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分田單干的總是問“分田單干你富了嗎?”,其實不是這些反對的人沒有富,而是他總覺得沒別人富。別人考上大學進城了他沒進,別人經商辦企業當上老板了他沒當,別人包地成了種糧大戶他沒成。這其實是橫向比,別人比我富,所以就不算富。
從縱向相比,大多數人都比分田單干前富了,首先吃好吃飽不再是夢想,家里有了余糧不用天天害怕斷糧。再說穿的,告別了補丁衣服,也不再為冬天沒有棉衣服發愁,現在誰家的衣服不是大堆。第三,改革后開始放開農民建房,居住條件徹底改善,大家去農村看看,改革前的老村房子又小又破舊,新村的紅磚平房、樓房都是農民在改革后蓋的。
![]()
所以從國家層面上來說,分田單干后就是富了,比改革前富多了。
有人說那不是種地富的,是打工富的。可是在大集體是你機會打工嗎,第一沒工可打,城市都是國有企業,自己都有固定的工人,沒有私營企業誰會收你打工。第二生產隊也不會放你出去打工,農民都出去打工了誰給生產隊干農活。農民不解放外商也不會來投資,沒有自由勞動力投資辦廠去哪招工人?
![]()
在我們這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單靠種地是不會富的,無論是集體或是單干,你就是把地種成花也富不了,想富必須從工從商。很多人自認為只要還在大集體,就一定會象南街村、華西村那樣村村都辦起工廠,都有資源能開起礦,都能象義烏那樣搞起小商品市場經起商。只能說這些人想的太好了,辦工廠的條件很苛刻,大部分村都辦不起工廠,一沒資金二沒技術三沒銷路。八十年代在同一起跑線上時其實很多村都嘗試過辦工廠辦企業,剛開始也辦起了不少鄉鎮企業,可是到九十年代搞市場經濟后好多都倒閉了,當時有句話叫“老虎下山、猴子上樹”,也就國企這只大老虎都下山進入市場了,鄉鎮企業這些小猴子就競爭不過都被趕上樹了。
![]()
說分田單干造成了土地荒撫,八九十年代土地荒了嗎?好像沒有,農業稅取消前是不可能撂荒了,公糧是按土地畝產交的。土地撂荒是在2010年以后才逐漸開始的,一是種地的收入太低,賣糧錢不抵不上農資錢。二是城鎮化加速,進城的農民多了,農村人開始大幅度減少。
現在的根本問題是貧富差距太大,而不是你沒富,是你和別人相比感覺沒富,你沒別人有錢。所以說不是分田單干你沒富,而是你沒別人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