等系統康復訓練,全紅嬋身體狀態逐步恢復,但參加單人項目的賽程強度對其仍存在較大風險,女子單人10米臺需在11月8日至10日連續推進預賽、半決賽、決賽,3天內累計完成15跳,而10米臺落水時脊柱瞬時受力可達體重的10倍,連續疲勞作戰將大大增加舊傷復發或加重的可能。
![]()
此外,全紅嬋目前正處于身體發育關鍵期,近期身高增長約7-10厘米,體重也增加了約7-10公斤,體型變化打亂了其原有技術動作的完成,跳水運動對身體重心、轉速控制要求極高,身高體重的驟變導致其動作重心上移、轉速減慢,尤其是招牌動作207C(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的失誤率曾高達43%,成功率從以往的90%大幅下降至30%。為適應身體變化,全紅嬋近期執行隊里精確到克級的體重控制計劃,現階段仍處于技術調整期,尚未達到單人項目所需的最佳狀態,在隊內測試賽中狀態不如隊友蔣林靜、謝佩鈴。
![]()
參加雙人項目的強度低于單人項目,動作次數更少,且有搭檔王偉瑩分擔壓力,可靈活調整動作難度,能有效降低單次跳躍的身體負荷,更適合正處于康復期的全紅嬋,全紅嬋與王偉瑩配合成熟,同步誤差已控制在0.2秒內,后者擁有亞錦賽、大運會冠軍履歷,兩人的組合具備沖擊金牌的實力,集中精力備戰雙人項目更容易實現奪金目標。
![]()
早期全運會預報名名單中全紅嬋曾入圍單人、雙人及團體三項,但為避免身兼多職導致疲勞累積,教練組最終選擇為其減負,讓全紅嬋在傷愈復出后逐步找回競技狀態,同時為2026年世錦賽及2028年奧運會積累信心、儲備體能。盡管錯過10米臺單人項目衛冕非常遺憾,但聚焦雙人及團體項目金牌,對全紅嬋來說更為務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