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深圳地鐵1號線試驗段在羅湖開工建設,此時深圳城市軌道里程不足2公里;目前,深圳已開通17條線路、全市地鐵運營線路總長597.83公里,日均客流超過800萬,線網密度、日均客流量居全國前列。短短四分之一世紀,深圳的地鐵系統已經從“配角”躍升為超大城市運行的“主骨架”,更成為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民生幸福的“大動脈”。面對“雙區”驅動、前海擴區、寶安騰飛的新格局,深圳急需一條能縫合多中心、激活新增長極的“黃金環線”。
![]()
因此,深圳地鐵15號線被提出規劃建設,并成為深圳地鐵五期建設規劃的首發工程,更是全國首批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的都市圈環線項目之一。據悉,深圳地鐵15號線位于南山—前海—寶安心臟地帶,線路全長約32.2 公里,均為地下敷設,起、終點均設于前保站,形成閉環運營。
據悉,15號線全線設車站24座,其中換乘站就多達18座,平均站間距1.34公里,串聯起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后海總部基地、留仙洞總部經濟帶、寶安中心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蛇口國際海洋城等六大戰略平臺,覆蓋科技園、寶中老城區等就業—居住人口最稠密的區域。項目建成后,預計初期日客流超70萬人次,遠期可達100萬人次,將極大緩解1、5、11號線等放射走廊的換乘壓力,實現“環線+放射”網絡效應的最大化。
![]()
目前,深圳地鐵15號線20個工點已全面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關鍵節點捷報頻傳:
1. 車站工程:圍護結構累計完成 85%,土方開挖完成 66%,車站主體結構完成 40%。全線 24 座車站中,海城站、東濱路站、金港站、鐵路公園站、西部物流站等 5 座車站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月亮灣公園站、鏟灣中站、寶安公園站等 9 座車站正進行底板或中板施工;剩余站點全部完成圍護封閉,預計 2026 年一季度全面封頂。
2. 區間隧道:盾構區間累計完成 20%,已始發盾構機 14 臺次。西部物流站—鐵路公園站左右線、金港站—鏟灣站右線、寶安公園站—流塘站左右線等 6 個區間實現雙線貫通,成為深圳地鐵五期工程中首個“雙線+雙站”封頂的標段;海城站—金港站、坪洲站—海城站等 4 臺盾構正在井下整裝待發,預計 2026 年進入區間隧道貫通高峰。
3. 創新工法:海城站作為深圳首例疊合裝配式車站順利封頂,通過“工廠預制+現場拼裝”,施工周期縮短 30%,現場用工減少 40%,噪音、粉塵降低 50%,為大規模推廣綠色建造提供“深圳樣本”。
4. 配套工程:同樂車輛段土方開挖完成 60%,蓋體結構開始施工;全線綠化遷移累計完成 92%,管線遷改完成 88%,為車站后續機電進場施工掃清障礙。
![]()
根據計劃,15號線將于2026年底實現洞通、軌通、電通,2027 年啟動綜合聯調,2028年建成通車。屆時,前海、蛇口、寶中、西麗等重點片區將實現“ 30分鐘生活就業圈”,并依托18座換乘站與既有1、2、5、9、11、20號線等無縫銜接,形成“一環多射”格局,進一步釋放都市核心區的經濟活力與土地價值。 從“一條線”到“一張網”,深圳地鐵用三十年完成從追趕到領跑的跨越,成為深圳邁向全球標桿城市的又一張閃亮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