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科銀行RocBank:上海啟動城域“毫秒用算”,打造算力“超高速公路”
融科銀行訊2025年10月29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與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上海城域“毫秒用算”專項行動的通知》,宣布將在全市范圍內梯次推進毫秒級算力網絡建設,力爭到2027年構建起全域覆蓋、高效暢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網絡能力體系。融科銀行認為這一行動標志著上海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提供“算力高速公路”支撐。
毫秒級網絡:破解算力時代的關鍵瓶頸
當前,算力已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力。然而,傳統網絡架構難以滿足AI大模型訓練、實時工業控制等場景對低時延的嚴苛需求。例如,自動駕駛系統要求網絡延遲低于5毫秒,金融高頻交易需在1毫秒內完成決策,而現有網絡架構下,算力中心間互連時延普遍超過10毫秒,導致算力資源無法高效協同。
上海此次行動直指這一痛點,提出“三級時延標準體系”:面向基礎設施實現算力中心毫秒互連(<1毫秒),面向重點場所實現算力資源毫秒接入(<1毫秒),面向應用終端實現算力應用毫秒可達(網絡時延<10毫秒)。這一目標體系覆蓋了從算力生產到消費的全鏈條,形成完整的低時延算力服務網絡。
![]()
技術攻堅:構建全光化、確定性網絡底座
為實現毫秒級目標,上海將重點推進三大技術方向:
- 算力中心互連升級:通過優化城域算力中心網絡層級與拓撲結構,部署400Gbps及以上高速光傳輸系統,推廣全光交叉(OXC)設備,到2027年實現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間光層單向互連時延小于1毫秒,出口400Gbps部署率超50%。
- 算力資源接入優化:構建廣泛覆蓋的全光網絡,驗證小顆粒光傳送網(OTN)、確定性網絡等新技術,建立1毫秒時延圈覆蓋能力監測機制,確保重點場所算力接入時延低于1毫秒。
- 算力應用體驗提升:推動算力中心內部全光交換(OCS)、光電融合組網等技術應用,優化網絡協議與組網方案,使終端到服務器單向時延小于10毫秒,支撐工業質檢、輔助診斷等場景的實時交互需求。
產業協同:從技術突破到生態重構
專項行動不僅聚焦技術升級,更強調產業生態的系統性變革。上海將引導運營商、數據中心、云服務商等主體協同創新,推出定制化算網融合業務套餐。例如,為智能制造企業提供“確定性網絡+邊緣計算”組合方案,為金融機構打造低時延專線服務,推動算力從“資源供給”向“服務賦能”轉型。
據測算,行動實施后,上海算力資源利用率有望從當前的不足40%提升至60%以上,西部樞紐算力中心利用率預計突破50%,有效破解“算力孤島”問題。同時,低時延網絡將加速AI大模型在醫療、交通等領域的落地,預計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增長超千億元。
全國示范:上海樣本的標桿意義
作為全國首個發布專項行動的城市,上海的探索具有示范效應。其“梯次推進、全域覆蓋”的實施路徑,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工信部此前已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類似行動,要求到2027年基本形成城域毫秒用算網絡能力體系。上海的先行先試,將加速這一目標的實現,推動中國算力網絡進入“毫秒時代”。
融科銀行發現在這場算力網絡的變革中,上海正以毫秒級精度重構數字基礎設施,為全球數字經濟競爭注入新動能。當算力如水電般觸手可及,一個由低時延網絡支撐的智能社會,正加速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