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楊威嗎?那個在奧運賽場上身手矯健、眼神堅定的體操冠軍。
還有他兒子楊陽洋,當年在《爸爸去哪兒》里奶聲奶氣的“小團子”,萌翻了不少觀眾。
![]()
時光飛逝,當年需要爸爸呵護的小娃娃,如今已經(jīng)是個獨自在香港求學的少年了。
而這位曾經(jīng)在賽場上從容不迫的冠軍老爸,最近卻因為楊陽洋的一次“失聯(lián)”事件,徹底體驗了一把什么叫手足無措。
![]()
一根筋的運動員式教育
楊威的人生,是標準的“運動員成功模版”。
他自己就是在嚴格訓練中成長起來的,從小就知道要沿著“訓練-打磨-比賽-奪冠”這條路往前走。
所以當楊陽洋開始長大,楊威很自然地就想把這條道路復制給兒子。
![]()
楊威滿心期待楊陽洋子承父業(yè),早早地就開始培養(yǎng)楊陽洋練習體操。
為了讓兒子少走彎路,楊威甚至把自己壓箱底的訓練筆記翻出來,結(jié)合楊陽洋的特點制定專屬計劃。
每次訓練結(jié)束后,他還會像當年教練對自己那樣,復盤楊陽洋當天的表現(xiàn),指出他的不足。
![]()
他堅信只要按照既定路線走下去,兒子一定能少走彎路,像他一樣取得成功。
![]()
本以為楊陽洋會順著體操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沒想到,這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主意。
小學三年級時,楊陽洋偶然接觸到了高爾夫,沒想到一下子就著了迷。
每天放學回家,不再念叨體操動作,而是抱著高爾夫球桿,在院子里模仿打球姿勢。
![]()
這一下可把楊威的計劃全打亂了。
要說楊威也確實是個開明的父親,雖然心里可能有點小失落,但還是選擇了尊重兒子的選擇。
不僅沒攔著,反而全力支持,又是找教練又是買裝備,反正能做的都做了。
這一練就是好幾年,楊陽洋的高爾夫打得有模有樣,眼看著就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了。
![]()
可誰知道,八年之后,這孩子又突然迷上了籃球。
楊威確實糾結(jié)過,八年的時間和投入,說不算數(shù)就不算數(shù),換誰都會心疼。
但他看著兒子在籃球場上奔跑跳躍的樣子,想起了自己當年堅持體操的那股勁。
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默默支持,給兒子報了籃球訓練營,還特意買了專業(yè)的籃球裝備。
![]()
可沒等楊威適應(yīng)兒子的籃球愛好,楊陽洋又提出想去香港讀高中。
楊威和妻子楊云都被楊陽洋的發(fā)言嚇一跳,畢竟楊陽洋在武漢的中學適應(yīng)得很好,成績也不錯,怎么突然想去離家那么遠的地方?
![]()
赴港求學
追問之下才知道,楊陽洋是聽同學說香港的高中教育更多元,能接觸到不同的課程和文化,還能為以后申請國外大學做準備。
他不想一直待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想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
聽到了楊陽洋的解釋后,楊威和妻子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支持兒子的決定。
![]()
為了兒子能順利在香港讀書,全家可是沒少折騰。
楊威親自跑到香港考察學校,又是找房子又是安排生活,連姥姥都出動去照顧外孫的生活起居。
![]()
送楊陽洋去香港報到那天,楊威反復叮囑兒子注意安全、好好學習,遇到問題及時跟家里說。
看著兒子背著書包走進校園的背影,楊威心里五味雜陳。
他第一次覺得,自己這個“安排者”,終于要學著把人生的主動權(quán)交給兒子了。
![]()
本以為送兒子去香港讀書,自己就能松口氣,可楊威很快發(fā)現(xiàn),新的挑戰(zhàn)又來了。
楊陽洋在香港讀的是國際高中,學的是IGCSE和IB課程,這些對楊威來說簡直就是天書,別說指導了,他連看懂都費勁。
![]()
可他那個“教練”的習慣還是改不掉,總想著給兒子提點學習建議,安排安排這個,指點指點那個。
結(jié)果被楊陽洋說了一頓,楊陽洋很明確的告訴楊威,他不想再按照父親規(guī)劃的路走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
![]()
這時候楊威才恍然大悟,兒子已經(jīng)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需要他手把手教著翻跟頭的小娃娃了。
而他自己,還停留在“教練”的角色里沒出來,根本沒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想通這一點后,楊威開始學著收斂自己的“控制欲”。
他試著少說話多傾聽,不再事事指手畫腳。
就在楊威慢慢適應(yīng)新角色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讓他徹底體會到了作為父親的無力感。
![]()
楊威突然收到兒子學校發(fā)來的郵件,內(nèi)容是“學校因為發(fā)展規(guī)劃,要整體搬遷到泰國,所有學生都要跟著轉(zhuǎn)學。”
這消息來得太突然,楊威一下子沒反應(yīng)過來。
![]()
等他回過神來想聯(lián)系兒子問問情況時,發(fā)現(xiàn)怎么也聯(lián)系不上了。
電話打了無數(shù)個,微信發(fā)了一條又一條,全都石沉大海。
這下楊威可急壞了,腦子里開始不受控制地冒出各種糟糕的畫面。
![]()
煎熬了三天后,楊威終于收到了學校發(fā)來的視頻。
視頻里,楊陽洋穿著新學校的校服,笑容燦爛地跟他打招呼,還跟他介紹了新的校園環(huán)境和室友。
看著兒子安然無恙,狀態(tài)很好,楊威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
![]()
視頻通話時,楊陽洋跟他詳細說了學校搬遷的情況,還說自己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新的生活,讓他不用擔心。
看著兒子從容淡定的樣子,楊威突然覺得,兒子比他想象中更獨立、更堅強。
![]()
也是經(jīng)過這么一折騰,楊威徹底釋懷了。
他意識到,對已經(jīng)長大的孩子來說,父母最該做的不是在前面指路,而是在后面守護。
![]()
孩子的人生路終究要自己走,父母能做的就是成為他們最堅實的后盾,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xiàn)。
想通這一點后,楊威整個人都釋然了,他不再執(zhí)著于為兒子規(guī)劃人生路線,而是選擇相信兒子自己的能力。
用他的話說:“孩子長大了,應(yīng)該讓他自己去看看世界。”
![]()
從奧運冠軍到“焦慮老父親”,再到如今的“堅強后盾”,楊威的育兒路,其實也是無數(shù)父母的縮影。
我們都曾想給孩子最好的規(guī)劃,卻慢慢發(fā)現(xiàn),孩子的成長,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
最好的教育,不是替孩子走他的路,而是教會他勇敢地走自己的路,然后在他身后,做他最溫暖的依靠。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