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的國際局勢有點熱鬧,美國和歐盟接連對俄羅斯亮出制裁大棒。
10月22日美國先動手,把俄羅斯最大的兩家石油企業拉進制裁名單,轉天歐盟就跟進,推出了第19輪對俄限制措施。
![]()
更有意思的是,原本計劃好的美俄領導人會晤,也在這節骨眼上被取消了,各方你來我往的表態,把這場博弈推向了新高度。
美歐制裁“組合拳”,到底打在了哪兒
美國這次制裁的兩家俄企,在全球石油市場分量不輕。
按照公開信息,這兩家公司的石油產量加起來不算小,美國財政部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通過限制它們來掐斷俄羅斯的資金來源,進而推動俄烏停火。
![]()
這步棋下得挺直接,畢竟能源出口是俄羅斯的重要經濟支柱。
歐盟的第19輪制裁來得更猛,一口氣新增了69項單獨限制,還把能源、金融、軍工三個關鍵領域都囊括了。
不僅不讓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進歐洲市場,還全面禁止和那兩家俄企做交易,甚至連加密貨幣平臺都首次被納入制裁范圍。
![]()
歐盟是想從多個維度堵住俄羅斯的對外經濟通道,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制裁落地前后,美俄原本定在匈牙利的會晤突然泡湯了。
一周前特朗普還主動提議和普京見面,想探討結束烏克蘭沖突的辦法,短短幾天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這種政策上的急轉彎,也讓外界看懵了,不少人都在猜這背后是不是有更多沒說透的考量。
![]()
各方唇槍舌劍,誰也不服誰
面對美歐的密集動作,俄羅斯高層很快就給出了回應。
普京在10月23日接受采訪時說得很直白,這些制裁就是“不友好的舉動”,根本不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顯著波及。
![]()
他還提到,如果俄羅斯石油供應大幅減少,國際油價肯定會往上走,到時候難受的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
普京這話不是沒道理,全球能源市場本來就相互關聯,俄羅斯作為主要石油出口國,一旦供應出問題,連鎖反應很難避免。
他還強調,有自尊心的國家和民族,不會在壓力下做決定,同時也呼吁俄美能拋開施壓那一套,轉向長期的嚴肅對話。
![]()
本來想看看會晤能不能帶來轉機,現在看來短期內是沒指望了。
特朗普對普京的表態也挺有意思,他直言“很高興他這么覺得”,還放話要等半年后再看結果。
這種回應既沒硬剛,也沒服軟,透著一股觀望的意味。
而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就直接多了,在社交平臺上直言美國已經是俄羅斯的敵人,吐槽特朗普從“和平締造者”變成了“對俄戰爭參與者”。
![]()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也沒客氣,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這些年早就對制裁形成了“免疫力”。
這些限制措施不僅達不到美歐想要的效果,反而會給歐盟和全球經濟帶來損害。
很顯然,俄羅斯方面早就做好了應對準備,并沒有被這次的制裁組合拳嚇住。
另一邊,于布魯塞爾與歐盟領導人會晤之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美歐實施的制裁舉措贊譽有加,他還積極呼吁美歐進一步加大施壓力度,以達其期望之目標。
![]()
烏克蘭一直希望能從美國拿到“戰斧”導彈,這事兒也引發了俄羅斯的高度警惕。
普京已經明確警告,如果這種導彈被用來打擊俄羅斯本土,俄方的反擊會非常嚴重,甚至可能讓人震驚。
制裁消息一出,全球油價很快就有了反應,一度出現了明顯上漲。
更要緊的是,有消息稱印度煉油企業擬大幅削減俄羅斯石油進口量,此情況對于俄羅斯能源出口而言,不啻為一場不容小覷的沖擊。
![]()
畢竟印度之前也是俄羅斯石油的重要買家之一,這么一來,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渠道得重新調整。
歐盟這邊其實也有自己的難處,禁止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進口后,歐洲的能源供應壓力肯定會增加。
冬天馬上就要到了,能源價格上漲最終還是要普通民眾買單。
![]()
歐盟雖然同意給烏克蘭提供未來兩年的財政支持,但對于烏克蘭期待的動用俄羅斯凍結資產放貸的要求,卻沒給出明確答復。
制裁絕非化解沖突的根本良策,各方相互施壓、你來我往,只會令局勢愈發錯綜復雜,如此下去,最終承受苦果、利益受損的,仍是無辜的普通民眾。
對話協商才是化解分歧的正道,希望各方能早日冷靜下來,回到談判桌前。
![]()
畢竟,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才是所有人都期盼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