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榆林市第十場政務服務新聞發布會上,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體改科科長李寧向記者展示了一份特殊的“成績單”——經過四個月的集中攻堅,榆林市已完成市、縣、鄉三級共19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的標準化梳理,群眾辦事材料平均壓減30%以上,辦事環節減少5%。
一套模板
破解“三級標準不一”難題
今年7月,榆林市啟動了一場政務服務“標準化革命”。同樣一個事項,在不同層級辦理時,所需材料、申請表單常有差異,這讓企業和群眾跨區域辦事很不方便。為此,市審批局創新推出《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模板》,像“說明書”一樣明確了每一項服務的材料清單、申請表單等核心要素。
這個模板迅速成為全市政務服務的“標準源”。榆陽區、府谷縣等4個縣區率先試點,45個市級部門共同參與,通過對事項進行“顆粒化”拆分和標準化梳理,最終形成了全市統一的辦事標準。
三級聯動
實現“誰辦都一樣、哪辦都一樣”
“這次梳理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李寧用八個字概括這項工作的覆蓋面。橫向覆蓋所有市級駐廳部門,縱向延伸至縣區和鄉鎮(街道),構建起“市級統籌、縣區攻堅、鄉鎮強基”的三級責任體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鄉鎮基層的“終端體驗官”機制。“我們組織鄉鎮工作人員模擬辦事,從群眾視角檢驗標準是否真的‘好用’。”這種自下而上的驗證方式,確保了標準不僅寫在紙上,更能落地見效。
掃碼即辦
政務服務邁進“碼上時代”
標準化成果已迅速轉化為便民利企的實際舉措。在榆林各級政務服務大廳,每個事項都配有專屬“二維碼”,群眾掃碼即可獲取最新辦事指南。“再也不用擔心拿到過時的辦事清單了。”一位現場辦事群眾感嘆道。
標準化為“全市通辦”按下快進鍵。目前,不動產、公積金、稅務等319個高頻事項已實現“全市通辦”,企業群眾可就近選擇辦理地點,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未來可期
政務服務將更智慧更貼心
據發布會上介紹,榆林市將建立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每年發布更新清單,推動標準化成果向智慧化、場景化服務升級。同時,“秦務員”政務服務品牌將加速向基層延伸,讓農村群眾也能享受到優質政務服務。
這場“標準化革命”正在悄然改變榆林的政務服務環境。隨著“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同一服務”時代的到來,榆林營商環境優化將邁上新臺階,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 高苗 韓飛
編輯 葉蕊 校對 劉雅嬌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