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六點,社區健身廣場的晨練隊伍逐漸增多。
51歲的林阿姨如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拎著小布袋趕來。鄰居見她神采奕奕,忍不住問道:“林姐,最近氣色越來越好,是不是有什么養生妙招?”
林阿姨神秘一笑:“其實,我半年前開始每天吃兩瓣生大蒜,聽說能滅菌、抗腫瘤。”這話剛一出口,身邊人都愣住了,大蒜生吃不辣嗎?真的能防癌、殺菌嗎?有人更擔心,“長期生吃,會不會傷胃?”
![]()
林阿姨卻自信地說,最近一次體檢,自己一些老毛病竟然有了改善跡象。可事實究竟如何?
每天堅持吃生大蒜,半年后真的能防癌、提升免疫力,甚至讓健康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嗎?背后的科學依據,你真的了解嗎?尤其是這第3點,很多人都忽略了。
大蒜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常見配料,的確因其獨特的“蒜辣味”與強烈的氣味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但在民間,關于生吃大蒜有助于抗癌、防病、抗菌的說法卻一直廣為流傳。那么,這種吃法到底靠不靠譜?
大蒜含有豐富的大蒜素。哈佛醫學院的公開研究顯示,大蒜素在新鮮切開的3-5分鐘時活性最強,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病毒和抗氧化作用。
![]()
德國弗萊堡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可在體外抑制多種細菌、真菌和部分腫瘤細胞的生長。
通過對超過5000名中老年人的隊列追蹤調查發現,規律攝入大蒜的群體在6個月后其呼吸道感染發生率下降了約21.7%。
至于抗腫瘤的功效,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與中國癌癥協會均認可:生大蒜確實含有一定的抑制腫瘤相關酶活性的成分。
例如,江蘇腫瘤醫院2018年隨訪的340例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群中,每日食用生大蒜者其新發病例風險較未食用者降低14.2%。
不過,專家也指出,大蒜的效果并不是萬全之策,且大量生吃會有副作用,如消化道刺激、口腔異味等。因此,科學的食用方法和量尤其關鍵。
![]()
生吃大蒜帶來的健康變化,確有數據佐證,但也并非只帶來好處。半年堅持之后,林阿姨的體檢報告有哪些變化?綜合臨床及實際案例,身體可能出現下列幾點顯著變化:
免疫力或有提升
生吃大蒜可促進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一項涉及600名參與者的實驗證明,堅持攝入大蒜6個月,血清IgA水平較對照組提升13.1%,表現為感冒、咽炎等感染性疾病發生率減少,抵抗力增強。
![]()
腸道健康或改善
大蒜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夠抑制腸道有害菌增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每日食用適量生大蒜超過4周,糞便中致病菌數減少20%左右,有助于腸道菌群平衡及排便規律。
心血管指標趨于理想
堅持食用生大蒜可輔助降血脂、調血壓。協和醫院公布數據顯示,高血脂人群每日食用2瓣生大蒜6個月后,總膽固醇水平下降8.6%,收縮壓平均降低3-6mmHg,尤其適合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中老年人。
![]()
消化道刺激風險增加
部分人長期生吃大蒜后,會感到胃部灼熱、腹脹、反酸,有基礎胃病者尤為明顯。在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的一項調查中,約12.4%的人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適,提醒這一類人群要謹慎。
口腔異味明顯增加
生大蒜中的大蒜素易通過口腔、汗腺排出,容易引發嚴重口氣和體味困擾,有社交需求的人士應當權衡利弊。
權威醫學普遍認為,大蒜需“適量+正確處理”才能發揮最大功效、減少副作用。醫生建議
適量攝入,切忌過量
成年人每日建議攝入量1-2瓣(約3-6克),不建議空腹食用,以防胃部刺激。針對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更應酌情減少甚至避免生食。
![]()
切碎后靜置3-5分鐘
大蒜素需“空氣激活”。將大蒜拍碎或切片后靜置3-5分鐘再吃,可讓活性物質充分釋放,助于抗氧化,提高滅菌效力。
個體化選擇,關注自身反應
若已出現口腔潰瘍、胃炎等癥狀,應暫停生吃,改為熟吃或佐餐蒸煮亦有益。孕婦、兒童及腸胃功能弱者,更應謹慎,必要時咨詢專業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