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萬高鐵這事兒鬧得挺大,又被扒出來說累計虧了3.5億美元,很多人直呼這是賠本買賣,簡直要給它判死刑了。項目從2015年競標開始,到2023年10月通車運營,中間經歷了各種波折,現在運營兩年了,數據一出,輿論炸鍋。
印尼那邊運營公司KCIC報出的數字顯示,2024年全年虧了差不多2.53億美元,換成印尼盾就是4.19萬億,2025年上半年又虧了1.63萬億盾,約1億美元,加起來正好3.5億刀。
這數字一曝光,網上到處是吐槽,說這高鐵修得花里胡哨,結果天天在虧錢,印尼國企PSBI背負的債務都快成定時炸彈了。印尼國鐵KAI的頭頭都公開說,這項目是個金融隱患,票賣得少,運營成本高,還得還貸款利息,壓力山大。
![]()
雅萬高鐵全長142公里,連接雅加達和萬隆,本來是想縮短兩地通勤時間,從原來的3小時多壓縮到40多分鐘。票價定在25萬印尼盾左右,換成美元16刀,對比當地大巴只要7刀,很多人覺得貴,坐的人不多。載客率剛開始低迷,平均才17%左右,現在慢慢爬到更高,但還是沒達到預期。
![]()
2025年第三季度,商務客流從年初的12%漲到23%,周末旅游客也多了65%,整體載客率在穩步上升。開通兩年,累計發送旅客超1200萬,單日最高2.67萬,這數據聽起來還行,但收入跟不上支出。
運營公司KCIC的負債到2025年上半年已經膨脹到18.93萬億盾,利息負擔重,年化利率在5.5%左右,比當初日方方案的0.78%高不少。光還利息就夠嗆,加上折舊和維護,現金流吃緊。印尼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的研究說,合資公司2024年虧2.8億刀,2025上半年1.07億,數據跟其他報道對得上。
![]()
這項目當初怎么啟動的?2015年競標,中方報價55億刀,承諾2020年完工;日方60億,預計2023年。印尼選了中方,結果延期到2023年,預算從55億漲到73億,超支18億。這超支部分大多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貸的,利率3.4%到5.5%,總貸款51億刀。
建設中遇上地質復雜、征地拆遷難、疫情影響,成本自然水漲船高。印尼投資部長羅桑在2025年10月說,已經跟中方談債務重組,目標是年底前敲定。
印尼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的執行長魯斯蘭尼也表態,這項目是一帶一路的一部分,談判很重要,但印尼財政部長普爾巴亞強調,債務不能用國家預算還,得靠運營方自己想辦法。
合資公司KCIC中,印尼PSBI持股60%,中方40%,所以虧損印尼方扛得更多,KAI作為PSBI大股東,2025上半年虧了9.51萬億盾,比2024全年2.23萬億還少點,但整體負擔不輕。
![]()
很多人說這高鐵是賠本買賣,確實短期看是坑。印尼人均月收入才360美元,16刀的票價對普通人來說咬牙才舍得,很多人還是選大巴或開車。雅加達交通擁堵有名,經濟損失每年上百億刀,高鐵本該緩解,但客流沒爆棚。
網上有分析說,票價不變的話,日均列車得增加4倍才能平衡,但現在62列都上座率堪憂。印尼貿易部長祖爾基弗利甚至說,高鐵債務是教訓,得警惕。一些報告指出,如果算上中方未公開的虧損,總額更高。
亞太地區的其他高鐵項目也有類似問題,比如老撾的中老鐵路,運營后也面臨客流不足,債務重壓。
3.5億虧損是事實,但不是全貌。經濟增速是關鍵,印尼2025年預計4.7-5%,收入漲,需求跟上,虧損會收窄。項目帶動就業、產業升級,公共效益在積累。給它時間,等印尼經濟再上臺階,客流爆棚,說不定那些罵賠本的,會轉頭說幸好修了。
基建價值,不光賬本數字,還得算長遠賬。印尼和中國合作繼續,新能源工廠擴張,就業增,高鐵會成紐帶。短期坑,長遠看有機會翻盤,就看怎么運營和經濟走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