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多地啟動招投標倒查13年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
全國十余個省份如江西、貴州、湖南、內蒙古等啟動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追溯范圍覆蓋2012年11月以來的歷史項目,倒查時間跨度長達13年。
此次行動聚焦工程建設、政府采購、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國有企業采購四大領域,重點查處圍標串標、轉包掛靠、虛假招標等違法違規行為。
審計署2025年第1號公告顯示,42個部門存在83處招標采購違規,部分違法行為已超十年。
其中,內蒙古濱河水利與四川宏達君安因使用同一電腦制作投標文件被罰款17.11萬元;中建華夏轉包污水處理廠項目,被沒收違法所得并罰款27.06萬元。
此次整治旨在清除行業積弊,推動招投標回歸“憑實力競爭”本質,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公共資金安全與工程質量。
三刀認為,招投標行業的“腐敗”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同樣一臺同品牌同型號的醫療設備,如果鄉鎮醫院的采購價為3萬元,那么到了三甲醫院,價格就有可能飆升至8萬元。
尤其是一些基建工程,成本與標價之間的懸殊那更讓人震驚,比如一個標注1000萬元的項目,實際成本只需一兩百萬元。
這種差距的背后,實際上是層層轉包的利益鏈條,是“人情世故”的畸形生態。
所以,我們真的很難想象,究竟有多少本該用在工程質量、民生保障上的資金,到最后成了少數人手中的“肥肉”,他們又給我們留下了多少經不起檢驗的豆腐渣工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地方,比如一個只有百十來戶的村子,村部卻有8人辦公、兩個會議室,甚至還要安裝32路監控。
這樣的“超標配置”,與鄉村實際需求嚴重脫節,卻以“合法合規”的名義通過了招標流程。
有的企業為了中標,還會用一個主體操控多家公司參與投標,用假身份證蒙混過關;有的項目明明已經開工,招標流程卻還在“走形式”;還有的中標單位只是“掛名”,實際施工的卻是第四方、第五方的轉包隊伍,工程質量從源頭就沒有保障。
這些亂象不僅吞噬著國家財政資金,更侵蝕著公共安全的底線。
![]()
如今看來,或許正是種種問題的存在,才讓倒查13年這件事顯得理所應當。
因此,看到這樣的倒查行動,相信大多數人也都會由衷地覺得,這一刀“砍得準、砍得狠”,因為它對準的是真正的痛點,回應的是長久以來的民生問題。
其實我們也都明白,敢于直面13年的舊賬,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氣,一種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
更重要的是,從倒查行動中,大家能看到公共資金回歸的可能。
樂觀地講,如果將招投標領域的“腐敗”資金全部追回,應該可以覆蓋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補充養老金缺口,甚至能為民生工程注入更多資金。
或許,這場倒查行動還會遇到很多挑戰,可能還會有些問題暫時無法徹底解決,但我們相信只要方向正確、腳步堅定,只要能讓人們看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決心,看到“舊賬難逃”的態度,就一定能贏得老百姓的支持。
因為老百姓真的是希望有一天公共資金不再被肆意侵占,工程質量不再被利益鏈條犧牲,市場競爭也不再被人情關系左右。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