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伴侶隨口說了句:“這個你都不知道?”你瞬間被點燃,激烈反擊。事后你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會反應這么大?
約好吃飯,伴侶卻因突發情況遲到半小時。你逐漸焦灼,從“TA怎么回事”到“我果然不重要”,等TA趕到時,你已經淚流滿面;
某次爭執中,伴侶的音量稍有提高,你就開始心跳加速、渾身發抖,只想馬上逃離現場,仿佛面對的不是愛人,而是什么洪水猛獸……
這不是你“作”或“情緒化”,而是——你可能經歷了一場“情緒閃回”。
當下的場景、某句話或某個動作,觸發了你過去未處理的情緒創傷,讓你瞬間“回到”那個受傷的時刻,用過去的情緒應對當下的問題。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
一個藏在許多親密關系沖突背后的“隱形殺手”——情緒閃回。
![]()
過去的痛苦是會“穿越”的
情緒閃回,簡單來說就是,當下發生的事件,莫名觸發你想起過去某個痛苦經歷,然后整個人被拽入那個無助、痛苦的時刻,又一次體驗到創傷。
它帶來的情緒又急又猛,遠超事件本身的實際嚴重程度。
情緒閃回的出現,并非偶然。它的根源往往藏在我們的成長經歷里:
a. 原生家庭的未完成事件
如果小時候經常被忽視、被否定,或成長環境總是動蕩,這些未被及時安撫、消解的情緒就會被壓抑在潛意識里,當類似的情境發生,就會激活童年時的恐懼和委屈。
![]()
比如,小時候總被父母拿來和其他孩子比較的人,長大后可能會因為伴侶對其他異性的夸獎而瞬間爆發情緒;
童年時被父母忽視、遺忘過,就可能會在伴侶忘記回復時,很快聯想到會被背叛、被拋棄……
b. 過往親密關系的創傷殘留
除了原生家庭,過往失敗的親密關系也可能成為情緒閃回的誘因。
如果曾經歷過被出軌、被冷暴力或被拋棄,這些痛苦的記憶就會形成一種防御。
當新伴侶出現疑似的行為,大腦就會立刻發出危險信號,讓你進入到“戰或逃”模式。
比如,上一段感情被冷暴力而分手的人,就可能會在新的感情里,因為伴侶暫時沒回消息,就陷入“TA不愛我了”的恐慌,甚至主動分手來“保護自己”。
看似“過度敏感”,本質上是“被困在了過去”。
讓你無法就事論事地處理當下的矛盾,而是動用全部的身心能量,去對抗一個來自過去的“幽靈”。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中,明明都還能保持理智和穩定。
怎么一到親密關系里,就那么容易“失控”呢?
首先,在其他關系里,我們會戴上“成人”的面具,用理性和社交禮儀來保護自己;
但在親密關系中,我們會不自覺地放下防備,展現出最真實、也最脆弱的一面。
再者,親密關系,是我們成年后重建的、最接近早期親子關系的情感聯結。
在潛意識里,伴侶常常會“繼承”我們對于父母的情感投射。
比如,我們可能會對伴侶有“無條件愛我”的期待,就像小時候對父母的渴望一樣。
而這些渴望,往往就是過去的痛苦或創傷的來源。
![]()
簡單來說,親密關系之所以成為情緒閃回的重災區,就是因為它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最早期的創傷。
一旦當下的情境和過去的創傷有一點相似,那種痛苦、無助的情緒就會“穿越”回來,讓我們變成過去那個沒被好好對待的小孩。
![]()
情緒閃回,
正在偷走你們的親密
在親密關系中,情緒閃回就像一個隱秘的小偷。
在你毫無察覺時,偷走你的理性,偷走愛人的理解,最終,偷走你們之間的信任與親密。
它會:
1、讓你陷入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
情緒閃回出現時,我們極容易被負面情緒裹挾,一次次把“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沒有人會在乎我”等不良信念強化。
這種自我否定會讓我們變得敏感多疑,不敢完全信任伴侶,也無法坦然接受TA的愛。
久而久之,我們會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主動推開伴侶,陷入“越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的惡性循環。
2、讓伴侶感到無形的情感壓力
情緒閃回常常來得突然又粗暴,這很容易讓伴侶感到困惑和委屈。
TA無法理解,自己簡單一句話或一個舉動,怎么就引發了你如此激烈的反應。
不斷安撫你的情緒卻始終無法緩解,長此以往,TA會疲憊不堪,最終因倍感無力而退縮。
3、讓關系出現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閡
情緒閃回引發的爭吵,往往偏離了問題本身。
你們爭執的不再是“不回消息”“晚歸”等具體事件,而是“是否被愛、被重視”的過往創傷。
它不斷地制造“假性危險信號”,破壞你們在關系里的安全感。
伴侶會覺得你情緒不穩定,很難溝通;你也會認為伴侶不理解你,不夠包容。
![]()
這種相互的誤解和消耗,會慢慢侵蝕你們的關系。
你們會變得小心翼翼,因為擔心不知道哪句話又會引爆對方而不敢表達真實感受。
曾經親密的兩個人就此漸行漸遠。
![]()
如何跳出情緒閃回的陷阱?
所幸,“情緒閃回”雖然難纏,但并非不能破解。
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的練習,學會區分“過去”和“現在”,把那個“穿越”到過去的小孩,拉回到安全的當下。
1、按下“暫停鍵”,給情緒降溫
當你感覺到強烈的、不合時宜的情緒涌上來時,先停下來,告訴自己:“當下的事情沒那么嚴重,我只是觸發了情緒閃回。”
接著,做幾次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和身體的感覺上,讓自己逐漸平靜下來。
或是錨定你的感官,把自己拉回現實,錨定在“此時此地”。
在心里默念:“我看到(白色的墻壁),我摸到(光滑的洗手臺),我聽到(貓咪的撓門聲)。”
如果當時正和伴侶在爭執,對TA說:“我情緒有點上來了,需要冷靜下,10分鐘后再談好嗎?”
然后離開現場,去洗手間、陽臺或任何一個能獨處的空間。
2、用 “現實檢驗”,區分過去與現在
情緒閃回的本質是“困在了過去”。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實檢驗”,區分自己對當下的認知。
可以拿出一張紙,左邊寫下“我現在的情緒是……”,右邊寫下“當下的事實是……”。
比如:
左邊寫:我很恐懼,我怕TA會像我父母當年一樣拋棄我;
右邊寫:TA一直都很照顧我。這次沒回消息是開會調了靜音,開完會就馬上回我了。
![]()
通過書寫區分,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和當下的事實并不相符。
刻意練習后,你會逐漸養成“先看事實,再下判斷”的習慣,不再被情緒牽著走。
3、和伴侶設定“安全詞”
親密關系的修復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努力。
主動和伴侶溝通你的情緒閃回問題,讓TA了解你的“情緒觸發點”,有效減少矛盾。
試試在一個雙方都平靜的時間,真誠地告訴TA:“我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小事突然情緒失控,并不是不愛你或針對你,而是被觸發了過去的創傷。比如之前……”
然后,和伴侶約定一個手勢或詞語,當你感覺自己可能觸發了閃回時,就發出這個信號,給彼此留出空間。
最后,在情緒平息后,主動找到伴侶溝通解釋、修復關系:
“對不起,我剛剛反應過度了,想起了那時的一些創傷。我們可以重新聊剛才的問題嗎?”
通過這種相互理解和配合,把沖突轉化為增進理解的契機。
4、需要時,可以尋求專業支持
如果你發現,只靠自己很難打破情緒閃回的循環,且它已經嚴重影響了你的生活和關系。
那么,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是一個明智且勇敢的選擇。
![]()
咨詢師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向導,陪你一起探索復雜的內心地形,幫助你:
更精準地找到創傷的源頭,理清那些混亂的感受和自動化反應,看清它們究竟來自過去的哪個節點;
在安全的環境和關系里,重新體驗和表達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和感受;
在矯正性的情感體驗中,給你內在那個受傷的孩子建立起新的安全感……
親愛的,看見情緒閃回,就已經是療愈的開始了。
當你意識到那個瞬間崩潰的自己,不過是內心小孩在呼救時,你就已經踏上了從責怪到理解,從對抗到擁抱的療愈之旅。
而親密關系的意義,也不是找一個完美的TA,而是和TA一起,在理解和包容中共同成長。
當你能夠跳出情緒閃回的陷阱,就能享受被愛與愛人的快樂,維系一段穩定、溫暖的親密關系。
這條路或許不易,但請相信,你不必獨自一人走完。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咨詢師,我們向你推薦下面這位經驗豐富、專業扎實的咨詢師——張雅琴。
張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業超16年,服務時長3000小時+。
她擅長以認知行為療法、短期焦點治療等幫助來訪者解決婚姻家庭、個人成長、童年創傷等議題。
為鼓勵求助意愿,張老師特地開通3個半價咨詢名額,原價600元/次的咨詢,現僅需300元。
請你務必千千萬萬次
拯救自己于水火中↓
如果你也正被情緒閃回等過往創傷困擾,想要更好地經營、修復親密關系,又想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咨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咨詢」,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咨詢師↓
作者:小西
圖源:圖蟲創意、Unsplas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