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香港中文大學
編輯整理:雙一流高教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于2025年10月27日宣布兩項重要人事委任:校董會已通過委任理學院卓敏生命科學教授、現任理學院副院長(研究)的姜里文教授為副校長(外務),任期兩年,自今日(2025年11月1日)生效;同時委任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系主任張志強教授為教育學院院長,任期五年,自2026年1月6日生效。
![]()
姜里文教授將以兼任方式出任副校長(外務),負責領導中大的海外學術交流與內地事務工作。中大新聞稿指出,姜教授自2000年加入中大,2007年晉升為教授,并在理學院擔任多項職務,長期推動學術發展與對外合作。姜教授在任命聲明中表示,期望通過國際化網絡與卓越研究推動中大發展,深化與內地知名院校的學術合作,協助各學院拓展對外關系、建立策略聯盟,并與學術界、業界及政府伙伴分享成功經驗。
姜里文教授的學術與領導履歷顯示,他在植物細胞生物學領域有長期且影響力顯著的研究貢獻。公開資料表明,姜教授長期領導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等研究中心,并主持或參與多項科研項目與學術評審工作,其團隊在蛋白質轉運與細胞器生物發生機制等方向具有國際學術聲譽;他亦曾多次獲得教學與科研獎項。關于其具體學術職務與獲獎記錄,可參照中大與相關學術機構公布的簡介。
![]()
張志強教授自2012年加入中大,現任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并兼任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總監。張教授在教育研究與治理、國際教育、學校改善與教育科技等領域有持續的研究與實踐貢獻,曾在若干國際期刊與大型研究項目中發表論文并主持研究。
中大新聞稿與系所介紹指出,張教授曾擔任教育學院本科生課程副院長,具豐富的學術與行政領導經驗;他在任命聲明中表示,希望將教育學院建構為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的領先中心,聚焦學術卓越、創新教學、國際化以及社會影響力,推動本地、區域及全球教育的進步。
據介紹,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所享譽國際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在人文學科、數學、計算機科學、經濟與金融、醫學、法律、傳媒、地理等領域堪稱學術重鎮,也是中國唯一同時擁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拉斯克獎及香農獎得主任教的大學。
學校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以學分制、書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為特色,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松聯盟、泛亞學生論壇、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亞洲首家AACSB認證成員,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學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于1963年合并成立;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書院的學系,由大學統一負責;1986年,全面檢討課程結構,改用學分制,并加強通識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錄取內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 作為亞洲領先的高等學府和當代新儒家的主要陣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錢穆、林語堂、高錕、饒宗頤、楊振寧、余光中、莫里斯、姚期智、蒙代爾、盧煜明、楊偉豪等專家學者,培養了數學家丘成桐、史學家余英時、遺傳學家徐立之、銀行家鄭海泉和十五位羅德學者等各界杰出人才。
香港中文大學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大學存在的鐵律,同時掀起香港中文運動,成功終結英文壟斷官方語言地位的局面,既是英國殖民史分水嶺,也是20世紀亞洲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具有一定時代意義。
作為一所受到廣泛贊譽和認可的學府,香港中文大學位列2026 QS世界大學排名第32名、2025-2026年度《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大學排名第37名,以及2026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41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