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商圈也是熱鬧非凡,越是靠近大促節日,越是各種詭譎橋段上演,上周有傳聞稱,京東要求家電品牌美的不得參與抖音電商的優惠券活動,盡管京東下場澄清,但奈何傳言越傳越遠,在某短視頻平臺越演越烈,讓不明所以的觀眾,節奏被帶著走,似乎又回到當年電商平臺廝殺的混亂局面。
![]()
對于謠言,美的也正式做出回應,10月29日晚,針對社交媒體廣泛流傳的“美的集團因違反京東二選一要求遭罰款500萬元”消息,美的集團向澎湃新聞表示,網絡上相關提及美的的文章屬于不實信息。權威媒體網經社評論指出,抖音把輿論平臺當成“競爭工具”,嚴重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建議相關部門進行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和輿論公正。
![]()
誠然,今年的電商圈,貌似有些不一樣,各方角力,在內卷下挑起新刺激點,這場進入第17個年頭的電商年度大考,有著別樣的風貌,平臺告別復雜玩法做“減法”、AI技術全面滲透。但真正的商戰開始,終歸落在最直白的攻擊戰,雙十一在即,作為擁有絕大“高精圈層”人群的京東,無疑被擺“一道”,成為開刀攻訐的首個對象。
平臺內卷,搶占“信任”高地
據京東內部人士透露,近期“京東對美的巨額罰款”、“京東二選一”等謠言,是因為京東要求在自己平臺上的售價不能高于其他平臺,引發與抖音直播間之間的價格競爭而產生的。
京東內部人士表示,美的等品牌在京東平臺銷售量很大,京東要求在自己平臺上的售價不能高于其他平臺,這種做法是確保銷量大的平臺價格具有競爭力,讓大多數消費者購買到合適的價格。事實上,這種主動比價本質是為消費者構筑價格防護墻,但在輿論推波助瀾之后,性質被扭曲。
誠然,真相已經不重要,夸大事件的情緒,變成競爭者引發公眾情緒的泄憤場,作為中間平臺方,一方構建商家體系,把控商品質量以及商家運營環境,另一方面,維系用戶群體,持續獲得靠譜、真實的好貨,京東是品牌方們的一面旗幟,構建品牌們的高質窗口,這無疑讓擁有巨量流量輸出口的其它平臺方,產生“眼紅”心態。
要知道,“靠譜、好貨”的心智,并不是一天養成,代表品牌方的門面,京東下足了重功夫構建,無論是產品質量把控,亦或物流、售后服務等,做重做深是戰略層;而競品們,仍以流量思維做商業。
![]()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事件中,所謂“京東巨額罰款”、“京東二選一”等針對京東的負面信息,屢屢登上抖音和“今日頭條”熱榜,甚至同一個話題反復上榜。這一系列針對京東的負面在網上發出,并非權重媒體發出的頭條新聞報道,在京東辟謠后仍熱度不減,而同期其他平臺并無此熱點新聞上榜。
平臺的核心是算法,它會根據內容熱度、用戶偏好等決定推送什么。雖然平臺聲稱榜單根據用戶真實行為生成,但人工干預確實存在,“買熱搜”“撤熱搜”等操作屢見不鮮。
進入2025年,在電商存量市場中,平臺之間的“博弈”,開始展示魔幻的一面,輿論的導向,掌控在流量大平臺手中,一浪更比一浪高,“信任”的成本,也被無限拔高。
電商下半場,“高凈值”人群爭奪
作為京東業務大盤的3C板塊,依舊強勢,以單品為例,自10月9日京東11.11啟動后,iPhone 17系列新品成交額較iPhone 16同比增長150%;搭載M5芯片的新款iPad Pro引爆市場,1小時成交量即超越去年同期新品全天。京東電商”靠譜“的品牌心智,早已經植入廣大電商用戶群體。
根據壹點智庫調查數據顯示,在平臺選擇上,多樣化供給和優秀的綜合服務能力,使京東成為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首選。對優先購買高端/頂配大家電的“頂配族”,83.88%的受訪者首選京東購買家電,認可其“家電消費主場,新品大牌首發和品質信賴”的定位,排名其后的為線下渠道,具備“可實地體驗”的優勢。
近日《2025年雙11 3C數碼消費調研報告》發布,2000份的調研問卷顯示,在消費者追新的過程中,京東成為資訊信息平臺+購買平臺,79.7%的人有購買需求時,會先上京東看新品推薦、銷冠產品,從采銷直播獲取信息參考。
更有超九成受訪者認為京東的創新3C數碼產品新產品最齊全,是3C數碼創新產品第一聚集地。在這個雙11,超六成受訪者有3C數碼產品的購買計劃,超87%的人首選去京東購買。
![]()
從了解新品的渠道來看,京東等電商平臺不僅是消費者的購物平臺,也成為了最重要的資訊獲取平臺之一。有79.1%的受訪者通過主流電商平臺關注3C數碼新品,52.7%的受訪者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獲取新品信息。
誠然,作為手握高凈值人群的京東,被攻擊也是情理之中,江湖老劉認為,進入到2025年,經濟下行,平臺內卷,高凈值人群一直是各平臺爭相搶奪的資源,但對于高價值貨品,尤其在3C領域,京東無疑仍是穩坐頭把交椅。
也正因為此,成為其它新晉平臺奪取的主線,這也能合理化,即便官方下場辟謠“烏龍”事件,依舊有平臺帶節奏,持續發酵事件,讓真相脫離在公眾情緒之外。
不做“比價”嫁衣
電商的狂歡節洗禮后,如今的電商生態里,可以說,各方平臺都有自己的主戰場以及“特色菜”,在產品類同的情況下,店與店之間的差異就在于服務,而對于價格透明,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數碼類目來說,各大電商除了重中之重的信譽體系、供應鏈體系外,售后服務體系、價格體系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對于一直有“精品”路線的京東來說,在價格層面并不友好,導致很多商家,將京東標價作為用戶的參考體系,拉高京東價,凸顯其它平臺的低價優惠,對于用戶來說,實則是一層“隱形”的欺騙。
正因為此,京東也開始采取措施,不做“比價”嫁衣。10月30日,京東推出新的直播欄目——“京東家電家居采銷比價值班間”正式開播。直播期間,京東家電各品類采銷負責人,將輪番坐鎮直播間現場比價,誓要捍衛京東用戶11.11低價權益。
![]()
此次,京東宣布拿出100萬元現金,向全網發布“比價懸賞令”,網友可用京東自營家電價格,比價其他平臺品牌官方旗艦店、品牌直播間同款產品。如發現京東價高,則可在“京東家電家居采銷比價值班間”,申請與主播連線提供低價線索,京東將會給予10000元獎勵,以京豆形式發放。
這也可以看作是京東的“不妥協”策略,對于平臺而言,品牌勢必捍衛,不僅要給用戶提供高品質、靠譜服務,更要在價格層面一視同仁。
國內電商進入后半場,各家平臺都陷入了存量市場競爭,增速減緩,互相攥取資源,成為行業間的隱性策略,作為貨架電商“精品線路”的代表者,此次被擺一道謠傳四起,也讓京東,正式打響爭奪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