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農歷九月十九日,是佛教紀念觀世音菩薩出家的節日,觀音出家日(九月十九)與誕生日(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并稱三大觀音紀念日,佛教寺院于此日舉行誦經、放生等法會儀式。 該節日起源于觀世音菩薩化身妙善公主的傳說,據載其因拒婚獻手眼救父被佛祖賜千手千眼。明天農歷九月十九日,別忘“吃二樣,做一事”習俗,安康順遂家幸福!
![]()
一、吃二樣
農歷九月十九日觀音出家日的飲食傳統以素食為主,既體現佛教慈悲為懷的教義,也蘊含民間對吉祥福澤的祈愿。無論是寺院齋宴還是家庭素餐,其本質都是對觀音菩薩慈悲精神的敬仰,以及對平安、福澤的祈愿。
1、吃生菜
南方多地在觀音出家日必吃生菜,因其諧音 “生財”,象征財源廣進、人財兩旺。生菜常以清炒、蠔油涼拌或包飯團的形式呈現,既應景,又符合秋季清熱潤燥的養生需求。廣東人家會選擇帶根須的生菜,用紅繩扎成小捆供奉或食用,取 “生根發財” 之意。
![]()
食材:生菜、胡蘿卜、黃瓜、綠豆芽、雞蛋、生抽、醋、蒜末、小米辣、白芝麻
![]()
做法:1、綠豆芽焯水煮熟,生菜焯水,雞蛋煎成雞蛋絲,將雞蛋液直接攤平然后切成絲,黃瓜和胡蘿卜都切成絲。2、蒜末+小米辣+白芝麻+生抽2勺+醋1勺+清水小半碗調成料汁。3、用生菜把胡蘿卜、黃瓜、雞蛋絲、綠豆芽都包起來,一個個擺放后之后,把料汁澆上去,完成。或者蘸料吃都行,清脆爽口,超級入味。既保留了食物本身的營養和味道,還好吃不胖熱量低。
![]()
2、吃豆腐
豆腐諧音 “都福”“兜福”,寓意福氣匯聚、生活圓滿。其潔白柔軟的特質也象征清凈無染的修行之心,是寺院齋飯和民間素宴的主角。傳統做法包括香煎豆腐、菌菇燉豆腐等,廣東佛山南海地區還會用雕花模具將豆腐壓成蓮花紋,增添神圣感。
![]()
食材:嫩豆腐、洋蔥、蒜末、蘿卜干、蠔油、蒸魚豉油、雞粉、鹽
![]()
做法:1、豆腐先放盤中,表面改刀花,先從左邊豎切0.5厘米左右的厚度,底部不要切透,每切開一片,讓它順勢貼著盤邊,快到中間時,換右邊開始切,最后再橫切,淋醬汁會更入味,盤里有多余的水可以倒掉。2、洋蔥片、蘿卜干、蒜都切小碎粒。3、油熱后,倒入切好的三種配料、半勺蠔油,攪拌均勻,小火稍微變色,煎出香味,即可。4、碗里2勺蒸魚豉油、少許的鹽、雞粉、趁熱倒入煎炒香的配料,攪拌均勻。5、把調好的醬汁均勻的淋在豆腐上,水開上鍋,大火蒸5分鐘,就可以了。
![]()
二、做一事:祭拜觀音菩薩
農歷九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的出家日或涅槃成佛之日。據傳說,觀音菩薩在這一天出家修行,最終修成正果,坐上了蓮臺。也有一些說法認為這一天是她涅槃成佛的日子,因此也被稱為觀音佛誕日。這一天,寺廟里香煙繚繞,信徒們虔誠地祈福,念誦觀音菩薩的名號,向觀音菩薩祈福,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表達對觀音菩薩的崇敬和信仰,這種信仰不僅僅是一種宗教信仰,更是一種文化傳統和精神寄托。
![]()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