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id="ue9b1"></blockquote>
    
    

    <style id="ue9b1"></style>
      <sub id="ue9b1"><p id="ue9b1"><form id="ue9b1"></form></p></sub>

      <strong id="ue9b1"><button id="ue9b1"><mark id="ue9b1"></mark></button></strong>
      成年午夜性影院,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吳晗:明教與大明帝國

      0
      分享至


      一 吳元年與明之國號

      我國歷史上之朝代稱號,或從初起之地名,或因所封之爵邑,或追溯其所自始,要皆各有其獨特之意義,清趙翼曾暢論之:

      三代以下建國號者,多以國邑舊名:王莽建號曰新,亦以初封新都侯故也。公孫述建號成家,亦以據成都起事也?!咀谪悺咳死钚劢ㄌ柎蟪桑w亦襲述舊稱也。金太祖始取義于金之堅固,遂不以國邑而以金為號(按《金志》太祖以國產金,且有金水源,故稱大金)。然猶未用文義也。金末宣撫蒲鮮萬奴據遼東,僭稱天王,國號大真,始有以文義而為號者。元太祖本無國號,但稱蒙古,如遼之稱契丹也。世祖至元八年(1271)因劉秉忠奏,始建國號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意,國號取文義自此始。其詔有曰:“誕膺景命,必有美名,唐之為言蕩也,虞之為言樂也……世降以還,事殊非古;稱秦稱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即因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見聞之狃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今特建國號曰大元,取《易經》乾元之義”云。命世之君,創制顯庸,必有以新一代之耳目,而不肯因襲前代,此其一端也。(《廿二史札記卷二九·元建國始用文義》)

      惟明太祖以至正二十七年(1367)稱吳元年,次年即帝位,始定國號曰大明,紀元洪武。吳非國號,亦非年號。至大明則既非初起之地名,亦非所封之爵邑,亦非如后唐后漢之追溯其所自始,如以其文義“光明”言,亦無所歸屬?!睹鲗嶄洝贰ⅰ睹魇贰分T書記太祖即位詔書,僅著“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一語,明清兩代學人著述,亦從未涉及“吳元年”及“大明”一名詞之意義者。

      按太祖起自紅軍,奉宋帝小明王韓林兒正朔。宋龍鳳七年(1361,元至正二十一年)封吳國公,十年進爵為吳王(《國初群雄事略·引《龍鳳事跡》)。軍中文移布告均稱“皇帝圣旨吳王令旨”(《國初群雄事略》)。十二年弒宋帝,宋亡。是所謂吳元年者,如以為吳王受封之吳,則當為吳四年,如以為國號,則先此張士誠已據吳稱吳王,且太祖時方遣將伐吳,不應踵襲敵國之稱號。如以為紀元之稱,則有史以來,從未有一字之年號!又其時天完、吳、夏、漢諸國,國號紀元,皆粲然備具。太祖后起,且承宋后,為紅軍正統,不應既無國號,又無紀元,僅稱無所指屬之吳元年也。太祖幕中多儒生,不應瞢忽至此!頗疑太祖于殺韓林兒后,仍稱宋國,仍奉龍鳳十三年正朔。其稱吳元年者,開國后諱其起于紅軍,更諱言臣于小明王,曾奉其正朔。遂于宋明之際,追改龍鳳十三年為吳元年,以示其非承宋而起也。推度當時情事,應是如此。然明初史跡經《太祖實錄》之三修,已湮沒不可詳,姑系臆說于此。

      至“大明”之國號,則私見以為出于韓氏父子之“明王”,明王出于《大小明王出世經》?!洞笮∶魍醭鍪澜洝窞槊鹘探浀?,明之國號實出于明教。明教自唐代輸入,至南宋而益盛,窮流溯源,因并及之。明教又與出自佛教之彌勒佛傳說及白蓮社合,文中牽連述及,僅憑史書。至二教經典則以滇中無從得書,參合比較,請俟異日。所述明教唐宋二代史跡,大部分多從沙畹(E. Chavannes)《摩尼教流行中國考》(馮承鈞譯,商務印書館版)、王國維先生《摩尼教流行中國考》(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冊一一》)、陳垣先生《摩尼教入中國考》(北京大學《國學季刊》一卷二號)、牟潤孫先生《宋代摩尼教》(輔仁大學《輔仁學志》七卷一、二期)諸文引用,他山之助,謹申謝意。

      二 明教

      明教即摩尼教(Manichaeism),波斯人摩尼(Mani,216—277)所創。我國史籍中有稱之為牟尼者,摩尼之異譯也。有稱之為末摩尼者,古波斯文(Pehlavi)mar mani之譯文,華言摩尼主也。有稱之為末尼者,末摩尼之省文也(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國考》頁八—九)。其教雜糅祅教、基督教、佛教而成,主要經典有《二宗三際經》,二宗者明與暗也,明暗斗爭,時有軒輊,明終克暗,至安樂處。法國巴黎圖書館藏《摩尼教殘經出家儀第六·初辯二宗》:

      求出家者,須知明暗各宗,性情懸隔,若不辨識,何以修為?

      三際者,過去未來現在也。同上《次明三際》:

      一、初際,二、中際,三、后際。

      初際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明性智慧,暗性愚癡,諸所動靜,無不相背。

      中際者,暗既侵明,恣情馳逐,明來入暗,委質推移,大患厭離于形體,火宅愿求于出離,勞身救性,圣教固然,即妄為真,孰聞聽命?事須辨識,求解脫緣。

      后際者,教化事畢,真妄歸根,明既歸于大明,暗亦歸于積暗,二宗各復,兩者交歸。

      初際明暗相背,中際明暗混糅,后際明暗劃分。明為善,為理;暗則為惡,為欲。其神為明使,亦稱明尊,即摩尼也。有凈風善母二光明使。又以凈氣、妙風、妙明、妙水、妙火為五明使。

      北平圖書館藏《摩尼教殘經》:

      若有明使,出興于世,教化眾生,令脫諸苦。

      又云:

      其惠明使亦復如是,既入故城,壞惠敵已,當即分判明暗二力,不令雜亂。

      又云:

      《應輪經》云:若電勿(Denavari,玄奘《西域記》譯作提那跋)等身具善法,光明父子及凈法風,皆于身中每常游止。其明父者即是明界無上明尊,其明子者即是日月光明,凈法風者即是惠明。

      經述“明”以種種方法困“暗”,“暗”后以種種方法囚“明”?!懊鳌薄鞍怠苯粻帲黄鹨环詈竺魇篂橹彩魍鯇殬洌?/p>

      惠明相者,第一大王,二者智惠,三者常勝,四者歡喜,五者勤修,六者平等,七者信心,八者忍辱,九者直意,十者功德,十一者齊心一等,十二者內外俱明。如是十二光明大時,若入“相”、“心”、“念”、“思”、“意”等五種國士,一一孽,無量光明,各各現果,亦復無量,其果即于清靜徒眾而具顯現。

      此明教徒之十二美德也。每一樹又有五記驗,如第一大王樹有五記驗,一者不樂久住一處,二者不慳,三者貞潔,四者近智惠,五者常樂清靜徒眾。每一記驗又各有定義,如不慳:“所至之處,若得襯施,不私隱用,皆納大眾。”合十二樹六十記驗,教徒具備六十種美德,乃入光明極樂世界。明使講經已,結云:

      如是等名為十二明王寶樹,我從常樂光明世界,為汝等故,持至于此。欲以此樹栽于汝等清靜眾中,汝等上相善慧男女,當須各自于清凈心中栽植此樹,令更增長,猶如上好無砂鹵地,種一收萬,如是輾轉,至無量數。汝等今者欲成就無上大明清凈果者,皆當莊嚴如寶樹,令得具足。何以故?汝等善子,依此樹果,得離四難,及諸有身,出離生死,究竟常勝,至安樂處。

      又有《大小明王出世經》等經,釋志磐《佛祖統紀》引《釋門正統》:

      準國朝(宋)法令,諸以《二宗經》及非《藏經》所載不根經文傳習惑眾者,以左道論罪。二宗者謂男女不嫁娶,互持不語,病不服藥,死則裸葬等。不根經文者,謂《佛佛吐戀師》、《佛說啼哭大小明王出世經》、《開元括地變文》、《齊天論》、《五來子曲》之類。

      《日光偈》、《月光偈》等偈,《宋會要·刑法門二上》:

      明教之人所念經文,及繪畫佛像,號曰《訖思經》、《證明經》、《太子下生經》、《父母經》、《圖經》、《文緣經》,《七時偈》、《日光偈》、《月光偈》,《平文》、《策漢贊》、《策證明贊》,《廣大懺》、《妙水佛幀》、《先意佛幀》、《夷數佛幀》、《善惡幀》、《太子幀》、《四天王幀》。已上等經佛號,即于道釋經藏并無明文該載,皆是妄誕妖怪之言,多引爾時明尊之事,與道釋經文不同。至于字音又難辨認,委是狂妄之人,偽造言辭,誑愚惑眾,上僭天王太子之號。

      其教儀節為經典所規定者為齋食。巴黎藏《摩尼教殘經·寺宇儀第五》:

      私室廚庫,每日齋食,儼然待施。若無施著,乞丐以充。唯使聽人,勿蓄奴婢及六畜等非法之具。

      且日食一餐,日晚乃食(李肇《唐國史補》,《新唐書卷二一七上》)。

      北平圖書館藏《摩尼教殘經》:

      日一受食,不以為難。

      不飲乳酪(李肇《唐國史補》,《新唐書卷二一七上》)。死則裸葬。巴黎藏《殘經》:

      □宿死尸,若有覆藏,還同破戒。

      其僧侶有拂多誕,古波斯語Fur-sta-dan之譯音也,華言“知教義者”。有慕阇,亦古波斯語Mozak之譯音,華言“師”也。(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國考》)

      三 明教與回鶻

      明教經典之輸入我國,始于唐武后延載元年(694)。志磐《佛祖統紀卷三十九》:

      延載元年,“波斯國人拂多誕(西海大秦國人)持《二宗》偽經來朝。未四十年而遭禁斷。”

      杜佑《通典卷四十》:

      開元二十年(732)七月敕:末摩尼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以其西胡等既是鄉法,當身自行,不須科斷者。

      至代宗寶應元年(762)回鶻入唐,擊史朝義于洛陽,次年攜居留洛陽之摩尼師歸國,明教遂入回鶻,為其朝野所信奉。據《九姓回鶻愛登里啰泊沒密施合毗伽可汗圣神文武碑》(李文田《和林金石錄》,《靈鶼閣叢書》本):

      師將睿思等四僧入國,闡指二祀,洞澈三際。況法師妙達明門,精研七部,才高海岳,辯若懸河,故能開政教于回鶻。(第八行)

      今悔前非,愿歸正教。奉旨宣示,此法微妙,難可受持,再三懇□,往者無識,謂鬼為佛,今已誤真,不可復事。特望□□,□□□□,既有志誠,任即持受。應有刻畫魔形,悉令焚爇,祈神拜鬼,并□□(第九行)

      □受明教,薰血異俗,化為茹飯之鄉,宰殺邦家,變為勸善之國。故□□之在人,上行下效,法王聞受正教,深贊處□□□□□德領諸僧尼入國闡揚,□后慕阇徒眾,東西循環,往來教化。(第十行)

      碑立于憲宗元和九年(814),已有明教、明門之稱。尤可注意者為明教徒不奉像設,不事鬼神,齋食禁殺三事。

      明教入回鶻后,其徒清修苦行,回鶻可汗或與議國事(李肇《唐國史補下》,《唐書·回鶻傳》,《資治通鑒卷二三七》)。以回鶻可汗之護持,遂要求唐室為其建寺:

      回鶻可汗王令明教僧進法入唐。大歷三年(768)六月二十九日敕賜回鶻摩尼為之置寺,賜額為大云光明。六年正月敕賜荊、洪、越等州,各置大云光明寺一所。(胡三省《通鑒注》引《唐會要卷一九》)

      北則兩都、太原,南則荊、揚、洪、越等州,當時重鎮,無不有明教徒之祠宇(《佛祖統紀卷四一》,贊寧《僧史略下》,《舊唐書卷一四》,《冊府元龜卷九九九》)。其徒白衣白冠(《佛祖統紀卷四一》),日晚乃食,飲水而不茹葷,不飲乳酪(李肇《唐國史補下》)。其徒有解天文者(《冊府元龜卷九九七》),有擅求雨之術者(《唐會要卷四九》),有善作法劾鬼者(徐鉉《稽神錄》)。

      明教在唐之得勢,以有回鶻護法故,唐室羈縻回鶻,遂不得不優待明教。至開成會昌間(840—843)回鶻為黠戛斯(Kirghiz)所殘破。會昌二年(842)遂敕權停江淮諸摩尼寺,只令于兩都及太原信向處行教(李德?!稌黄芳寰怼べn回鶻可汗書》)。時回鶻復屢入寇掠,三年遂詔討回鶻,大破之。李德裕《討回鶻制》:

      其回鶻既已破滅,義在剪除,宜令諸道兵馬,并同進討……其回鶻及摩尼等莊宅錢物,并委功德使與御史臺京兆府各差精強干事官點檢收錄……摩尼等僧委中書門下即時條疏聞奏。

      明教至此,遂全遭禁斷?!缎绿茣矶黄呦隆罚?/p>

      詔回鶻營功德使(摩厄),在二京者悉冠帶之。有司收摩尼書若象,燒于道,產貲入之官。

      明教徒則被屠殺,日本僧圓仁記:

      會昌三年四月中旬敕,下令殺天下摩尼師,剃發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宋僧贊寧亦記:

      會昌三年,敕天下摩尼寺并廢入官。京城女摩尼十二人皆死。及在此國回紇諸摩尼等配流諸道,死者大半。(《僧史略卷下》)


      摩尼教石刻像,位于福建晉江草庵,該寺建于元順帝至元五年(1339年)。石佛高1.52米,寬0.83米,佛龕直徑1.98米。

      四 明教之傳播上

      自唐會昌禁黜后,明教遂成為秘密結社,攀附佛道,以圖幸存。教旨既晦,名謂亦更。至梁末帝貞明時遂有上乘宗之起事。其教不食葷茹,宵聚晝散:

      貞明六年(920)“冬十月,陳州妖賊母乙、董乙伏誅。陳州里俗之人喜習左道,依浮屠氏之教,自立一宗,號曰上乘。不食葷茹,誘化庸民,揉雜淫穢,宵聚晝散。州縣因循,遂致滋蔓……群賊乃立母乙為天子,其余豪首,各有署置。至是發禁軍及數郡兵合勢追擊。賊潰,生擒母乙等首領八十余人,械送闕下,并斬于都市。(《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

      據《佛祖統紀》,上乘宗蓋即明教。志磐記:

      梁貞明六年,陳州末尼聚眾反,立母乙為天子。朝廷發兵擒母乙斬之。其徒以不茹葷飲酒,夜聚淫穢,畫魔王踞坐,佛為洗足,方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之乘。

      按南北朝隋唐間三階教流播頗廣,其教有上上乘、上乘之說,開元二十年與明教同時遭禁。母乙之反自稱上乘宗,而志磐則以為是明教,則當唐末五代時,明教已與三階教混合矣。此所記陳州末尼所奉為魔王,又素食。魔王蓋即摩尼,以明教有明王出世之說,而摩尼又稱明使也。明教不事神鬼,其所供奉摩尼夷數(耶穌)諸畫像,均為波斯或猶太族,深目高鼻。其教又為歷來政府及佛徒所深嫉,佛徒每斥異己者為魔,易摩為魔,斥為魔王,為魔教,合其齋食而呼之,則為吃菜事魔。

      陳州起事失敗后不久,至后唐、石晉時明教又潛興布教,贊寧《僧史略下》:

      梁貞明六年,陳州末尼黨類立母乙為天子,累訂未平,及貞明中誅斬方盡。后唐石晉時復潛興,推一人為主,百事稟從?;虍嬕荒蹙嶙?,佛為其洗足,蓋影佛教所謂相似道也。

      復南播而至閩,徐鉉《稽神錄》曾記明教徒在閩活動之情形:

      清源都將楊某為本郡防遏營副將。有人見一鵝負紙錢入其第,俄化為雙髻白發老翁,變怪遂作。二女驚病,召巫立壇治之;鬼亦立壇作法,愈甚于巫;巫懼而去。后有善作魔法者,名曰明教,請為持經一宿,鬼乃唾罵而去。

      清源即泉州。據明人何喬遠所記,以明教入閩者為呼祿法師:

      會昌中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祿法師者,來入福唐,授侶三山,游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閩書卷七·方域志》)

      至宋真宗大中祥符間(1008—1016)敕編《道藏》,明教徒閩富人林世長遂賂主者,以《二宗三際經》編入(《佛祖統紀》引洪邁《夷堅志》)。張君房《云笈七簽》序:

      臣于時盡得所降道書……及朝廷續降到福建等州道書明使《摩尼經》等,與道士商校異同,銓次成藏,都四千五百六十五卷,題曰《大宋天宮寶藏》。天禧三年(1019)春寫進之。

      自此閩南遂成明教最重要之教區,洪邁《夷堅志》:

      吃菜事魔,三山尤熾。為首者紫帽寬袗。婦人黑冠、白服,稱為明教會。所事佛衣白,引經中所謂白佛,言世尊,取《金剛經》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以為第五佛。又名末摩尼,采《化胡經》乘自然光明道氣,飛入西那玉界蘇鄰國中,降誕王宮為太子,出家稱末摩尼,以自表證。其經名《二宗三際》,二宗者明與暗也,三際者過去未來現在也。大中祥符興《道藏》,富人林世長賂主者,使編入藏,安于亳州明道宮……其修持者,正午一食,裸尸以葬,以七時作禮,蓋黃巾之遺習也。(《佛祖統紀》引)

      陸游記其習尚,謂燒必乳香,食必紅蕈,士人宗子,亦從之游云:

      閩中有習左道者,調之明教。亦有《明教經》甚多,刻板摹印,妄取《道藏》中校定官銜贅其后。燒必乳香,食必紅蕈,故二物皆翔貴。至有士人宗子輩眾中自言,今日赴明教會。予嘗詰之:“此魔也,奈何與之游?”則對曰:“不然。男女無別者為魔,男女不親授者為明教。明教遇婦人所作食則不食?!比粐L得所謂明教經觀之,誕謾無可取,直俚俗習妖妄者所為耳。又或指名族士大夫家曰,此亦明教也。不知信否?(《老學庵筆記》)

      復由閩入浙,據《宋會要》所記,北宋末年,溫州一地,即有明教齋堂四十余處:

      政和四年(1114)十一月四日,“臣僚言:‘溫州等處狂悖之人,自稱明教,號為行者。今來明教行者各于所居鄉村,建立屋宇,號為齋堂。如溫州共有四十余處,并是私建無名額堂。每年正月內取歷中密日,聚集侍者、聽者、姑婆、齋姊等人建設道場,鼓扇愚民男女,夜聚曉散。’奉御筆,仰所在官司根究指實,將齋堂等一切拆毀。所犯為首之人依條施行外,嚴立賞格,許人陳告。今后更有似此去處,州縣官并行停廢,以逢御筆論。廉訪使者失覺察,監司失按劾與同罪?!保ā端螘濉ば谭ǘ稀?,頁七九)

      其長老名行者,徒眾則有侍者、聽者、姑婆、齋姊等。恪遵明教規律,于密日[日曜日,康居語(Sogdian)Mir之譯音]持齋(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國考》,頁一六)。至南宋初期,已遍播于淮南、兩浙、江東、江西、福建東南一帶,因地異名。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條對狀》云:

      自古盜賊之興,若止因水旱饑饉,迫于寒餓,嘯聚次劫,則措置有方,便可撫定,必不能大為朝廷之憂。惟是妖幻邪人,平時誑惑良民,結連素定,待時而發,則其為害,未易可測。伏緣此色人處處皆有,淮南謂之二禬子,兩浙謂之牟尼教,江東謂之四果,江西謂之金剛禪,福建謂之明教、揭諦齋之類。名號不一,明教尤甚。至有秀才吏人軍兵亦相傳習,其神號曰明使,又有肉佛、骨佛、血佛等號,白衣烏帽,所在成社。偽經妖像,至于刻板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等為???,福州知州黃裳為監雕,以祭祖考為引鬼,永絕血食。以溺為法水,用以沐浴。其他妖濫,未易概舉。燒乳香則乳香為之貴,食菌蕈則菌蕈為之貴。更相結習,有同膠漆。萬一竊發,可為寒心。漢之張角,晉之孫恩,近歲之方臘,皆是類也。伏乞朝廷戒敕監司守臣,常切覺察,有犯于有司者,必正典刑,毋得以習不根經教之文,例行闊略。仍多張曉示,見今傳習者,限一月聽赍經像衣帽,赴官自首,與原其罪。限滿重立賞,許人告捕。其經文印版令州縣根尋,日下焚毀。仍立法,凡為人圖畫妖像,及傳寫刊印明教等妖妄經文者,并從徒一年論罪。庶可陰消異時竊發之患。(《渭南文集卷五》)

      二禬子即二祀或二宗也。金剛禪則以明教徒亦誦待《金剛經》名,揭諦齋則以明教徒齋食之故。惟四果為佛教之白云宗,非明教。白云宗、白蓮社與明教至宋后期及元代,已混雜不清,據陸游所言,則在南宋初期,已開始合流矣。

      五 明教之傳播中

      明教傳播既遍東南,為避免政府之禁令,每與其他秘密會社合,而因地異名,不可究詰。政府則統謂之為左道、妖賊、妖教,或舉其特點為吃菜事魔,為吃菜。當時明教之組織、習尚、教規、儀式,屢見于反對明教之政府人士記載中。如結黨、火葬,廖剛《乞禁妖教》札子:

      今之吃菜事魔,傳習妖教……臣訪聞兩浙江東西此風方熾,創自一人,其從至于千百為群,陰結死黨。犯罪則人出千錢或五百行賕。死則人執柴燒變,不用棺槨衣衾,無復喪葬祭祀之事,一切務滅人道。(《高峰先生文集卷二》)

      齋食、清修,方勺記:

      凡魔拜必北向……原其平時不飲酒食肉,甘枯槁,趨靜默,若有志于為善者。然男女無別,不事耕織,衣食無所得,則務攘奪以挺亂。(《泊宅編卷五》)

      不事神佛祖先,不會賓客,裸葬,誦《金剛經》,拜日月,旦望燒香,莊季裕記:

      事魔食菜,法禁甚嚴。有犯者家人雖不知情,亦流于遠方,以財產半給于告人,余皆沒官。而近時事者益眾。云自福建流至溫州,遂及二浙……聞其法斷葷酒,不事神佛祖先,不會賓客。死則裸葬。方斂盡飾衣冠,其徒使二人坐于尸旁,其一問來時有冠否?則答曰無,遂去其冠。逐一去之,以至于盡。乃云來時何有?曰有胞衣,則以布囊盛尸焉。云事之后致富。小人無識,不知絕酒肉燕祭厚葬,自能積財焉。又始投其黨有甚貧者,眾率財以助,積微以至于小康矣。凡出入經過雖不識,黨人皆館谷焉。人物用之無間,謂為一家,故有無礙被之說,以是誘惑其眾。其魁謂之魔王,佐者謂之魔翁魔母,各誘化人。旦望人出四十九錢于魔翁處燒香,翁母則聚所得緡錢,以時納于魔王,歲獲不貲云。亦誦《金剛經》,取以色見我為邪道,故不事神佛,但拜日月,以為真佛。其說經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則以無字連上句,大抵多如此解釋……而又謂人生為苦,若殺之是救其苦也,謂之度人,度多者則可以成佛。故結集既眾,乘亂而起,甘嗜殺人,最為大患。尤憎忌釋氏,蓋以戒殺與之為戾耳。(《雞肋編中》)

      由此知明教徒信奉其教規律至嚴,歷唐宋二代數百年仍無改其教旨也。所記館谷黨人,用恤貧難,與明教戒慳之旨合。朔望出錢燒香,有類于今日黨社之社費。魔王為摩尼化身,魔翁魔母則又明教之明父善母也。至所云度人之說,則顯與明教戒殺之旨忤。前所引《九姓回鶻可汗》碑:“薰血異俗,化為茹飯之鄉,宰殺邦家,變為勸善之國?!笨勺C也。按北魏時有大乘教,主殺人,殺一人者為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為十住苔薩,《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八》:

      延昌四年(515)六月,“魏冀州沙門法慶惑眾以妖幻,與渤海人李歸伯作亂,推法慶為主。法慶以歸伯為十住菩薩平魔軍司定漢王。自號大乘。(《魏書》法慶以殺一人者為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為十住菩薩)又合狂藥,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復相識,唯以殺害為事……所在毀寺舍,斬僧尼,燒經像,云新佛出世,除去眾魔?!?/strong>

      則秘密宗教中原有度人一派邪教,莊季裕為宋紹興時人,身經方臘、余五婆之起事,或者爾時教禁方嚴,教外人不明底蘊,誤信官方指摘之文告,遂筆之于書也。至明教徒之組織及背景,則紹興四年(1134)五月,起居舍人王居正曾備述之,居正奏:

      伏見兩浙州縣有吃菜事魔之俗。方臘以前,法禁尚寬,而事魔之俗猶未至于甚熾。方臘之后,法禁愈嚴,而事魔之俗愈不可勝禁……臣聞事魔者,每鄉每村有一二桀黠,謂之魔頭,盡錄其鄉村姓氏名字,相與詛盟為魔之黨。凡事魔者不肉食。而一家有事,同黨之人皆出力以相賑恤。蓋不肉食則費省,費省故易足。同黨則相親,相親故親恤而事易濟。臣以為此先王導其民使相親相友相助之意。而甘淡薄,務節儉,有古淳樸之風。今民之師帥,既不能以是為政,乃為魔頭者竊取以蠱惑其黨,使皆歸德于其魔,于是從而附益之以邪僻害教之說。民愚無知,謂吾從魔之言,事魔之道而食易足,事易濟也,故以魔頭之說為皆可信而爭趨歸之。此所以法禁愈嚴而愈不可勝禁。(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六》)

      明教互助合作之精神,淳樸節儉之生活,雖其抨擊者亦贊嘆言之。然在朝廷行之則為王道,在民間倡之則為叛逆。究之法禁愈嚴而明教之傳播愈廣,朝廷既不能以是為政,而又深嫉仁政之出于民間,懼移鼎社。于是從而壓制之,強民之就苛政。不聽則以兵力剿平之,血流漂杵而明教之傳播如故。此讀史論今者之不能不深致慨也。佛徒嫉明教最甚,然于其戒律之恪守,則亦嘆美無貶辭?!夺岄T正統·斥偽志·序》:

      原其濫觴,亦別無他法,但以不茹葷酒為尚。其渠魁者鼓動流俗,以香為信,規其利養,晝寢夜興,無所不至。陰相交結,稱善友。一旦郡邑少隙,則狠者憑愚以作亂,自取誅戮,方臘、呂昂之輩嘯聚者是也。其說亦稱不立文字,嘗曰:天下禪人但傳盧行者十二部假禪,若吾徒者即是真禪耳。乃云菩提子,達摩,心地種,透靈臺,即其語也。人或質之,則曰不容聲也。果容聲則吾父母妻子兄弟先得矣?;蛴袉栄?,終何【戶斤】歸?則曰不升天,不入地,不成佛,不涉余途,直過之也。以此自陷,亦以陷人。此所謂事魔妖教也。如此魔教愚民皆樂為之。其徒以不殺不飲不葷辛為至嚴,沙門有行為不謹,反遭其譏,出家守法,可不自勉。(《佛祖統紀卷三九》引)

      則在南宋后期,明教且合于禪宗,自以為真禪矣。上文引《摩尼教殘經》有明使種十二明王寶樹之說,與菩提子達摩栽之禪宗傳說極近似,宋儒多引禪宗以講學,明教則遂與之合矣。

      六 明教之傳播下

      明教在北宋末南宋前期,流行于淮南、兩浙、江東、江西、福建諸地,深入農村。農民入其教者,一因素食節用而食足;一因結黨互助而事濟,向之受官吏地主壓迫剝削者,均得藉入教而得蔭庇。信仰既深,蟠結愈固,在平時安居樂業,固皆良民,一旦政府誅求過甚,揭竿而起,立成勁旅,成為農民暴動農民革命之核心力量。

      宋代明教徒所領導之暴動,恰與其傳教地域合,前仆后起,歷久勿衰。其著者如北宋徽宋宣和二年(1120)方臘、呂師囊起于睦州、臺州(方勺《泊宅編》,《宋史·童貫傳附方臘傳》)。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王念經(宗石)起于信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二—三六》)。紹興三年(1133)余五婆起事于衢州(同上《卷六三》,莊季?!峨u肋編中》)。十年東陽縣“魔賊”起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八》)。十四年俞一起事于涇縣(同上《卷一五一》),二十年信州貴溪“魔賊”起事(同上《卷一七六》)。理宗紹定六年(1233)陳三槍、張魔王據松梓山,出沒江西、廣東,跨三路數州六十砦。(《宋史卷四一九·陳韡傳》)

      方臘之起事,以紅巾為識,《泊宅編》記:

      臘自號圣公,改元永樂。置偏裨將,以巾色飾為別,自紅巾而上凡六等。無甲胄,惟以鬼神詭秘事相扇。

      余五婆之起事,其徒亦衣赭服,《雞肋編中》:

      (紹興)三年,偶邑人以私怨告眾事魔,有白馬洞繆羅者殺保正,怒其乞取。其弟四六輒衣赭服,傳宣喧動,乃遣官兵往捕,一方被害。

      明教徒以明使為白佛,故其徒白衣白冠。至宋南渡前后,又有尚紅色紫色之新風氣。洪邁所記三山明教徒為首者紫帽寬袗,及方臘余五婆之紅巾赭服是也。此種變化,或與祆教佛教有關,以明教原系雜糅祆教佛教而成,祆教之火神色尚紅,而佛教凈土宗之阿彌陀佛又屬紅色之故也。白蓮社奉阿彌陀佛,明教與白蓮社之混合或早在北宋已開其端,故明教徒黨又以紅色為其舉事之標識也(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國考》,頁七三)。方臘之起事,其徒又佩明鏡,樓鑰《跋先大父(異)徽猷閣直學士誥》,記其祖樓異守處州日,方臘徒黨以舟師進犯情形:

      少隨侍處州。聞其來處也,止以數舟載百余人,絳帛帕首,帶鏡于上,日光照耀,自龍泉山間,亂鳴鉦鼓,順流而下。(《攻愧集卷七三》)

      各地起義行動雖均被政府軍所鎮壓,然明教之流行固自若也。且其勢力更進而滲入軍伍。李心傳記:

      紹興十五年(1145)二月庚辰,上曰:“聞軍士亦有吃菜者,此曹多素食,則俸給有余,恐驕怠之心易生,可諭諸統兵官嚴行禁飭?!保ā督ㄑ滓詠硐的暌浘硪晃迦罚?/strong>

      軍士吃菜,事至尋常,何至勞皇帝注意?因素食而俸給有余,正應獎勵之不暇,何至嚴行禁飭?蓋此吃菜實加入明教之別名,而又不欲顯言其為明教,懼失軍心,故隱約言之耳。越十一年而有朝紳吃菜之獄,則朝野士大夫亦有皈依明教者矣。李心傳又記:

      紹興二十三年(1153)十月庚申,大府寺丞兼權刑部員外郎史祺孫令吏部差監臨江軍新涂縣酒稅。時武臣孫士道等習幻怪之術,而朝士或與之游。祺孫至執弟子禮。大理正石邦哲、謝邦彥皆從之。侍御史魏師遜奏祺孫傷俗敗教。上曰:“士大夫學先王之道,乃從妄人習妖怪之術,以欺愚惑眾,若不罷斥,無以戒后人。”乃有是命。時士道已系獄,于是邦哲、邦彥皆坐免官。(同上《卷一六五》)

      此記朝官史祺孫、石邦哲、謝邦彥從孫士道執弟子禮,習妖怪之術,傷俗敗教。曰妄人,曰妖術,究不知其何教何術,記錄不明。越三年邦哲、邦彥再被論罷,始知前后二貶,皆與明教有關,案中諸人皆明教徒也:

      紹興二十六年四月己卯,左朝請郎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謝邦彥、大理寺丞石邦哲、右通直郎提舉兩浙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司馬倬,并罷。先是平江土居右朝散郎曹云召邦彥倬于其家,與之蔬食。侍御史湯鵬舉論云平江大儈,以賣卜為業,交結士大夫,遂得一官。邦彥、邦哲頃與妖人交游,論列放罷,因鐘世明薦于魏良臣,復得起用,尚不知自新。倬與王會、曹云為死黨。今又赴云吃菜之會,聞坐間設出山佛相,邦衰為師,云為弟子,事實怪誕,臣安得不論。乃并罷之,仍移云郴州居住。(同上《卷一七三》)

      至寧宗時,沈繼祖彈朱熹,亦加以吃菜事魔之罪,葉紹翁記:

      慶元三年(1197)春二月癸丑,省劄:“臣竊見朝奉大夫秘閣修撰提舉鴻慶宮朱熹……剽張載程頤之余論,寓以吃菜事魔之妖術,以簧鼓后進,收召四方無行義之徒,以益其黨伍,相與飧粗食淡,衣褒帶博……潛形匿影,如鬼如魅?!保ā端某娐劇ざ〖罚?/strong>

      朱熹居山中,食惟脫粟飯(《宋史卷三九四·胡纮傳》),其克苦節約類明教徒。其所言理欲二元論又與明教之二宗說,明與暗,善與惡之斗爭近。故當時抨擊道學者,持以為中傷之柄。道學遭禁,朝廷欲驅斥儒者,則指為道學。明教久已遭禁,時人欲中傷異己,亦指為吃菜或事魔。林栗論熹,太常博士葉適獨上《封事》辯之曰:

      近忽創為道學之目,鄭丙唱之,陳賈和之,居要路者密相付授,見士大夫有稍務潔修,粗能操守,輒以道學之名歸之,殆如吃菜事魔影跡犯敗之類。(《宋史卷三九四·林栗傳》)

      由此可知慶元黨禁正密時,明教所處之地位,以及明教與道學之關系。當時政府對明教之禁令極嚴,《宋會要·刑法門》記《紹興敕》:

      吃菜事魔,或夜聚曉散,傳習妖教者絞;從者配三千里;婦人千里編管。托幻變術者減一等,皆配千里;婦人五百里編管。情涉不順者絞。以上不以赦降原減。情重者奏裁。非傳習妖教,流三千里。許人捕至死。財產備賞,有余沒官。其本非徒侶而被誑誘,不曾傳授他人者減二等。

      明教徒因再改名稱,或與他教合,以逃避法律制裁。溫、臺等處或名白衣禮佛會及假天兵號迎神會,千百成群,夜聚曉散(《宋會要稿·刑法二上》,頁一一一)。寧宗開禧三年(1207)李謙任臺州守,著戒事魔詩十首,刻石傳布,以勸郡人(《嘉定赤城志卷三七·風土門》)。至嘉定二年(1209)江、浙、閩等地有所謂“道民”、“白衣道者”、“女道”,看經念佛,燒香燃燈,私置庵寮,混雜男女,亦明教也(《宋會要稿·刑法二下》,頁一二〇、一三二、一三六)。降至元代,亦被禁斥,《元史·刑法志》:

      諸以白衣善友為名,聚眾結社者,禁之。

      然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有祀摩尼佛之草庵,元代所建也,至萬歷時猶存。(何喬遠《閩書七·方域志》)

      七 彌勒佛、白蓮社與明教

      秘密宗教之傳播,因受統治階級壓迫故,最易與其他秘密會社結合,如江河之赴海,匯為一體。明教在會昌禁斷后,已合于佛,已混于道,又與出自佛教之大乘教、三階教合。至北宋末又與出自佛教凈土宗之白蓮社合,與出自佛教凈土宗之彌勒佛教合。(或更前,今未能定。)至元末遂有紅軍之全面起義。

      彌勒教與白蓮社,其源均出于佛教凈土宗。我國凈士之教大別有二:一彌勒凈土,奉彌勒佛;二阿彌陀凈土,奉阿彌陀佛。彌勒(Maitna-ya)受記于釋迦,留住為世間決疑。佛教徒又相傳“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覺”(《增一阿含第四十二品八難品八大人念經》)。佛薄伽梵(Buddha Bhagavat)滅度后八百年、勝軍王都有阿羅漢名難提蜜多羅(Nandimitra)在般涅槃前預言:人壽七萬歲時,十六阿羅漢既護法藏畢,造窣堵波(Stupa)贊嘆已,至窣堵波金地之中,入般涅槃,釋迦牟尼正法遂滅:

      次后彌勒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間時,瞻部洲(Jambudirpa)廣博嚴凈,無諸荊棘,溪谷堆阜,平正潤澤,金沙覆地,處處皆有清池茂林,名華瑞草,及眾寶聚,更相輝映,甚可愛樂。人皆慈心,修行十善,以修善故,壽命長遠,豐樂安穩。士女殷稠,城邑鄰次,雞飛相及。所營農稼,一營七獲,自然成實,不須耘耨。(《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注記》)

      瞻部洲佛教徒以之指中國。南北朝初葉時已流傳佛教已入末法時代之說,三階教徒尤持此說甚力(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頁八一七,《三階教之發生》)。佛涅槃后,世界立入苦境,一切惡趣,次第顯現。至彌勒現世后,則立成極樂世界,廣博嚴凈,豐樂安穩。此與明教之二宗說,明暗斗爭,善惡斗爭之說比,恰相吻合,則二教之混合,實非偶然也。彌勒經典之誃譯盛于兩晉,禮拜信仰,無間僧俗。南北朝時佛教造像最多者為彌勒及阿彌陀佛。晉釋道安(112-185)與其徒八人于彌勒前立誓,往生兜率(慧皎《高僧傳·道安傳》)。至梁傅大士自稱為彌勒降生,濟度群生。梁武帝迎之入都,上殿講論,侍以殊禮(道宣《續高僧傳·感通門》)。至隋煬帝時遂有自稱彌勒佛,入宮為亂者,《隋書·煬帝紀》:

      大業六年(610)春正月癸亥朔旦,有盜數十人,皆素冠練衣,焚香持華,自稱彌勒佛,入自建國門,監門者皆稽首。既而奪衛士仗,將為亂,齊王暕遇而斬之。于是都下大索,與相連坐者千余家。

      《隋書·五行志》:

      大業“九年,帝在高陽。唐縣人宋子賢善為幻術,每夜樓上有光明,能變作佛形,自稱彌勒出世。又懸大鏡于堂上,紙素上畫為蛇為獸及人形。有人來禮謁者,輒側其鏡,遣觀來生形象?;蛴骋娂埳仙咝危淤t輒告云:‘此罪業也,當更禮念?!至疃Y謁,乃轉人形示之。遠近惑信,日數百千人。遂潛謀作亂,將為無遮佛會,因舉兵,欲襲擊乘輿。事泄,鷹揚郎將以兵捕之,夜至其所,達其所居,但見火坑,兵不敢進。郎將曰:‘此地素無坑,此妖妄耳。及進,無復火矣?!烨軘刂⒆潼h與千余家。其后復有桑門向海明于扶風自稱彌勒佛出世,潛謀逆亂,人有歸心者輒獲吉夢。由是人皆惑之,三輔之士翕然稱為大圣,因舉兵反,眾至數萬,官軍擊破之?!保ā端鍟ぞ矶罚?/strong>

      奉彌勒佛者皆素冠練衣,知彌勒佛亦當衣白。先是隋初已有白衣天子之謠,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一》:

      開皇(581—600)初,太原童謠云:“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東海?!币嘣瓢滓绿熳印9仕逯骱惴滓?,每向江都,擬于東海。

      或即奉彌勒佛者所造作宣傳,為后來舉事準備,故越二十余年而有建國門之事也。至唐玄宗開元三年(715)十一月十七日遂下敕禁斷,敕云:

      比有白衣長發,假托彌勒下生,因為妖訛,廣集徒侶,釋解禪觀,妄說災祥?;騽e作小經,詐云佛說。或輒畜弟子,號為和尚。多不婚娶,?;箝傞?,觸類實繁,蠹政為甚。(《唐大詔令集卷一一三》)

      事在明教遭禁之前十七年。由上引數事知彌勒和尚白冠練衣,與明教徒之白衣白冠同,亦焚香,亦說災祥,亦有小經,亦集徒侶,與后起之明教蓋無不相類。至唐末河西一帶“白衣為主”之謠又甚盛,敦煌本《手決》備記其事。后來張承奉自號為金山白衣天子,即欲應此讖也。至北宋仁宗慶歷七年(1047)貝州(今河北清河)宣毅軍小校王則又倡彌勒出世,殺官吏據城起事,《宋史》記:

      恩(貝州)冀俗妖幻,相與習《五龍》、《滴淚》等經,及圖讖諸書,言釋迦佛衰,彌勒佛當持世。初則去涿,母與之訣別,刺福字于其背以為記。妖人因妄傳字隱起,爭信事之……亟以七年冬至叛……僭號東平郡王……建國曰安陽,榜所居門曰中京,居室廄庫,皆立名號。改年曰得圣,以十二月為正月……旗幟號令,率以佛為稱。(《卷二九二·明鎬傳》,李攸《宋朝事實卷一六》)

      《五龍經》、《滴淚經》即唐開元敕所云小經。小經者對佛教彌勒凈土經典言,或即明教之《五耒子曲》、《佛說啼哭經》,或宋法令所指不根經文?!段羼缱忧?、《佛說啼哭經》原屬彌勒小經,以二教合流,故遂指為明教經典也。

      白蓮社源出于佛教之阿彌陀凈土宗,其歷史可遠溯至東晉廬山慧遠之蓮社,其所崇禮者為阿彌陀佛,主念佛修行,其最后之歸宿為西方凈土。慧遠尊信彌陀,于晉安帝元興元年(402)與同志百二十三人于阿彌陀像前,建齋立誓,期生凈土(《高僧傳·慧遠傳》)。云生無量壽國,寶幢為之前導,金蓮為之受質(《宋戒珠凈土往生傳序》)。或云彌陀佛國以蓮花九品次第接人(宋道誠《釋民要覽卷一》)。阿彌陀佛色紅,明教初起已含有祆教教義,祅教大神色尚紅。彌陀凈土宗為隋唐以來之顯教,則明教遭禁后,混入顯教以托庇,亦意中事也。宋寧宗開禧時李謙所著《戒事魔詩十首》,其一云:

      金針引透白蓮池,此語欺人亦自欺。何似田桑家五畝,雞豚犬豕勿違時。(《嘉定赤城志卷三七》)

      西方凈土白蓮池為白蓮教徒所憧憬之往生地,詩勸民勿信明教而涉及白蓮池,則明教之久已合于白蓮社可知?!斗鹱娼y紀》于卷末述事魔邪黨摩尼、白蓮、白云三派下,注引《釋門正統》:

      良渚曰:“此三者皆假名佛教以誑愚俗,猶五行之有冷氣也。今摩尼尚扇于三山,而白蓮、白云處處有習之者。大抵不事葷酒故易于裕足,而不殺物命,故近于為善。愚民無知,皆樂趨之,故其黨不勸而自盛。甚至第宅姬女,為魔女所誘,入其眾中,以修懺念彌佛為名,而實通奸穢,有識士夫,宜加禁止?!?/strong>

      由此知三派佛教徒并斥為事魔邪黨。不事葷酒,不殺物命,修懺念佛,均托于佛教,則三派之混合已久可知。至元代對宗教采放任政策,白蓮社亦得公開傳教。元成宗時(1295—1307)并曾特降旨許其受政府保護。其教徒并建有寺院,有報恩堂、清應堂、復一堂諸祠宇,以都掌教為首領(《元典章卷三三·禮部六·白蓮教》)。武宗至大元年(1308)五月丙子,下詔禁白蓮社,毀其祠宇,以其人還隸民籍(《元史卷二二·武宗紀》)。英宗至治二年(1322)又下詔禁白蓮佛事(《元史卷二八·英宗紀》)。自此白蓮社遂成秘密團體,不能公開活動。

      八 彌勒降生,明王出世

      白蓮社遭禁后十七年,民間又流行“彌勒降生”之傳說,《元史》記:

      泰定二年(1325)六月,“息州民趙丑廝、郭菩薩妖言彌勒佛當有天下,有司以聞。命宗正府刑部樞密院御史臺及河南行省官雜鞫之?!保ā毒矶拧ぬ┒ǖ奂o》)

      后趙丑廝、郭菩薩均被殺(《新元史卷一九·泰定帝紀》)。息州今河南息縣。十二年后棒胡又以彌勒為號召,起事于信陽?!对贰酚洠?/p>

      至元三年(1337)二月,“棒胡反于汝寧信陽州。棒胡本陳州人,名閏兒,以燒香惑眾,妄造妖言,作亂,破歸德府鹿邑,焚陳州,屯營于杏岡。命河南行省左丞慶童領兵討之……己丑汝寧獻所獲棒胡彌勒佛小旗、偽宣敕并紫金印、量天尺?!保ā毒砣拧ろ樀奂o》)

      信陽今河南信陽。棒胡為陳州人,蓋即后梁貞明時明教徒母乙、董乙之鄉里。二次起事前后相距四百余年,在同一地區,此中亦不無線案可尋也。同年朱光卿等起事于廣東,自拜其徒為定光佛:

      正月癸卯,廣州增城縣民朱光卿反,其黨石昆山、鐘大明率眾從之,偽稱大金國,改元赤符。命指揮狗札里江西行省左丞沙的討之……四月……己亥惠州歸善縣民聶秀卿、譚景山等造軍器,拜戴甲為定光佛,與朱光卿相結為亂。命江西行省左丞沙的捕之。(同上)

      次年四月袁州(今江西宜春)民周子旺起義。據《明太祖實錄卷八》:

      庚子(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戊午……初袁州慈化寺僧彭瑩玉以妖術惑眾,其徒周子旺因聚眾欲作亂。事覺,元江西行省發兵捕誅子旺等?,撚褡咧粱次髂涿窦?,捕不獲。既而麻城人鄒普勝復以其術鼓妖言,謂彌勒佛下生,當為世主,遂起兵為亂。以(徐)壽輝相貌異眾,乃推以為主,舉紅巾為號?!?/strong>

      彭瑩玉為袁州僧,贛、饒、信一帶蓋南宋初明教徒屢次發難之根據地也?,撚駷槲飨导t軍之組織者及領導者,初命周子旺舉事失敗,亡命十數年,卒得鄒普勝、徐壽輝等為徒侶,擁之起事。時人記蘄黃紅軍,多屬之彭和尚,如葉子奇云:

      至正壬辰癸巳(1352—1353)間,浙江潮不波,其時彭和尚以妖術為亂,陷饒、信、杭、徽等州。未幾克復,又為張九四(士誠)所據。浙西不復再為元有(《草木子卷三·克謹篇》)。

      明陸深《平胡錄》亦云:

      先是瀏陽人彭和尚名翼,號妖彭,能為偈頌,勸人念彌勒佛號,遇夜燃火炬名香,念偈禮拜。愚民信之,其徒遂眾。

      彭翼即彭瑩玉?,撚袼婆e領袖徐壽輝以至正十一年(1351)稱帝于蘄水,建天完國。至正二十年(1360)為其下陳友諒所殺。友諒因壽輝之基業建漢國。壽輝之別將明玉珍先率兵入蜀,聞天完亡,不肯臣友諒,遂于至正二十三年稱帝于成都,建國號夏,下令盡去釋老二教,止奉彌勒(黃標《平夏錄》)。漢夏后均為東系紅軍朱元璋所滅。

      與彭瑩玉同時活動于河南北一帶者為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山童敗死,其子林兒稱小明王,建國號宋,建元龍鳳。林兒立十二年為其下朱元璋所殺。元璋因小明王之基業,削平群雄,建大明帝國?!对肪硭氖ろ樀奂o》:

      初欒城人韓山童祖父以白蓮會燒香惑眾,謫徙廣平永平縣。至山童倡言天下大亂,彌勒佛下生,河南及江淮愚民皆翕然信之。(劉)福通與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郁、王顯忠、韓咬兒復鼓妖言,謂山童實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主。福通等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為亂。事覺,縣官捕之急,福通遂反,山童就擒。其妻楊氏其子韓林兒逃之武安。

      “時天下承平已久,法度寬縱,貪富不均,多樂從亂,不旬日眾殆數萬人”(《草木子卷三·克謹篇》)。時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也。起事時以紅巾為號,故號紅軍。以燒香禮彌勒佛,又號香軍(權衡《庚申外史》)。林兒父子又倡“明王出世”之說,明代官書如《元史》及《明實錄》多諱言之,清人修《明史》亦不之及。惟明代私家著述有涉及者,如高岱《鴻猷錄》:

      山童自其祖父以白蓮會燒香惑眾,至山童倡言:天下當大亂,彌勒佛下生,明王出世。河南江淮之人翕然信之。(《卷七·宋事始末》)

      何喬遠《名山藏》:

      小明王韓林兒者,徐人群盜韓山童子。自其祖父為白蓮會惑眾,眾多從之。元末山童倡言:天下亂,彌勒佛下生,明王出。江淮之人騷然皆動。黃河南徙,元用賈魯鑿求禹故道。山童陰作石人一眼,當道埋之,鐫其背曰石人一眼,天下四反。河下掘得相驚詫。于是穎人劉福通與其黨杜遵道、盛文郁、羅文素等告眾曰:山童宋徽宗八世孫也,當帝天下。我劉光世后,合輔之。聚眾三千人于白鹿莊,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約起兵,兵用紅巾為志。(《卷四三·天因記》)

      以“彌勒降生”與“明王出世”并舉,明其即以彌勒當明王。山童唱明王出世之說,事敗死,其子繼稱小明王,則山童生時之必以明王或大明王自稱可決也。此為韓氏父子及其徒眾胥屬明教徒,或至少孱入明教成分之確證。韓氏父子自號大小明王出世,另一系統據蜀之明玉珍初不姓明,亦改姓為明以實之。朱元璋承大小明王之后,因亦建國曰大明。至明人修《元史》以韓氏父子為白蓮教世家,而不及其“明王出世”之說。試證以元末明初人之記載,如徐勉《保越錄》、權衡《庚申外史》、葉士奇《草木子》、劉辰《國初事跡》諸書,記韓氏父子及其教徒事(包括明太祖在內)均稱為紅軍,為紅巾,為紅寇,為香軍。言其特征,則燒香,誦偈,奉彌勒。無一言其為白蓮教者。則知《元史》所記,蓋明初史官之飾辭,欲為明太祖諱,為明之國號諱,蓋彰彰明甚矣。

      韓山童起事后,同年(至正十一年)八月蕭縣李二及老彭、趙君用亦起義,陷徐州。李二號芝麻李,亦以燒香聚眾起事。(《元史卷四二·順帝紀》)時彭瑩玉一系已起事于蘄黃,亦以紅巾為號。與韓林兒一系成東西呼應之局面,皆稱紅軍。除此二大系之紅軍外,時又有南鎖紅軍、北鎖紅軍,權衡《庚申外史》云:

      至正十一年五月,潁川紅軍起,號為香軍,蓋以燒香禮彌勒佛得名也。其始出趙州欒城韓學究家。已而河東襄陜之民翕然從之。故荊漢許汝山東豐沛,以及兩淮紅軍皆起應之。起潁上者推杜遵道為首,陷朱皋,據倉粟,從者數十萬,陷汝寧光息信陽;起蘄黃者,宗彭瑩玉和尚,推徐真逸(壽輝)為首,陷德安沔陽武昌江陵江西諸郡;起湘漢者,推布三王孟海馬號南鎖紅軍,奄有均房襄陽荊門歸峽;起豐沛者,推芝麻李為首,亦奄有徐州近縣,及宿州五河虹縣豐沛靈璧,西并安豐濠泗。

      九 明太祖與紅軍

      明太祖曾為僧,為明教徒,為紅軍小卒,超擢以至為大將,封公封王,終至于殺其所嘗臣事之宋主,代之而建新朝。中間其諸將且曾一度欲奉小明王,以諸將皆濠泗豐沛子弟,夙受彭瑩玉之教化,且多為宋主部曲,天完漢降將,其人又皆明教徒也。終為新進之浙東儒生地主劉基、宋濂、葉琛、章溢等所阻。儒生斥佛為異端,且基輩均與小明王父子無淵源,又皆浙東巨室豪紳,遵封建禮法,重保守傳統,相率團結土著,捍地方,衛家業,與紅軍異趣;自成一系統,利用明太祖之雄厚軍力,擁之建新朝,以保持千年來傳統之秩序習慣與巨室豪紳之特殊利益:遂與出自明教紅軍之諸將,成地主與農民、儒生與武將相持之局,贊助明太祖以陰謀殺小明王,自為領袖。明太祖亦利用巨室豪紳之護持、儒術之粉飾,建帝王之業。自樹勢力,終于取宋而代之。第以其部曲多紅軍,為籠絡宋主舊部、徐陳降將,為迎合民心,均不能放棄“明王出世”之說。建大明為國號,一以示其承小明王而起,一以宣示“明王”已出世,使后來者無所借口。儒生輩所樂于討論者:則以“明”義為光明,分之則為日月,禮有祀“大明”、“朝日”、“夕月”之文;千余年來“大明”日月均列為正祀,無論列為郊祭或特祭,均為歷朝所重視;且新朝自南方建國,與歷史上之以北定南者異勢;以陰陽五行之說,則南方為火,為祝融,北方屬水,為玄冥;元建都于北平,起自更北之蒙古,以火克水,以明制暗,斯又漢以來儒生所津津喜道者:故亦力贊以明為國號。一從明教教義,一從儒家經說,并行不悖,人自以為如其所計度。凡此皆明人所諱言,明官書所不載,今據明初記載及太祖自述,以年分列太祖與紅軍之關系,以實吾說?!睹魇贰ぬ姹炯o》:

      至正四年(1344)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

      是太祖生于元天歷元年(1328)也。先是至元三年(1337)棒胡起義于信陽,太祖時年十歲。次年周子旺起義于袁州,彭瑩玉亡命淮西傳教,太祖時年十一歲?!都o》又言:至正四年“入皇覺寺為僧,逾月游食合肥……凡歷光、固、汝、潁諸州,三年復還寺?!惫狻⒐獭⑷?、潁諸州為紅軍杜遵道之根據地,亦即彭瑩玉所曾布教之區域,太祖之接受明教教義,當為此三年內事。

      至正八年(1348),太祖年二十一歲。

      復還皇覺寺。《御制皇陵碑》:“一浮云乎三載,年方二十而疆。時乃長淮盜起,民生攘攘。于是思親之心昭著,日遙盻乎家邦。已而既歸,乃復業于覺皇?!?/p>

      至正十一年(1351),太祖二十四歲。

      五月劉福通、徐壽輝東西二系紅軍兵起。

      至正十二年(1352),太祖二十五歲。

      二月定遠人郭子興與其黨孫德崖等起兵濠州。子興燒香聚眾,稱亳州節制元帥(《明史卷一·太祖紀》,俞本《皇明紀事錄》)?!队苹柿瓯罚骸白》饺d,而又雄者跳梁,起自汝、潁,次及鳳陽之南廂。未幾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號令彰彰。友人寄書,云及趨降。既憂且懼,無可籌詳。旁有覺者,將欲聲揚。當此之際,逼迫而無已,試與知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斃,亦奮臂而相戕。’知者為我畫計,且默禱以陰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詳?神乃陰陰乎有警,其氣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則不吉,將就兇而不妨。”《皇朝本紀》:“天下兵亂,過寺,寺焚僧散。將曉,上歸祝伽藍,以珓卜吉兇……時神意必從雄而后已,因是固守所居。未旬日友人以書從亂離中來,略言從雄大意,覽畢即焚之。又旬日有人告旁有知書來者,意在覺其事,上心知之。復三日,斯人果至,與語觀其辭色未見相,復禮待而歸。復幾旬日,又有來告,先欲覺知事者今云不忍,欲令他人來加害,乞幽察以從告。上深思之,以四境逼迫,訛言蜂起,乃決意從諸雄。”(參看沈節甫《紀錄匯編》本《御制紀夢》及《天潢玉牒》)

      閏三月甲戌朔入濠州,《御制紀夢》:“以壬辰閏三月初一日至城門,守者不由分訴,執而欲斬之,良久得釋?!薄队苹柿瓯罚骸凹雌疒吔刀匠牵瑤妆粺o知而創,少頃獲釋,身體安康。從愚朝暮,日日戎行?!薄白优d收為步卒,入伍既兩月余為親兵,終歲如之?!保ā队萍o夢》)

      至正十三年(1353),太祖二十六歲。

      以功升鎮撫。(《明史卷一·太祖紀》)

      宋龍鳳元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太祖二十八歲。

      “三月郭子興卒。時劉福通迎立韓山童子林兒于亳(號小明王),國號宋,建元龍鳳?!毕谧优d子天敘為都元帥,子興部將張天佑為右副元帥,太祖為左副元帥(同上,參《皇朝本紀》)?!澳擞闷淠晏栆粤钴娭?。”(同上)

      九月都元帥郭天敘、右副元帥張天佑戰死,太祖獨任元帥府事。(《皇明紀事錄》)

      宋龍鳳二年(元至正十六年,1356),太祖二十九歲。

      三月亳都升太祖為樞密院同簽,以帥府都事李士元為經歷。尋升太祖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以故元帥郭天敘弟天爵為右丞。經歷李士元改名善長,為左右司郎中,以下諸將皆升元帥。(同上)

      宋龍鳳四年(元至正十八年,1358),太祖三十一歲。

      “五月宋將劉福通破汴梁,迎(宋帝)韓林兒都之?!笔绿孀詫⒖随闹?,改為寧越府?!氨俜蹲媲?、葉儀、許元等十三人,分直講經史?!保ā睹魇肪硪弧ぬ婕o》)于寧越置中書分省,于省門建二旒大黃旗,上書:“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毕陆叶疲骸熬盘烊赵麻_黃道,宋國江山復寶圖?!保ā痘拭骷o事錄》)

      宋龍鳳五年(元至正十九年,1359),太祖三十二歲。

      “五月升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同上)?!鞍嗽略旌碧緝簭豌炅海▌ⅲ└Mㄒ粤謨海ㄋ蔚郏┩吮0藏S(今安徽壽縣)?!保ā睹魇肪硪弧ぬ婕o》)

      宋龍鳳六年(元至正二十年,1360),太祖三十三歲。

      三月戊子征劉基、朱濂、章溢、葉琛至。(同上)

      宋龍鳳七年(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太祖三十四歲。

      正月封吳國公。(《皇明紀事錄》)

      宋龍鳳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太祖三十六歲。

      二月張士誠將“呂珍破安豐,殺劉福通。三月辛丑,太祖自將救安豐,珍敗走,以(宋帝)韓林兒歸滁州”(《明史卷一·太祖紀》)。“十四日制贈太祖曾祖父三代為司空、司徒、太尉等官?!保ㄥX謙益《國初群雄事略》引《龍鳳事跡》)

      宋龍鳳十年(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太祖三十七歲。

      宋帝在滁州。

      春正月丙寅朔,李善良等率群臣勸進……乃即吳王位,建百官。(《明史卷一·太祖紀》)

      初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后,遙奉之。歲首中書省設御座行禮,(劉)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為?”因見太祖陳天命所在。

      宋龍鳳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太祖三十八歲。

      宋帝在滁州。

      冬十月戊戌,下令討張士誠。(《明史卷一·太祖紀》)

      宋龍鳳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太祖三十九歲。

      宋帝在滁州。

      五月二十一日太祖以檄數張士誠罪狀:“皇帝圣旨,吳王令旨:近睹有元之末,王居深宮,臣操威福,官以賄成,罪以情免,憲臺舉親而劾仇,有司差貧而優富。廟堂不以為憂,方添冗官,又改鈔法,役數千萬民,湮塞黃河,死者枕藉于道,哀苦聲聞于天。致使愚民,誤中妖術,不解偈言之妄誕,誤信彌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蘇其苦,聚為燒香之黨,根據汝潁,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兇謀遂逞,焚蕩城郭,殺戮士夫,荼毒生靈,無端萬狀。元以天下錢糧兵馬大勢而討之,略無功效,愈見猖獗,終不能濟世安民。是以有志之士,旁觀熟慮,乘勢而起,或假元氏為名,或托香軍為號,或以孤軍獨立,皆欲自為。由是天下土崩瓦解。余本濠縣之民,初列行伍,漸至提兵,灼見妖言不能成事,又度胡運難與立功,遂引兵渡江……龍鳳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保▍菍挕镀絽卿洝?,祝允明《九朝野史卷一》)

      十二月遣廖永忠沉宋帝小明王韓林兒于瓜步,宋亡。(朱權《通鑒博論》,錢謙益《太祖實錄辨證》)

      宋龍鳳十三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太祖四十歲。

      大明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太祖四十一歲。

      春正月乙亥……(太祖)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明,建元洪武。(《明史卷二·太祖紀》)

      十 大明帝國與明教

      太祖因明教建國,故以明為國號。然“明王出世”、“彌勒降生”均含有革命意義,明暗對文,互為消長,而終克于明。彌勒則有三十次入世之說。使此說此教仍繼續流傳,則后來者人人可自命為明王,為彌勒,取明而代之,如明太祖之于宋小明王。以此明太祖雖以紅軍小卒起事,自龍鳳十二年以后即諱言其為紅軍支系。于討張士誠檄中,且深斥彌勒之傳說,以為妄誕,以為妖言,而于“明王出世”之說則不及只字。此蓋受劉基、宋濂等反紅軍系儒生地主之勸說,隱去舊跡,為建新朝地步也。越一年而建國。洪武元年四月甲子幸汴梁,閏七月丁未還南京,因李善長之請,詔禁白蓮社及明尊教。王世貞撰《李善長傳》:

      高帝幸汴還……又請禁淫祀白蓮社明尊教白云巫覡,扶鸞禱圣書符咒水邪術。詔可。(《名卿績紀卷三》)

      遂著于律?!睹髀墒弧ざY一》:

      凡師巫假降邪神,書符咒水,扶鸞禱圣,自號端公太保師婆,及妄稱彌勒佛、白蓮社、明尊教、白云宗等會,一應左道亂正之術,或隱藏圖像,燒香集眾,夜聚曉散,佯修善事,扇惑人民,為首者絞,為從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原注:西方彌勒佛、遠公白蓮社、牟尼明尊教、釋氏白云宗是四樣。

      牟尼即摩尼,明尊教即明教也,說見前文。

      時溫州仍有大明教流行。熊鼎以洪武元年任浙江按察司僉事,分部臺溫(《明史卷二八九·熊鼎傳》)。以大明教名犯國號禁絕之,宋濂《故岐寧衛經歷熊府君墓銘》:

      洪武改元……溫有邪師曰大明教,造飾殿堂甚侈,民之無業者咸歸之。君以其瞽俗眩世,且名犯國號,奏毀之,官沒其產,而驅其眾為農。(《芝園續集卷四》)

      泉州晉江縣華表山亦有明教徒所立之摩尼庵,因郁新楊隆請得不毀。何喬遠《閩書卷七·方域志》:

      華表山山背之麓有草庵,元時物也,祀摩尼佛。摩尼佛名末摩尼光佛,蘇鄰國人,又一佛也,號具智大明使……會昌中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祿法師者,來入福唐,授侶三山,游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至道中,懷安士人李廷裕得佛像于京城卜肆,鬻以五十千錢,而瑞相遂傳閩中。真宗朝,閩士人林世長取其經以進,授守福州文學。

      皇朝太祖定天下,以三教范民,又嫌其教名上逼國號,擯其徒,毀其宮。戶部尚書郁新禮部尚書楊隆奏留之。

      溫泉之明教均相繼以“教名上逼國號”被禁斷。溫之明教自后遂不見于記載。閩則易名為師氏法,亦式微矣。何氏又記:

      今民間習其術者,行符咒,名師氏法,不甚顯云。

      政府對明教之壓迫雖嚴,而明教徒仍數數起事。洪武永樂間陜西田九成自稱后明皇帝,改元龍鳳,帝號與年號均直承小明王。其黨則稱彌勒佛四天王等?!睹鞒勺鎸嶄浘砹濉罚?/p>

      永樂七年(1409)七月戊戌,“妖賊王金剛奴伏誅。金剛奴陜西階州人,自洪武初聚眾作耗,稱三元帥,往來劫掠,而于沔縣西黑山天池平等處潛住,常以佛法惑眾。后又與沔縣賊首邵福等作耗。其黨田九成者僭號后明皇帝,改元龍鳳。高福興稱彌勒佛,金剛奴稱四天王,前后攻破屯塞,殺死官軍。會長興侯耿秉文引兵剿捕,余黨悉散。惟金剛奴與賊仇占兒等未獲,仍逃聚黑山天池平,時出劫掠。至是潛還本州,為官軍所擒,械送京師伏誅。”

      永樂四年(1406)蘄州有白蓮社之獄?!睹鞒勺鎸嶄浘硭氖濉罚?/p>

      九月丙子,“湖廣蘄州廣濟縣妖僧守座聚男女立白蓮社,毀形斷指,假神扇惑。事覺,官捕誅之?!?/strong>

      田九成起事于西北,即紅軍入西北者之余黨,至蘄州則彭瑩玉、徐壽輝起事之地也。至永樂七年復有李法良之起事,《明成祖實錄卷六十六》:

      九月“幸未,誅叛賊李法良。法良江西人,行彌勒教,流入湘潭,聚眾為亂。”

      江西又宋代明教之重要傳教區也。至十六年又有劉化自稱彌勒佛?!睹鞒勺鎸嶄浘硪话僖皇罚?/p>

      十六年五月辛亥,“順天府昌平縣民劉化以謀叛伏誅。化初名僧保,畏避從軍,逃匿保定府新城縣民家,衣道人服,自稱彌勒佛下世,當主天下,演說《應劫五公》諸經,鼓誘愚民百四十余人,皆信從之。已而真定容城山西洪洞等縣人民皆受戒約,遂相聚為亂。事聞,悉捕誅之。”

      永樂以后,類似之暴動史不絕書,姑舉其著者數事,如宣宗朝轉輪王出世之獄。《明宣宗實錄卷六十一》:

      宣德五年(1430)正月戊申,“山東文登縣執妖僧明本法鐘等解京師。明本等皆棲霞縣大平寺僧,以化緣至成山衛,依百戶朱勝。因涂改舊領敕諭度牒,為妖言惑眾,詐稱轉輪王出世,作偽詔記湧安年號,遣法鐘持詣文登,誘惑愚民??h官執之以聞,而成山衛亦執勝等械至京……付錦衣衛窮治之?!?/strong>

      英宗朝“七佛祖師”之暴動?!睹饔⒆趯嶄浘硎罚?/p>

      宣德十年(1435)十二月己亥,“妖賊張普祥伏誅。普祥真定衛軍,以妖書惑眾,潛居井陘縣,自號七佛祖師,遣其黨往河南山東山西直隸等處度人,約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奪諸城。其黨李名顯等百余人入磁州城,焚千戶所,官軍攻敗之。普祥挈家屬竄伏柏鄉縣,遞運大使魏景原引官軍至其黨張林家土洞內獲之,械送京師。上命廷臣鞫實誅之?!?/strong>

      憲宗朝貴州有“明王”之起事,托稱為明玉珍后裔,《明史》記:

      成化十一年(1475),總兵官李震奏:烏羅苗人石全州妄稱元末明氏子孫,僭稱明王,糾眾于執銀等處作亂,鄰洞多應之。因調官軍往剿,石全州已就擒,而諸苗攻劫未已,命鎮巡官設策撫捕,未幾平。(《卷三一六·貴州土司傳·銅仁》)

      至嘉靖時李福達自稱彌勒佛,與武定侯郭勛交通,至起大獄。(詳《明史》、《明史紀事本末》、《世廟識余錄》)天啟二年(1622)有山東白蓮教徒王好賢、徐鴻儒之起事。(《明史卷二五七·趙彥傳》,《明史紀事本末》)溯其源流,又皆明教之余響也。

      1940年12月25日于昆明東郊蘿莎坡唐祠

      《清華學報》十三卷一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她曾力壓王菲、驚艷春晚,卻因投資失敗成窮光蛋,如今老到認不出

      她曾力壓王菲、驚艷春晚,卻因投資失敗成窮光蛋,如今老到認不出

      仙味少女心
      2025-11-06 17:07:24
      表弟買了一套毛坯房,出差1年回去時發現房子竟然已經裝修完

      表弟買了一套毛坯房,出差1年回去時發現房子竟然已經裝修完

      小秋情感說
      2025-11-06 14:27:17
      作為紋身師,接觸過很多美女,總有美女喜歡在奇怪的部位紋身……

      作為紋身師,接觸過很多美女,總有美女喜歡在奇怪的部位紋身……

      極品小牛肉
      2024-09-30 16:40:04
      人民幣在朝鮮的購買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平壤女售貨員的手在發抖

      人民幣在朝鮮的購買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平壤女售貨員的手在發抖

      史閣
      2025-10-10 10:54:33
      防住了正版杜蘭特又如何?火箭還有個自己培養的低配版杜蘭特呢?

      防住了正版杜蘭特又如何?火箭還有個自己培養的低配版杜蘭特呢?

      稻谷與小麥
      2025-11-07 00:36:44
      正廳級段海,進京履新

      正廳級段海,進京履新

      魯中晨報
      2025-11-06 18:15:03
      陽光電源7個月漲超4倍,創始人曹仁賢身價突破1300億

      陽光電源7個月漲超4倍,創始人曹仁賢身價突破1300億

      達摩財經
      2025-11-06 21:49:58
      不要對固態電池有太多幻想

      不要對固態電池有太多幻想

      星海情報局
      2025-11-04 14:15:59
      成吉思汗蒙古大軍常年征戰,生理需求怎么解決?方法讓人難以啟齒

      成吉思汗蒙古大軍常年征戰,生理需求怎么解決?方法讓人難以啟齒

      牛牛叨史
      2025-11-06 15:45:54
      中方正式發出通知,一分不差地按時履行承諾,狠狠打了美方一巴掌

      中方正式發出通知,一分不差地按時履行承諾,狠狠打了美方一巴掌

      小影的娛樂
      2025-11-07 05:32:02
      副院長和眼科醫生為愛鼓掌17分鐘,背后還有更大的瓜,官方回應

      副院長和眼科醫生為愛鼓掌17分鐘,背后還有更大的瓜,官方回應

      溫柔看世界
      2025-11-06 17:09:27
      “奪冠后不傲慢,而要再次證明自己”

      “奪冠后不傲慢,而要再次證明自己”

      南方都市報
      2025-11-07 07:04:11
      “有仇必還”!告別陳偉霆,攜手百億繼承人,家世顯赫無人能敵

      “有仇必還”!告別陳偉霆,攜手百億繼承人,家世顯赫無人能敵

      可樂談情感
      2025-11-06 12:56:31
      我比小貝更帥!C羅:我更完美,他除了臉之外很普通

      我比小貝更帥!C羅:我更完美,他除了臉之外很普通

      奧拜爾
      2025-11-06 23:23:29
      就在今天!11月7號,中國跳水傳來陳芋汐、掌敏潔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7號,中國跳水傳來陳芋汐、掌敏潔新消息

      皮皮觀天下
      2025-11-07 04:43:20
      古二節目被扒!給小S做飯,閃躲林志玲,老實人撕碎了王家衛濾鏡

      古二節目被扒!給小S做飯,閃躲林志玲,老實人撕碎了王家衛濾鏡

      藝能八卦局
      2025-11-07 05:02:43
      古二成功毀掉王家衛,《繁花》電影版流產,導演生涯基本結束

      古二成功毀掉王家衛,《繁花》電影版流產,導演生涯基本結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快速補充能量,哈蘭德曬自己賽后吃烤羊排照片

      快速補充能量,哈蘭德曬自己賽后吃烤羊排照片

      懂球帝
      2025-11-06 16:14:25
      學醫后才知道,保護心血管最好的運動,不是慢跑快走,而是這個

      學醫后才知道,保護心血管最好的運動,不是慢跑快走,而是這個

      普陀動物世界
      2025-11-04 08:27:58
      北京通報:耿建光、劉占杰被開除黨籍

      北京通報:耿建光、劉占杰被開除黨籍

      魯中晨報
      2025-11-06 21:47:02
      2025-11-07 07:51:00
      方待夜半聽君語 incentive-icons
      方待夜半聽君語
      文旅記行
      1617文章數 49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一鍵投誠"APP在臺灣引熱議 臺當局破防

      頭條要聞

      "一鍵投誠"APP在臺灣引熱議 臺當局破防

      體育要聞

      送走兩位全明星,公牛成了東部第一

      娛樂要聞

      “黑料纏身”的白百何 誰給她的勇氣?

      財經要聞

      南銀法巴加速發展背后:資金饑渴癥待解

      科技要聞

      小鵬機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鵬發一鏡到底視頻

      汽車要聞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來參加新車發布了?

      態度原創

      游戲
      時尚
      旅游
      親子
      數碼

      夢幻西游風少逆天預判助寶哥團隊拿狀元,歐皇鑒定130頭連出極品

      大衣別這么穿,顯黑又顯胖!

      旅游要聞

      首周末五千人次打卡拉動鄉村消費

      親子要聞

      讓寶寶少咳嗽、讓孩子晚近視、為罕見病早行動 進博展商交出兒童健康民生答卷

      數碼要聞

      蘋果Apple TV全新開場動畫幕后:相機結合玻璃Logo實拍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 亚洲一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qingse中文字幕久久|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久久久久久久一线毛片|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99| 青草国产超碰人人添人人碱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 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色播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中方县| 亚洲熟女国产熟女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福利一二三专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精品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av | 丁香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蜜臀|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中文字幕|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精品午夜福利短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痴女| 日韩一区在线中文字幕| 综合色天天久久|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国产女人喷潮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熟女亚洲av| 国产精品中文av专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卡通动漫| 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精华液| 日韩高清免费一码二码三码| 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