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1日,河南濮陽柳下屯村,一場精心設計的宴會正在舉行。高樹勛將軍的軍部會議室里,笑聲朗朗,談笑風生。叛將石友三全然不知,這是他人生最后的時刻。
當勤務兵進來報告“太太有請軍長”時,高樹勛知道暗號已到,借故離席。幾分鐘后,四名衛兵沖進會議室,將正在寫書法的石友三捆了起來。
“反了!你們反了!我是總司令……”石友三的呼喊聲漸漸遠去。當夜,他被活埋在黃河岸邊,結束了他反復無常的一生。
01 “活閻王”的崛起
石友三,1891年生于吉林長春一個貧苦家庭。年少時便投入北洋陸軍當兵謀生。因為他作戰勇敢,很能帶兵,頗得馮玉祥的賞識。
![]()
石友三帶兵在前線作戰時經常是手執馬鞭,冒著彈矢,在各連陣地上督戰,以激勵士兵勇敢作戰。
1920年,馮玉祥率部在陜西省興平縣與陜西督軍陳樹藩的部隊作戰,濮陽村陣地久攻不下。馮玉祥調石友三的第二營上陣。
石友三當即從各連挑選40人,親自給每個奮勇隊員的荷包里放進3塊大洋,然后率領他們沖鋒,一舉攻克了濮陽村。
然而,與一般軍閥一樣,石友三也是個嗜殺的屠夫。他任第八混成旅旅長駐扎包頭時,聽信當地地主、士紳、富商的誣告,在包頭不到半年就枉殺了500多個佃戶、長工、苦力夫役。
為此,當地人都喚石友三為“活閻王”。
02 “倒戈將軍”的背叛之路
石友三在舊軍隊中隨著官職的升遷,實力的膨脹,逐漸獨樹一幟,成為軍事集團的首領。在長期的軍閥混戰中,他朝秦暮楚,反復無常,以 “倒戈將軍” 的旗號而聞名于世。
他的人生哲學是“有奶就是娘”,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可以干。
![]()
1926年,直奉系軍閥聯合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閻錫山也在張作霖的誘使下出兵雁北。而為馮玉祥一手所提拔起來的石友三,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竟在暗中與晉軍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協議。
后來,石友三干脆率部投降了閻錫山。
在石友三的職業生涯中,他三次叛馮,后來又投蔣反蔣,投張反張。他先后多次投靠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日本人和中國共產黨,而后又相繼背叛。
03 荒誕不堪的私生活
私生活方面,石友三更是好色成性。他先后強娶五房姨太太,行軍打仗時,更是強令女兵陪睡。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敢將矛頭指向宋美齡。
![]()
剛投靠日軍時,石友三為了討日軍歡心,揚言要抓到宋美齡,作為禮物送給日軍。石友三玩弄女兵的事路人皆知,宋美齡若是落在他手中,豈能保全。
蔣介石得知此事后,氣得破口痛罵,令軍統間諜暗殺石友三。第一殺手陳恭澍差點成功,卻因廚子搗亂而暗殺失敗。
04 與高樹勛的恩怨情仇
石友三與高樹勛都是馮玉祥的愛將,兩人還結為義兄弟。然而兩人的性格與志向卻有天壤之別,并因此最終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1940年,石友三在冀南戰斗中遭到八路軍的毀滅性打擊,遂轉而投靠日軍。他在開封與日本駐軍司令佐佐木簽訂互不侵犯協議,并準備在聯合消滅八路軍后向日軍投降。
![]()
石友三的結義兄弟、部下高樹勛不愿做漢奸,遂密謀暗殺石友三。
高樹勛與臧元駿、畢載奕等人聯名向衛立煌報告扣石的經過,很快便收到衛立煌回電:命令將石友三就地正法。
05 黃河邊上的終結
石友三被活埋后,他的弟弟石友信聽到消息從北平趕回,氣勢洶洶地聲言要興師問罪,并要聯合日軍解決高部。
畢載奕指令他的隨從副官,伺機殺死石友信。就在石友信大罵高樹勛,發誓要為其兄報仇的時候,畢載奕的副官趁他不注意從旁開槍將其擊斃。
![]()
而高樹勛此后則走上了另一條道路。1945年10月30日,他率國民黨一個軍和一個縱隊在邯鄲內戰前線起義加入人民陣營。
1946年高樹勛加入中國共產黨,逝世后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一對曾經的結義兄弟,一個落得個活埋黃河邊的悲涼下場,一個安葬在八寶山,差距實在懸殊。
高樹勛起義后曾感慨道:“石友三之死,是他自己背叛民族、背叛國家、背叛做人的基本準則的必然下場。” 而他自己,因堅持民族大義,最終得以善終,安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歷史總是以最公正的方式記錄每個人的功過是非。石友三用他的一生演繹了什么是毫無底線的背叛,而高樹勛則證明了,在民族大義面前,任何人都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