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秋,檀香山潮濕的風卷進病房。張學良望著太平洋,忽然自語:“馮庸若在,東北不會這么慘。”一句話,讓照護人員一時竟忘了反應。時隔半個世紀,少帥的悔意仍然滾燙,這位“幕后主角”便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溯源還得回到1895年。那一年,奉天城同時迎來兩位男嬰: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馮德麟的次子馮庸。父輩結拜,兒輩自然以兄弟相稱。兩個孩子在大帥府的磚道上追逐打鬧,冬天蹬冰鞋,夏日賽快馬,誰也沒料到,這對“雙子星”日后會走出截然不同的軌跡。
十四歲左右,兩人被送進奉天陸軍講武堂。張學良喜歡騎術,馮庸更偏愛地圖和機槍,課堂間隙總把筆記塞到張學良手里:“漢卿,多看看,帶兵不能只靠膽子。”這句提醒,在往后歲月里卻被少帥自己承認“沒聽進去”。
1919年巴黎和會的消息傳到沈陽,馮庸當即寫下“弱國無外交”六字貼在宿舍門口。有意思的是,年輕的張學良那夜只對馮庸說了一句:“真想打一仗出口氣。”在家國認識上,兩人的分歧已經埋下伏筆。
![]()
進入1920年代,奉系內斗激烈。張作霖調兵遣將,馮德麟則因傷退居幕僚。馮庸厭倦軍中派系,“拼消耗不如拼技術”成了他的口頭禪。于是,他主動申請赴日本早稻田學習機械工程,一去就是三年。期間,他寄回大量關于歐美軍工的剪報,試圖說服少帥進行部隊現代化,可清一色馬隊的東北軍難以立刻轉型,建議被束之高閣。
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張學良接掌滿目瘡痍的東北。局勢告急,馮庸卻開始做看似“不務正業”的事——籌建大學。他賣掉自家的兩塊莊園,湊足四十萬現洋,以沈陽東關兵工舊址為校舍,馮庸大學由此誕生。招生簡章上赫然注明:“貧寒子弟學費全免,入校須宣誓抗日。”當時許多奉天士紳都說他“傻氣到家”。
![]()
開學那天,馮庸站在操場,面對三百多名新生,抬手就是一句白話:“東北要有脊梁,你們就是那塊骨頭。”據《東北教育志》記錄,他既教理論,也親自帶學生拆槍、試制汽油機;還邀請柳亞子、郁達夫講文學,校內思潮涌動,甚至成立航空社,在草地上拼裝滑翔機,成為滿洲第一支學生飛行隊。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沈陽上空炮火不斷,馮庸大學被迫停課。日軍接管校園前夜,馮庸用卡車把大批儀器運往關內,他對助手低聲說:“設備能保多少算多少,人才一個不能丟。”隨后,他帶著百余名師生南下北平,借讀燕京與清華,繼續授課。他的舉動,直接把東北工業教育的火種延續下來。
時局愈發艱難,馮庸的精力卻全部投入募款、寫文章、辦《東北文化月刊》。刊物一期接一期曝光日本在吉黑的礦產掠奪,引起國際注意。1933年底,馮庸因肺病咳血,仍在稿紙上寫著“教育比槍炮更長久”。不得不說,這種倔強,在當時的軍閥子弟里極為罕見。
![]()
太平洋戰爭期間,他先后輾轉重慶、昆明,繼續募資助學。抗戰勝利那年,他已形容枯槁,卻還籌劃把大學遷回沈陽。遺憾的是,1948年病體惡化,醫生建議靜養,重建計劃被迫擱置。至此,馮庸的“教育救國”理想也蒙上一層陰影。
1954年,馮庸赴臺探親,生活低調得近乎隱身。熟悉內情的史學者常說,張學良軟禁日子再苦,好歹聲名在外;馮庸卻像深埋土里的種子,鮮有人提起。直到1970年代末,少帥在檀香山主動提到“馮兄弟”,外界才重新關注這位被遺忘的公子。
![]()
從可查檔案看,馮庸大學先后培養一千三百多名學生,其中有工程師、作家、飛行員,也有人參加新中國的工業基建。換句話說,馮庸并非沙場梟雄,卻用另一條路徑改變了東北的命運走向。張學良晚年會嘆息:“如果當年讓馮庸管建設,我就帶兵,他肯定比我干得好。”這句評價,說透了兩人性格與目光的差距。
總結往事,馮庸的故事沒有刀光劍影,卻處處映射出民國時期知識與血性的罕見結合:出身軍閥,卻不戀兵權;家底殷實,卻拿去辦學;身在亂世,卻堅持自由教學。有人稱他“陌上人如玉”,更有人稱他是“不穿軍裝的將軍”。無論稱謂如何變,底色只有一條:用教育拔劍,為國家鑄盾。
短暫六十年生命,留給后世的并非恢弘戰功,而是一種方向——理性、科學、開闊。不少研究者今天提到東北工業傳統,會順帶補充一句:“別忘了馮庸大學那批機械課程的底子。”由此可見,他在國民教育上的遠見并沒有隨著校園的淪陷而消散。
![]()
歷史選擇記住誰,從來不只看戰績。馮庸沒有顯赫官職,卻贏得一個時代最挑剔的見證者——張學良——的由衷服氣。那句“馮庸若在”背后,是少帥對兄弟才能的敬重,也是對自己錯過良機的無奈。真正的民國公子,大概正是這種不依賴父輩的槍桿子,卻依然能撐起一方精神天地的人。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