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歲黎智英,這位曾叱咤風云的傳媒大亨,如今因《香港國安法》面臨終身監禁,其子黎崇恩傾盡全力,全球奔走呼吁英國介入,卻遭遇最徹底的背叛。
![]()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英國為自身利益,竟選擇“出賣”了他。
黎智英究竟做了什么?被英國拋棄之后,美國政客又開始瘋狂為黎智英撐腰,他真的無法翻身了嗎?
![]()
賤人事情多
黎智英這位壹傳媒的創始人,曾經的服裝業大亨,如今已是77歲高齡,他的人生軌跡,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后,被徹底鎖定在了一間法庭和一個代號之內。
這案子的核心罪名聽著就嚇人,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一旦罪成,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
![]()
審判的地點設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戒備森嚴,押送黎智英的車隊每次都搞得像反恐行動,更關鍵的是,庭審由三名特區政府指定的國安法法官主審,不設立傳統意義上的陪審團。
香港政府還特意警告那些前來“旁聽”的外國使節,要他們守規矩,這姿態很明確,這是中國香港的司法主權,不容外部置喙。
控方的打法就是構建一條完整的“罪證鏈”。
![]()
他們把時間線拉得很長,直指黎智英是2014年運動的幕后金主,光是在2012到2014年間,就向壞人輸送了超過四千萬港元的資金。
到了2019年的修例風波,控方指控他親自下場,通過《蘋果日報》發布海量文章,煽動抗議,意圖把事情鬧大,進而阻撓國安法的落地。
他被指責將香港的年輕人推上街頭,去制造一場又一場的騷亂,最重磅的指控,無疑是他的“國際線”。
![]()
2019年7月,他親自飛到美國,見了當時美國的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這可不是普通人能有的待遇,會面之后,《蘋果日報》立馬大篇幅報道,宣揚美國對抗議者的支持。
此外,他與彭定康頻繁線上聯系,給英國組織“香港監察”捐贈數十萬英鎊,甚至還跟臺灣省的蔡會面,為她引薦美國方面的人士。
這些行為,在控方眼里,就是勾結的鐵證,黎智英的辯護策略則力圖將這一切“正常化”。
![]()
他本人在庭上作證長達52天,直到今年3月才結束,辯方承認他確實和海外人士有接觸,但堅稱這不過是媒體大亨正常的國際交流,根本談不上什么“勾結”。
然而,法律的天平似乎早已傾斜。
今年7月2,法庭裁定所有控罪表面證據成立,這意味著控方講的故事在法律上站住了腳,皮球被狠狠地踢回了辯方。
![]()
這與多年前,他因“證據不足”被時任律政司司長放過一馬的情形,簡直是天壤之別。
滿世界告狀的兒子
法庭內陷入苦戰,法庭外,他兒子黎崇恩則開啟了另一條戰線,國際游說,黎崇恩的核心籌碼,就是他父親的英國公民身份,他拿著這本英國護照,四處奔走,試圖撬動大國力量。
![]()
2023年初,黎崇恩就跑去見了英國議員,還高價聘請了由大律師凱爾芬·加拉格爾KC領銜的國際律師團隊,這個團隊一上來就給時任英國首相蘇納克寫信,要求他直接出手干預司法。
可英國人的反應,讓黎崇恩大失所望。
特別是2023年5月,英國的貿易大臣還跑來香港訪問,這徹底激怒了黎崇恩,他公開炮轟英國政府“虛偽”和“出賣”,認為他們在人權價值和經濟利益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
在英國碰壁后,黎崇恩又把希望寄托在美國,他多次游說美國國會議員,今年9月更是在華盛頓疾呼,要求美國對華施加經濟壓力。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在今年8月表態,說會盡力提供幫助,西方的政客們確實給足了“口頭支持”。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今年7月表態,稱此案是英國的“優先事項”,要求放人,美國國務院、前外交大臣卡梅倫也都紛紛發聲,反對國安法,要求釋放黎智英。
![]()
美國甚至有國會議員鼓搗出一個“香港制裁法案”,揚言要制裁參與此案的香港法官和檢控官,但這些高分貝的吶喊,似乎并沒有改變什么。
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的回應異常強硬,直接將所有外部呼吁定性為“干涉內政和香港司法”,對于英國提出的領事探視要求,中方更是明確拒絕,用行動宣示了在國安問題上不容半點妥協的決心。
![]()
殉道者還是賣國賊
在法庭和外交的硝煙之外,第三個戰場——輿論場,同樣打得不可開交,這是一場關于形象的戰爭,雙方都在極力塑造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角度。
黎智英的團隊和支持者們,正努力將他打造成一個“民主殉道者”,他們反復強調黎智英77歲的高齡,患有糖尿病,在長期單獨囚禁后體重下降,健康惡化。
![]()
庭審期間,他甚至一度需要佩戴心臟監測器,導致審訊延誤,這一切細節,都在描繪一個遭受迫害、風燭殘年的老人形象。
今年2月,黎崇恩在日內瓦人權峰會上聲淚俱下,說他父親的處境如同受刑,這種“人道牌”打得爐火純青,“信仰牌”也沒落下。
![]()
黎智英本人是天主教徒,1989年后皈依,今年10月15日,他的妻子特蕾莎和女兒克萊爾在羅馬獲得了教宗的私人接見,還有十名天主教領袖聯署,要求無條件釋放他。
這些操作,都巧妙地為他的抗爭披上了一層道德和精神的光環,而《蘋果日報》的倒下,更被塑造成香港新聞自由消亡的標志性事件。
![]()
黎智英的個人命運,就這樣與一個宏大的價值理念緊緊捆綁在了一起,然而,在另一個說法里,他的形象截然相反。
官方和親建制派媒體,毫不客氣地給他貼上“反中亂港首惡分子”、“漢奸”的標簽,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事件是,他廣東順德老家的宗族鄉親,已經將他從族譜中除名,徹底的“背叛者”形象就此定格。
![]()
他的妻子與子女早就移居海外,部分還在英國,而他自己也揣著英國護照,這被用來論證,他煽動香港年輕人上街流血,自己和家人卻高枕無憂,根本沒有切膚之痛。
他那位被指曾在美國CIA任職的助手馬克·西蒙,也成了這里的關鍵角色,用來佐證他從一開始就是外國勢力的代理人。
![]()
結語
從目前的態勢看,國際上的外交施壓和輿論聲浪,雖然動靜不小,卻始終未能撼動香港內部的司法進程。
法庭內的審判,嚴格按照《香港國安法》的框架一步步推進,預期的80天審理,硬是拉長到了156天。
諷刺的是,黎崇恩在海外越是積極游說,似乎越是為控方“勾結外國勢力”的指控提供了新的注腳。
結案陳詞已在今年8月28日完成,案件預計最快在今年10月或年底就會宣判。
無論最終判決如何,那個曾經叱咤風云的媒體帝國早已宣告瓦解,《蘋果日報》在2021年6月因資產被凍結而停刊,成為了歷史名詞。
黎智英本人除了國安法下的重罪,身上還背著一個因欺詐罪被判的5年9個月刑期,等待他的,很可能將是鐵窗內的余生。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香港特區政府強烈不滿及反對美國政客借黎智英案干預香港事務——北京日報
起底“禍港四人幫”首犯黎智英:75歲的他如何一步步成為階下囚——極目新聞
外交部駐港公署正告美國政客:立即停止干預香港事務——湖南日報
反華反共的“馬前卒”——起底黎智英——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