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蔡磊如今的狀況后,沒有人能不被觸動到。
有時候真是感慨命運無常,昔日那個風光無限的京東總裁,現在離了保姆和儀器就不能活。
![]()
如今病情惡化,他的四肢已經基本癱瘓,全身上下只有眼球還能動。
進入晚期的他,連喝水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可即使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他還要堅持工作,并且拒見家人!
![]()
金錢買不來的尊嚴
想象一個男人,他曾是運籌帷幄的商界精英,動輒主管著千萬級別的項目。
而現在,三個成年人合力,也僅僅能將他從床上攙扶起來。
其中一人必須用自己的頭,死死頂住他的脖子,因為那里的肌肉早已無力支撐。
![]()
他的身家可以買下無數盛宴,但他每天的食物,只是用針管推進嘴里的、加入了增稠劑的蔬菜糊糊。
他擁有足夠支付頂級醫療的資本,卻連吞下一口唾沫,都可能面臨窒息的風險。
當金錢這些世俗世界里最沉重的砝碼,變得輕如鴻毛,一個人的生命還能用什么來衡量?
![]()
蔡磊的身體,就像是一座正在緩慢但不可逆轉地坍塌的建筑。
根據醫學評分,他的身體機能僅剩12到13分,這個數字意味著他已步入漸凍癥的晚期階段,因為低于19分便屬此列。
這是他與疾病纏斗的第六個年頭。
如今,他全身唯一能主動活動的,只剩下那一對眼球。
他的脖頸和雙腿軟弱無力,無法自主坐起。
![]()
助理和護工們每一次移動他,都像是在搬運一件極其脆弱的珍寶。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他徹底失去了聲音。
上半年,他還能勉強擠出幾個含糊的音節,而現在,世界于他已是一片寂靜。
隨之而來的,是無法控制的流口水,是肌肉持續萎縮帶來的刺痛感,皮膚下沒有了緩沖層,每一寸都暴露在疼痛之中。
生命體征的維持,完全仰仗外力。
一臺呼吸機,二十四小時不能離身,為他輸送著賴以為生的氧氣。
![]()
每坐兩個小時,他就必須躺下。
護工們會輪流為他拍打全身,這是為了防止可怕的壓瘡,那種因長期壓迫導致的組織壞死。
錢能買來三名護工的全天候照料,能買來最先進的呼吸機,但錢無法阻止衰敗。
財富在這里,僅僅是維持著最低限度的生命運轉,卻無法為他購回一絲一毫的主動權與尊嚴。
![]()
一場為別人續命的燃燒
那對唯一能動的眼球,成了蔡磊對抗命運的最后武器。
他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八九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十一二點。
除了吃飯和短暫的休息,他幾乎所有清醒的時間都在工作。
戰場早已不是昔日的會議室,而是這張輪椅之上。
他的指揮棒,是一臺眼控儀。
他用眼神的移動,每分鐘敲下五六十字,下達指令、召開線上會議、對接科研團隊。
![]()
著急的時候,眼球會不受控制地晃動,讓他難以精準選中想要的文字。
溝通,也成了一場意志力的搏斗。
支撐這場“戰爭”的,是他公開投入的超過四千萬元資金。
這些錢,一部分來自他前半生的個人積蓄,一部分來自他自傳《相信》獲得的全部版稅。
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妻子段睿。
這位曾經的會計師,如今辭去工作,一頭扎進了直播帶貨的洪流。
![]()
她在一個名叫“破冰驛站”的直播間里,向超過五百萬的粉絲安靜地講解著每一件商品。
她從不主動提及丈夫的病情來博取同情,只是專注地工作。
而直播間的所有收入,都將悉數注入蔡磊的科研事業。
這是一場悲壯的燃燒。
蔡磊本人,是更為普遍的“散發型”患者,團隊研發出的針對特定基因型的藥物,對他自己并無效果。
他投入所有,拼盡全力,卻是在為自己永遠無法登上的那艘救生艇,添磚加瓦。
![]()
這場注定“利他”的戰斗,已經結出了微小但珍貴的果實。
一個名叫安揚的二十歲女孩,也是一位漸凍癥病友。
確診后,她的身體狀況急速下滑,很快就離不開輪椅。
幸運的是,她成為了蔡磊團隊研發藥物的受益者。
用藥之后,她身體的惡化進程被按下了暫停鍵。
![]()
安揚開始能扶著墻壁站起來,能扶著桌子慢慢行走。
她拍下自己獨立喝水的視頻,激動地發給蔡磊看。
看到視頻,蔡磊親自坐著輪椅,趕到醫院去探望她。
他吃力地移動著眼球,在屏幕上一字一句地敲下:“我們都在等你走得更遠。”
在那一刻,他不再是一個等待宣判的病人,而是一個傳遞希望的火炬手。
![]()
這份希望,不僅僅屬于安揚。
蔡磊團隊還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漸凍癥患者科研數據庫,并為上千名病友提供了公益性質的基因檢測。
這些不是立竿見影的解藥,卻是后來者攻克疾病必不可少的地圖和基石。
一位醫生評價說,蔡磊的努力,將整個漸凍癥的科研進程,至少往前推進了十年。
![]()
當然,外界的噪音從未停止。
有人在網絡上指責他“裝病博眼球”,說他“一到購物節就提病情賣貨”。
事實是,蔡磊的個人抖音賬號已經停更了四個月,上面沒有任何帶貨鏈接。他的妻子段睿在直播時,也從不拿他的病情作為賣點。
更有力的回應是行動,他團隊收到的所有捐助,明細都可以在“慈善中國”網站上公開查詢,至今已對外捐助超過三千萬元。
![]()
一位病友的家屬稱他為“恩人”,因為他推動的設備,幫助了自己的家人。
有網友說得更直接:沒有人會拿幾千萬身家和自己的性命去“博眼球”。
蔡磊自己,早已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
他有一個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直播一場“科學勝利的晚會”,甚至已經邀請了倪萍來當主持人。
![]()
筆者認為
“寧可戰死,也不屈辱等死。”這是蔡磊的人生格言,也是他全部行動的注腳。
他或許等不到治愈自己的那一天,但他為后來者鋪下的每一塊磚,都讓攻克漸凍癥的未來,變得不再遙遠。
那場他夢想中的“科學勝利晚會”,無論他能否親臨現場,他都已是整場盛典之前,最耀眼、最悲壯、也最鼓舞人心的序章。
![]()
參考信源
九派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