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1日,一群人播放莊嚴佛經,將上千只貓趕入水庫溺死。
岸上他們神情圣潔,稱這是"積德行善",但知情人曝出這只是"慈悲生意"的一環。
為何慈悲成了生意?誰在收割社會善意?
編輯:726
慈悲生意的黑暗內幕
冰冷的水面上漂著一具又一具貓咪的尸體,有的還保持著拼命劃水的姿勢,爪子僵硬地張開著。
這一幕發生在廣東清遠的迎咀水庫,而制造這場悲劇的人,卻是一群自稱是"善人"的人。
視頻顯示,約三分之一的貓,在慌亂中掙扎著墜入水庫,它們四肢拼命劃動,最終被冰冷的水吞噬。

諷刺的是,在一聲聲凄厲的貓叫中,摻雜著放生人士循環播放的《大悲咒》。
更讓人心寒的是,這事根本不是第一次,2023年起這個團伙就開始活動,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大規模"放生"。
有知情人曝出內幕,這些貓在放生前就被抽干了血賣錢,一袋貓血在黑市上能賣八百元。
![]()
原來背后藏著一條黑色產業鏈,他們先在網上發布貓咪受重傷的虛假照片,騙取愛心人士的捐款。
接著以佛教功德為名義,收取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高額參與費,等到貓咪不幸死亡后,又宣稱救援失敗。
就這樣,他們反復利用同一批貓咪進行三次斂財操作,整個過程讓旁觀者感到既荒謬又心寒。
![]()
這種行為確實違反法律,水庫是用來提供飲用水的源頭,把動物尸體丟進去會污染水質,這已經觸犯《水污染防治法》。
正規的流浪貓救助機構,比如北京領養日和廣州CatsCare,都會給貓咪做絕育手術并尋找領養家庭。
而那些自稱放生團體的人,從沒看到他們送養過任何一只貓,他們的賬號也因被舉報而封禁,但搜索"觀音救度"或"功德回向"這類關鍵詞,仍能看到類似賬號在暗中活動。
![]()
商業模式的魔鬼設計
這不是愚善,這是一門精心設計的"慈悲生意",有著完整的商業模式和運作機制。
他們聲稱自己是虔誠的佛教徒,每次放生都會用視頻記錄"功德",這次放生的貓咪是從集中養殖點或貓肉車上"解救"而來。
花費了三萬多元,但他們不只放貓,鹿、鴨子、蟾蜍都曾是他們"放生"的對象,甚至還放生過12000多斤的蚯蚓到土地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們在山頂放生海魚。
在正常陸地放生駱駝,請問這是放生,還是以最折磨的方式加速殺生?
![]()
截止目前,該團伙在網絡上發布的"放生"視頻已高達800多個,從23年就開始放生。
不知道在這數百次"表演"中,究竟有多少無辜的生命,因為他們的無知和自大,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如果真的心懷善念,真正想"積德行善",大可以去干旱地區植樹造林,可以助學扶貧,可他們偏偏選擇這種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的"無腦放生",不得不讓人懷疑他們費盡心力。
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這種行為,難道背后隱藏著更見不得光的目的?
![]()
這套玩法,堪稱"一魚三吃",把愛心人士和虔誠信徒拿捏得死死的。
第一步,叫"救助",他們打著"野外救助","高速攔車"的名義,從各種渠道弄來大量的貓。
他們拍攝感人的視頻,博取同情,從社會上的愛寵人士那里,募集到第一筆資金。
![]()
第二步,叫"放生",他們轉身聯系上那些渴望通過"行善"獲得心靈慰藉的信徒。
他們組織盛大的"放生活動",按人頭,或者按動物數量,收取高昂的"放生費"。
你以為的"功德",其實是他們口袋里的收入,上千只貓,就是上千份"功德商品"。
![]()
第三步,叫"二次救助",當這些被"放生"的動物在野外陷入絕境,引發社會關注后。
他們搖身一變,又成了"救援英雄",他們再次組織募捐,呼吁社會提供物資和金錢。
對他們親手制造的災難進行"緊急救援",救助是他們,殺生是他們,最后再來救援的還是他們。
他們完美地制造了問題,然后又完美地提供了"解決方案",生命在他們手里,成了循環套利的工具。
![]()
社會信任的致命危機
這種"慈悲生意"造成的危害遠不止動物死亡那么簡單,它正在摧毀我們社會的信任體系。
迎咀水庫是重要的水體資源,動物尸體是天然的病原體攜帶者,上百具貓咪的尸體在水中腐爛。
必然會對水質造成嚴重的污染,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虐待動物,這是赤裸裸的危害公共安全。
![]()
更可怕的是,那些僥幸沒有掉進水里的貓,命運也好不到哪里去,它們被遺棄在缺乏食物和遮蔽的荒山。
這些大多是家貓或流浪貓,早已失去了野外捕食的能力,把它們扔在這里,無異于從"快速處決"換成了"緩慢餓死"。
而且這些貓很多都有病,它們長期擠在籠子里,沒打過疫苗,身上全是病菌,一旦死在水里,尸體腐爛以后會污染水源,這可是飲用水啊,幾十萬人要喝的水。
![]()
家貓根本沒有野外生存能力,它們不會抓老鼠,不會找食物,也不會躲避天敵。
扔到野外,要么餓死,要么被其他動物吃掉,運氣好活下來的,也會變成生態殺手。
貓是肉食動物,它們會捕殺鳥類和其他小動物,據悉2023年水庫放生以后,有網友稱水庫周邊的鳥明顯少了。
![]()
以前能看到白鷺、野鴨,如今幾乎看不到了,環保部門的人說,這樣的放生對生態環境破壞特別大。
環保部門的權威報告顯示,類似放生事件在全國范圍內年增長率超過120%,已經成為一個系統性的社會問題。
清華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指出:"這是典型的信任異化現象,當最神圣的慈悲被明碼標價,整個社會的道德基礎都會動搖。"
![]()
偽慈善事件導致公眾慈善捐款下降了30%,許多人因為擔心被騙而放棄行善,這才是最大的社會危害。
當"行善"可以被明碼標價,當"功德"可以被批量生產,當"慈悲"成了牟利的工具。
這才是對這個社會,最大的"投毒",它毒害的不是水源,而是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信任。
![]()
重建善意的堅固防線
面對這種新型的"慈悲生意",我們必須構建防治結合的長效機制,不能讓社會善意繼續被收割。
目前警方已正式介入,對該放生團伙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的資金來源、組織架構以及真實動機。
都將在法律的審視下無所遁形,江蘇之前就有類似的案子,有人在水庫里放生了幾千條魚,結果魚死了污染了水質,最后法院判他賠償生態修復費五萬八千塊,而且這些人的行為還涉嫌詐騙。
![]()
他們打著救貓的旗號募捐,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多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清遠市公安局龍塘鎮派出所的人說,他們接到報警以后馬上趕到了現場,通過監控已經鎖定了幾個嫌疑人,正在追查。
同時水庫管理所也表示,他們會加強管理,在水庫周圍加了圍網,增加了巡邏人員。
水庫后山那條小路也封了,不讓外人進來,環保部門和水利局也都去了現場。
他們說要徹底檢測水質,看看到底有沒有被污染,如果有問題,會立刻停止供水。
![]()
多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規范放生行為的指導意見》即將發布,將為治理類似問題提供法律依據。
專家建議建立慈善活動透明化平臺,讓每一筆善款的去向都能被追蹤,從制度上杜絕"慈悲生意"的生存空間。
至于那些還活著的貓,當地正在組織人手去救,有好心人說愿意出錢幫忙,還有人說可以領養幾只。
![]()
但問題是,貓跑到山里去了,想抓回來太難了,而且貓受到的驚嚇太大,看到人就跑。
可能很多貓最后還是會死在山里,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打擊犯罪,更是重建整個社會的信任體系。
真正的善良不是表演,而是對生命、對社會真正的負責,這需要我們每個人的理性和警惕。
![]()
結語
慈悲生意是對社會信任的系統性攻擊,必須從根源上治理。
重建社會信任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每個人的理性和警惕。
真正的善良不是表演,而是對生命、對社會真正的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