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京外城的胭脂胡同,白日里是尋常的青石板路,兩側灰墻斑駁,墻角生著半枯的青苔,唯有正午日頭最烈時,才會透出幾分反常的詭異 —— 相傳每逢節氣交替的午時三刻,日影會突然縮短成指尖長短,胡同口的老槐樹會無風自動,葉子簌簌落下時,竟在地面鋪出一道泛著淡灰微光的小徑,順著小徑往里走,便能撞見那只在午時現身的 “鬼市”。
![]()
鬼市的浮現從無征兆。先是空氣中漫開一股似甜似腥的香氣,混著舊紙霉味與檀香的氣息,緊接著,灰墻后會透出昏黃的燈影,不是凡間的燭火,倒似浸了月光的磷火,明明滅滅間,攤位的輪廓漸漸清晰。那些攤位沒有攤主,只擺著半舊的木案,案上的物件透著說不出的怪異:有的擺著缺了口的瓷碗,碗里盛著淡青色的液體,液面浮著細碎的銀箔,銀箔聚散間竟能映出模糊的舊街景;有的堆著疊得整齊的素色衣料,手指若輕輕拂過,衣料會化作一縷青煙,待煙散后,掌心會留下一枚刻著陌生紋路的銅扣;還有的掛著串成串的鈴鐺,鈴鐺無風自響,聲音卻傳不出攤位三尺之外,只在耳畔繞著圈,聽久了便覺頭暈目眩,仿佛要被卷入某個模糊的夢境。
![]()
最奇的是鬼市的時辰。明明是午時三刻的烈日當空,市中卻始終籠著一層薄如蟬翼的灰霧,霧里的日頭成了淡白色的圓影,照在身上沒有半分暖意,反倒像浸了井水般發涼。攤位間的路徑忽寬忽窄,有時走著走著,眼前會突然冒出一扇朱漆斑駁的木門,門后隱約傳來算盤珠子的脆響,可伸手去推,指尖卻會穿過木門,只觸到一片冰涼的霧氣;有時腳下的青石板會突然變得柔軟,似踩在曬干的艾草上,低頭看去,石板縫里竟鉆出細小的白色花莖,花莖頂端頂著半開的花苞,花苞里似有微光閃爍,卻始終不肯綻放。
![]()
鬼市的消散比浮現更離奇。當日影重新拉長到三寸時,老槐樹的葉子會停止飄落,空氣中的甜腥氣開始變淡,攤位上的物件會漸漸變得透明,先是瓷碗里的銀箔化在液體中,再是素色衣料變成飛絮,最后連昏黃的燈影都開始閃爍。待第一陣風吹過胡同口,整個鬼市便會化作一縷青煙,順著老槐樹的枝干往上飄,最終融入正午的陽光里,只留下地面上幾枚散落的銅扣,及空氣中殘留的一絲淡香。若此時撿起銅扣,會發現銅扣在掌心漸漸變涼,不多時便化作一層細灰,被風一吹便散得無影無蹤,仿佛方才的鬼市只是一場正午的幻夢。
![]()
關于鬼市的來歷,舊京的老人只在酒后偶爾提及。有人說它是百年前被大火燒毀的集市魂魄,困在午時三刻的時辰里,日復一日地重現舊日景象;也有人說它是陰陽兩界的縫隙,那些執念未散的魂靈,會借著午時的陽氣,在此擺下攤位,盼著能換回某件失落的舊物。如今胭脂胡同的老槐樹依舊立在原地,每逢節氣交替的午時三刻,仍會有無風自動的葉子,只是再少有人敢順著微光小徑往里走 —— 怕撞見那些詭異的攤位,更怕自己陷入那場亦真亦幻的夢,再也分不清正午的陽光與鬼市的灰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