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剛進南海,就給咱們“送了一份大禮”!根據USNI news等媒體消息,10月26日下午,美國海軍在南海活動的“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整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爛活——在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內,先后摔掉1架MHM-60R“海鷹”反潛直升機,還有1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
![]()
到底發生了啥?根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26日下午2時45分(因為南海處于東8區,所以時間和北京時間一致)時:“尼米茲”號上部署的美國海軍第17艦載機聯隊(CVW-17)下屬第73反潛戰中隊(HSM-73)的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在部署狀態下墜機,所幸機上3名機組人員安然無恙。
就在大家以為今天只有這么一件倒霉事兒的時候,讓人難繃的事情又發生了。僅僅30分鐘后,下午3點15分左右,第17艦載機聯隊第22戰斗攻擊機中隊的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在實施蒸汽彈射時彈射失敗,又掉進了大海,所幸2名飛行員彈射逃生。
![]()
后續不知道“尼米茲”號航母還有沒有繼續放飛艦載機,反正我要是艦長,走了這么大背字,還放飛啥艦載機?回家抱孩子去吧……
如何看待此次事故
不得不說,“尼米茲”號這次在南海整出來的,可以用三句話來形容——簡直就是“驚天動地的爛活+巨大之回旋鏢+在總統面前丟人現眼”:
此前美軍F-35C墜海
![]()
說是“驚天動地的爛活”——話說咱們關注軍事類內容這么長時間了,從高中的時候就看。小20年過去了,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確實出過艦載機墜毀的事故,確實出過起飛降落的時候沒繃住摔海里喂魚的事兒,但是啥時候出現過短短半小時之內墜毀兩架艦載機,全掉海里喂魚的事兒?簡直聞所未聞……
再做個對比吧,2016年11月到2017年1月,俄羅斯海軍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跑到東地中海支援敘利亞戰場,三個月的時間里實施了420次戰斗出動,在行動中摔掉1架蘇-33艦載機和1架米格-29KR艦載機。外界普遍將其解讀為,俄羅斯海軍軍備異常廢弛、航母戰斗力低下可靠性不佳。
![]()
結果現在你看,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表現還不如俄羅斯海軍呢,俄羅斯海軍三個月摔掉2架艦載機,美國海軍短短半小時就把兩架艦載機喂了魚,摔機速度令人咋舌。
說“巨大之回旋鏢”——在10月22日的時候,USNI news才就“尼米茲”號航母進入南海刊發專題報道,報道還特地起了一個咄咄逼人的標題,說“尼米茲”號進入南海是在向東大的所謂“海上野心”發出的“強烈信號”。
![]()
你說這能發出啥信號,無非就是我很強,你可別招惹我,我的實力你拿捏不住……現在嘛,嗯,我們確實看到了,“尼米茲”號的實力咱們確實是有點拿捏不住。畢竟,半個小時摔掉兩架艦載機喂魚,這哪個正常的航母打擊群也干不出來這種事兒啊。
說“在總統面前丟人現眼”——美國總統特朗普這時候正在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呢。同時,還打算把泰國和柬埔寨給拘在一起,見證“偉大的和平協議簽字”,以標榜自己又解決了一場戰爭。隨后,特朗普還要飛往韓國慶州參加APEC2025會議。
“尼米茲”號此前的航位
![]()
自己的總統都到了馬來西亞了,美國海軍這么講政治,肯定要緊緊跟上。“尼米茲”號航母26日航位正處于納土納群島以北,很難說是不是正要給特朗普“撐腰打氣”。
結果,特朗普26日上午十點左右落地吉隆坡,下午兩三點“尼米茲”號給你整出這么大個爛活,接連摔掉兩架艦載機,可謂是用實力詮釋了什么叫做“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露出來了”……
![]()
可想而知,特朗普聽到這消息又要大為光火了。
![]()
事故的原因推測
爛活已經出了,那么問題來了,美國海軍摔掉的這兩架艦載機,到底是怎么摔的?不會又有啥來自大陸的神秘力量吧?咱覺得可能性不大,這兩起事故可以就事論事的拆解剖析一下:
![]()
美國海軍的MH-60R型反潛直升機,這是有名的維護成問題的裝備,最近幾年每年的維護費用都在砍。而這些飛機從2006年開始批產,用到現在已經用了十多年快二十年了。
你想,海上飛行的艦載機,用了十多年,這么大的濕度、鹽霧腐蝕,維護費用還在砍,這飛機能飛起來發揮作用,已經是奇跡了。稍微出點啥故障,指不定發動機或者飛控系統就失效然后就墜機了。
![]()
而再說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呢?這真的不好說了,按照目前公布出來的信息,這起事故發生的非常奇怪,據說是飛機在起飛階段出的問題。起飛階段的話,就牽涉到兩方面的問題了——蒸汽彈射器、飛機本身:
如果是蒸汽彈射器出的問題,比如蒸汽彈射器功率達不到標準,沒有把艦載機推進到規定的起飛速度,那飛機升力不足飛不起來,自然就掉海里了。

而如果是飛機出的問題,要么是飛機發動機電控系統出問題了。比如加力燃燒室故障,在彈射過程中加力緊急關斷。很明顯,艦載機彈射起飛需要發動機加力和彈射器共同作用。彈射器功率足夠,但是發動機沒有開加力,如果飛機起飛重量較大的話,達不到起飛速度那就墜機。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戰斗機飛控系統出問題。那就是起飛后姿態失穩,狀態失控那就墜機了。不過,以目前現代戰斗機飛控系統普遍有4備份計算機的高可靠性設計來看,4臺飛控計算機全部失效的可能性實在太低了。
![]()
因此,大伊萬的觀點,這架F/A-18F如果是在起飛階段出的事,要么是彈射器問題,要么是發動機出故障。
至于是什么導致了美國海軍航空兵這么高的事故率?很明顯,你就看“尼米茲”號航母已經是多老的裝備了。這船居然還是1968年6月開工建造,1972年下水,1975年交付美國海軍的裝備。想來,其實比大伊萬的老爹也小不了多少,2025年滿打滿算正好部署了50年。
![]()
而且事實上,此次來南海就是“尼米茲”號的告別演出。本來就打算部署完這次,返回埃弗雷特就直接退役,結果就這最后一次“告別演出”,還給你戳出來這么大個紕漏。對于美國海軍第一款大批量生產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首艦,在美國海軍航母裝備建設上有如此重要意義的“尼米茲”號航母來說,也確實是晚節不保。
![]()
流年不順的美國海軍
這起事故怎么說呢,出的確實離奇。每個機型都有一個事故率,你要說在飛行日的航空作業中,損失了一架艦載直升機,或者說損失了一架艦載戰斗機,這都好說,航母運作也確實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發生。
![]()
你要說在一個航次里,先后損失了一架戰斗機和一架直升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只不過不太好看而已。比如“庫”艦在敘利亞的最后出動,還損失了兩架戰斗機呢。
但是,你要說一艘航母,沒參與戰爭,就在日常訓練時,半個小時之內先后摔掉一架直升機和一架艦載戰斗機,這事情……出來的概率有多大,比這艘航母在本航次中被隕石砸中的可能性,怕是大不到哪兒去。所以說帝國末期,什么離譜的事情都出來了。
![]()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帝國吧,好像跟南海,有點犯沖。你看就這最近幾年,美國在南海出了多少事故了?
2021年10月,美國“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南海發生水下碰撞事故,結果整個艇艏聲吶罩被撞掉,目前還癱瘓在碼頭上,完全不知道啥時候才能修繕完畢。

2022年1月,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在南海活動時,同樣在組織艦載機起降作業階段出事。一架F-35C艦載機在著艦時,一路火花帶閃電地掉進了大海,連帶造成6人受傷,最后費了老鼻子勁兒,才把飛機殘骸撈出來。
這次“尼米茲”號又出事了,問題是一樣的,怎么給這兩架已經掉進南海里的艦載機撈出來很成問題——畢竟這次掉進去的艦載機,F/A-18F艦載機就不說啥了,不算啥比較先進的型號。
![]()
反而是MH-60R,這是一架反潛直升機,上面肯定攜帶有美國海軍高度機密的聲吶浮標,機載任務計算機里儲存的潛艇聲紋特征甚至密級更高,這些東西要是落到美國的戰略對手手里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必須想辦法回收。
所以,現在的問題很簡單了,美國海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派遣打撈船過來,把這架掉在海里的艦載戰斗機還有那架艦載直升機都撈起來。不然的話,麻煩就大了——但是歸根結底,你倒是來南海干啥呢,50歲老船,你不來不就沒有這么多破事兒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