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買點黃金首飾時,全球央行早就開啟了“買金模式”。
本月,國際金價突破4000美元,創了歷史新高。更刺激的是,俄羅斯媒體爆料說中國黃金持有量一年內暴增25倍。
等等,這數字聽著就離譜啊?上海黃金交易所庫存直接飆到4萬公斤,我的天。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實吧,中國央行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這事兒,懂行的人早就看出門道了。截至2025年9月,咱們的黃金儲備達到7406萬盎司(大概2303噸),穩坐全球第六。
![]()
聽著挺牛的?別急著高興——美國手里可是捏著8133噸,是咱們的3.5倍。
說白了,咱們黃金儲備占外匯總額只有4.3%-4.9%,人家美國67.6%,歐洲普遍超60%。。。差距還是挺大的。
但問題來了:為啥現在突然這么拼命買?
1.美元武器化,各國都慌了
俄烏沖突之后發生的事兒,給所有國家上了一課。歐美直接凍結俄羅斯的外匯儲備,這操作簡直是“我的錢在你那兒,你說不給就不給”。想想都后怕對吧?
黃金就不一樣了,它是“無主權信用背書的資產”——聽著專業,其實就是說,這玩意兒沒人能說凍結就凍結。你的黃金就是你的黃金,不管放哪兒。
特朗普那套“對等關稅”政策和到處搞事情的做法,更是讓各國意識到:美元資產真不一定安全。所以現在全球央行都在想辦法分散風險,黃金自然成了香餑餑。
1996年以來頭一回啊,外國央行持有的實物黃金總量超過了美國國債。這可不是簡單的數字變化,背后是全球對美元信心的動搖。
俄羅斯媒體提到中國也有可能會被踢出SWIFT這個可能性,其實不無道理。
美國敢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誰敢保證不會對中國下手?SWIFT系統是美國控制的國際支付網絡,一旦被踢出去,后果不堪設想。
![]()
所以增持黃金、推廣人民幣結算、建立多元化儲備體系,這些都不是偶然。中國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萬一真出事兒,至少有底牌。
世界黃金協會調查顯示,95%的受訪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央行黃金儲備還會增加。這是2019年首次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說明大家心里都有數:美元的好日子可能不長了。
2.中國的小算盤:減債增金
看看咱們的操作就明白了——
中國最近拋售了720億美元美債,同期增持黃金35.72噸。一增一減之間,外匯儲備結構正在悄悄重構。
但這里面有個技術活兒:不能買太猛
你想啊,如果突然大量買入,金價蹭蹭往上漲,最后不還是自己吃虧?所以中國央行的節奏特別穩——2023年買225噸,2024年又加44噸,三年下來儲備增長近30%。這種“穩中有進”的策略,既達到了增持目標,又沒讓市場炸鍋。
央行還會給商業銀行分配進口配額,用“有形之手”引導市場,避免價格劇烈波動。高啊,真的高。
官方給出的儲備數據是2303噸,但市場傳言實際儲備可能超過5000噸。。。央行從來沒承認過啦,但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確實有點說不清楚。
4萬公斤的庫存,這增速明顯不對勁兒。除了央行官方儲備,還有商業銀行黃金頭寸、交易所庫存、民間儲備……這一整套體系下來,真實的黃金持有量估計只有天知道
說到這兒就得提一嘴,咱們有部分黃金還存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呢。全球60多個國家都這么干,算是國際慣例。但現在地緣政治這么緊張,德國、荷蘭都開始往回運黃金了,你說咱們會不會也考慮考慮?
![]()
3.“黃金+人民幣”的新玩法
重點來了——中國不只是買黃金,還在建新體系
跟俄羅斯的貿易已經開始用人民幣結算了:咱們買原油天然氣給人民幣,俄羅斯拿人民幣買咱們商品或國債。這套模式現在正在金磚國家間推廣,說白了就是繞開美元。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一年暴增25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歷史上黃金定價權先在英國,后來跑到美國,現在中國正成為新的競爭者。
4月份進口黃金127.5噸,環比激增73%,創11個月新高。這種“西金東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上海期貨交易所夜盤的買盤甚至能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邏輯了。
當中國投資者在上海下單時,紐約那邊未平倉合約量跟著漲3%,你說誰在主導市場?
更有意思的是老百姓的變化。
2025年一季度黃金首飾消費量跌了26.85%,但投資金條占比漲到47.6%。大家不買金鐲子了,改買金條了——從“買金裝飾”變成“買金保值”,這心態轉變挺明顯的。
![]()
年輕人也加入了。18-34歲消費者貢獻了38%的金飾銷售額,其中女性占67%。她們喜歡設計感強、輕量化的產品,IP聯名款更是搶瘋了——周大福和Chiikawa聯名轉運珠當天售罄,老鳳祥的《圣斗士星矢》666克黃金手辦溢價百萬還被搶購。
這就是“黃金谷子”現象啊,把二次元情懷和保值需求綁一塊兒,誰頂得住?
華安黃金ETF規模已經360億了,日均成交16.99億。老百姓不再只買實物金,開始通過金融工具參與投資了。
機構在干嘛呢?
橋水基金建議配置15%黃金,高盛直接把2026年底金價預期拉到4900美元。這幫大佬玩的是“逢調加倉”,看的是長期趨勢。
散戶呢?追漲居多,波動風險當然也更大。
上游礦企賺瘋了——紫金礦業H股年內漲120%,南非金礦工人工資漲30%。下游金飾店就比較難受了,金價從年初800元/克漲到1125元/克,消費者都在觀望。
產業鏈冰火兩重天,上游笑,下游愁。
金價到頂了嗎?沒人敢說。
但有一點很清楚:在這場持續25年的金融戰略中,中國已經不再是旁觀者。無論是官方儲備、交易所庫存還是民間投資,黃金正成為對抗不確定性的最強武器。
下次看到金價又漲了,別只想著“又貴了買不起”——背后可能是一場看不見的貨幣戰爭,而你我都是參與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