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把這事兒的來龍去脈給大伙兒捋明白啊,別被網上的小道消息帶偏了。10 月 21 號,河南登封突然發了個征求意見稿,說要在唐莊鎮全域 118 平方公里的 27 個村和社區征收房產稅。具體怎么收呢?要么按房產余值的 1.2% 算,要么按租金的 12% 來計征,土地使用稅是每平米每年 3 塊錢。
這消息一出來,全網都炸了,不少人說 “房產稅要全面開征了”,結果才過一天,22 號晚上這征求意見稿的網頁就沒了。后來記者去問登封稅務局,人家才說實話:這不是啥新稅種,就是唐莊鎮剛從鄉改成鎮,符合 1986 年就有的《房產稅暫行條例》里 “建制鎮可征收” 的規定,跟上海重慶那種非經營性住房試點不是一回事。說白了,就是老政策遇上了新變化,不是突然要給咱普通老百姓加稅。
那為啥偏偏是登封的一個鎮先冒出來?這里頭的門道得掰開了說。首先最核心的,還是地方財政的事兒。這些年全國賣地收入都在降,2024 年賣地錢占地方財政快四分之一了,一旦這錢少了,地方要修馬路、建學校就沒著落。登封這地方有意思,10 月份新房價格還漲了 2.65%,但鄭州其他區要么跌要么漲得少,唐莊鎮改鎮后要搞建設,肯定得找穩定的收入來源,房產稅這不就成了選項之一。
再就是政策銜接的問題。1986 年那條例早就寫了建制鎮要收房產稅,但過去很多地方鄉改鎮后沒真落實,畢竟以前靠賣地就夠了。現在不一樣了,土地財政的紅利快吃完了,就得把老規矩撿起來。而且唐莊鎮才 27 個村,118 平方公里,就算試錯成本也低,剛好當回 “探路石”。
那這事兒真落地了,會影響到誰?咱得說點實在的。首先租客們要留意,按租金 12% 收稅,雖然現在個人出租 10 萬以下月租金綜合稅率才 2.5%,但不排除有些房東會把稅錢加到房租里,尤其是那些手里有多套出租房的人。不過大伙兒也別慌,登封二手房才 4700 塊錢一平,租金本來就不高,就算漲也漲不了多少,真漲太狠了沒人租,房東也不傻。
然后是手里有多套房子的人,特別是那種閑置沒人住的。雖然政策說了個人非營業用的房子免征,但要是房子空著浪費,以后會不會有新說法?要知道全國 35% 的家庭都不止一套房,要是這政策在鎮里試得好,說不定以后閑置房就得交稅,到時候那些囤房的人可能就得把房子拋出來。
但對咱普通剛需家庭來說,基本沒啥影響。你就一套自住房,不管多大,按規定都不用交。之前有調查說 85% 的人覺得該收房產稅,但 81% 的人都反對普遍征收,最怕的就是誤傷普通老百姓,所以政策肯定會留免征的口子。
說到這兒,我得說說我的真實想法,這事兒絕不是孤立的,背后是樓市的大變化。第一,這根本不是 “房產稅來了” 的信號,而是 “土地財政轉軌” 的信號。以前地方靠賣地賺錢,現在得靠房產稅這種 “細水長流” 的稅,唐莊鎮只是先走了一步,以后越來越多鄉鎮、縣城都會這么干。
第二,這事兒暴露了房產稅的核心矛盾:到底是收給地方填窟窿,還是真的調節樓市?如果只是為了財政收入,那很容易變成 “割韭菜”;但要是能盯住那些多套房、閑置房,逼它們入市,那對咱沒房的人反而是好事。之前上海重慶試點太溫和,沒起太大作用,這次鎮級試點說不定能探出更實在的辦法。
第三,咱老百姓最該關心的不是 “收不收”,而是 “怎么收”。專家建議人均 60 平米免征,三口之家就能免 180 平米,這就很合理。但要是不按面積按套數,那一家五口住大房的反而要交稅,就太不公平了。還有稅錢花在哪兒得公開,要是真能用來建保障房、修學校,咱就算交也甘心,就怕收上去不知道花哪兒了。
有人說這是 “狼來了”,我倒覺得是好事。樓市早就該從 “炒房賺錢” 回到 “住有所居” 了,登封這事兒雖然鬧得有點波折,但至少讓大家明白:以后房子不是越多越好,持有成本會慢慢上來。那些想著靠囤房發財的人,該醒醒了;而咱普通老百姓,只要是自己住,根本不用怕這些政策。
最后說句實在的,這政策從征求意見到刪稿,也能看出官方的謹慎。畢竟關系到家家戶戶的利益,不可能拍腦袋決定。但不管怎么改,有一條得守住:不能讓咱老實人買單,不能讓投機者逍遙。這事兒咱們得接著盯著,看看最后到底怎么落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