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廚房中的調味架上,肉桂總以深褐色的卷狀形態默默存在——燉肉時丟一小塊增香,煮奶茶時加一撮提味。很多人只把它當作普通香料,卻忽略了這味“廚房常客”在中醫里是沿用千年的養陽妙藥。
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核心功效是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
生活中很多人冬天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夏天不敢吹空調,女性經期腹痛、經血不暢,這些都是體內寒氣過重的表現。肉桂性大熱,且香氣濃郁,能“溫通經脈,透達表里”,從內到外驅散寒氣。
肉桂的功效并非是單純散寒。它能夠溫補腎臟的陽氣,腎為“先天之本”,腎陽充足則全身臟腑都能得到溫煦。《景岳全書》中說:“肉桂,大能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散陰寒。”對于中老年人常見的腰膝冷痛、夜尿繁多,肉桂也能通過溫補腎陽來改善。
肉桂暖茶
![]()
肉桂粉1-2克(或一小段肉桂卷),加沸水沖泡,可根據喜好加入少量紅棗或枸杞。能夠溫胃散寒,適合脾胃虛寒者飲用——吃了生冷食物后胃痛、腹瀉,喝一杯溫熱的肉桂茶能快速緩解不適。
烹飪入膳
![]()
燉羊肉、牛肉時加入一小塊肉桂,既能去除肉類的腥膻味,又能借助肉類的滋養,讓肉桂的溫陽功效更好地被身體吸收,尤其適合冬天食用。煮小米粥時撒少許肉桂粉,能溫補脾胃,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足底外敷
![]()
將肉桂粉與適量蜂蜜調成糊狀,睡前敷在腳底的涌泉穴(腳心凹陷處),用保鮮膜固定,第二天取下,每周2-3次即可。涌泉穴是腎經起始穴,肉桂的溫熱之氣能通過穴位滲透,溫補腎陽,堅持使用可改善手腳冰涼、失眠多夢的問題。
肉桂性大熱,并非適合所有人群,用錯了可能會上火:
1. 陰虛火旺者禁用。這類人群常見癥狀有口干舌燥、咽喉腫痛、手腳心發熱、夜間盜汗等,肉桂的溫熱之性會加重內熱。
2. 孕婦慎用,肉桂有一定的活血作用,過量食用可能刺激子宮;兒童體質嬌嫩,也不宜過量食用。
3. 肉桂的用量需控制,日常保健每日不超過5克,過量可能導致上火,出現口舌生瘡、便秘、煩躁等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