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空軍蘇-35SK型戰斗機出現在南海上空!根據澳大利亞媒體10月20日報道,一架澳大利亞空軍P-8A型反潛巡邏機于19日在中國南海上空飛越挑釁時,遭到了中國空軍某部的戰斗機攔截。
![]()
這架戰斗機毫不客氣地對澳大利亞空軍的P-8A拋灑干擾彈,事后這架澳大利亞的P-8A緊急直接飛回了澳大利亞,據稱機組人員落地后還接受了心理疏導,看起來中國空軍給這群澳大利亞飛行員們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而根據澳大利亞空軍的辨認,這架掠過P-8A、拋灑干擾彈的巨大戰斗機,就是中國空軍的蘇-35SK型戰斗機。
![]()
無獨有偶,前幾天菲律賓海空軍又在我黃巖島附近活動時,同樣遭到了中國空軍戰斗機的跟蹤監視,菲律賓軍隊根本認不清楚機型,說我們使用了殲-16型戰斗機。可從菲律賓拍攝的照片來看,這戰斗機翼尖的“希比內”吊艙十分顯眼,顯而易見這依然是中國空軍的蘇-35SK型戰斗機。這兩次都是蘇-35SK戰斗機,看來我們的“超側衛”已前出部署,控扼南海上空制空權。
軍迷眼中的蘇-35
提到蘇-35SK型戰斗機,在中國空軍乃至中國軍迷們口中,這口碑簡直跟坐了過山車一樣來回搖擺:
![]()
2012年的時候大家看它簡直是神器,可以和殲-20戰斗機比肩,甚至連要不要購買一批蘇-35S戰斗機和殲-20搭配,殲-20超視距攔截,蘇-35S近距離格斗都曾是超級大本營軍事論壇的常規話題,由此引發激烈紛爭;
而2016年蘇-35S真正進入中國空軍戰斗序列時,購買蘇-35SK和不買蘇-35SK兩派在超軍事論壇上的爭論達到了最高潮,乃至引出更多問題——殲-20戰斗機到底能不能打,殲-16戰斗機還有沒有必要,后續要不要再買48架乃至72架蘇-35S戰斗機;
![]()
但沒想到的是,在軍迷眼中蘇-35S在中國空軍簡直是出道即巔峰,就買了那一批之后再也沒有了下文,各路毛宣委們翹首以盼再買72架乃至96架,盼星星盼月亮盼到超大倒閉了都沒有盼到,反而盼來了殲-20和殲-16都大量裝備。蘇-35SK在軍事報道中近乎銷聲匿跡。簡而言之,蘇-35SK在目前的中國空軍中,并沒有像十多年前,各路毛宣委希望的那樣擔當大梁,反而有點兒被邊緣化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引進蘇-35回顧
其實這也不算奇怪,兩個方面,一方面從裝備上來說,蘇-35SK在中國空軍中,從來擔當的任務就跟當年的蘇-30MKK一樣,主要承擔應急作戰使命。
蘇-30MKK
![]()
當年我們之所以要買蘇-30MKK,主要是為了解決當時中國空軍缺乏堪用的主動雷達制導中距攔射能力的問題。畢竟殲-10A要解決這一問題要等到2006年左右了,殲-11B更是要等到2011年后才基本具備戰斗力,面對當時有天劍-2和AIM-120的臺灣地區空軍,我們能拿出的唯一解決方案就是快速入手一批蘇-30MKK。N001VE型雷達配R-77型空對空導彈的組合可以提供50千米左右比較可靠的中距攔射能力,基本上可以滿足中距空戰的要求。同時還可以攜帶X-31P和X-59M等幾款精確打擊武器,在殲轟-7A成熟之前還可以擔當反輻射和對面精確打擊任務。
蘇-30MKK
![]()
其實,蘇-35SK在中國空軍中的定位完全一樣,就是打這個時間差,畢竟2010年無論是美軍還是周邊國家,都在快速給自己的四代機進行改進。韓國弄到了F-15K戰斗機,新加坡有F-15SG戰斗機,美軍F-15C MISPII阿拉斯加鷹常駐嘉手納,這都是裝相控陣雷達的典型四代半戰斗機。以我軍的殲-11和殲-11B型來說,差了半代,在當時無論是殲-16還是殲-20都沒法快速成熟,而且不知道什么時候成熟的情況下。如果要從應急作戰的角度考慮,能買一批蘇-35SK型戰斗機,快速形成戰斗力,對抗強敵的四代半戰斗機機隊,這當然是最好的。
殲-10、殲-16、殲-20
![]()
所以從蘇-35SK在中國空軍中的裝備來看,其實這款裝備要是有生命力,打的就是這個時間差,我們的四代半和五代機沒成熟,它可以快速進來一大批形成戰斗力。比如如果我們的殲-16一直到2020年才初步堪用,而蘇-35SK可以在2015年前就大批量服役并形成戰斗力,那么它起碼可以打這5年的時間差,如果蘇-35SK的性能和我們的四代半戰斗機差距不大,那么即使我們的殲-16裝備部隊,蘇-35SK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比如殲-11B裝備部隊后,蘇-30MKK咱們也沒有放棄,也一直作為主力在使用一樣。
![]()
但是沒想到的是,蘇-35SK由于俄羅斯自己的產能成問題,進來的速度太慢了,2016年才開始交付,交付速度也不快。相比之下,我們的四代半殲-10C當時已經大批量交付形成戰斗力,殲-16也在隨后技術成熟開始大批裝備部隊,甚至殲-20戰斗機形成戰斗力也就比蘇-35SK晚了那么三年左右。一來二去,蘇-35SK失去了寶貴的打這個時間差的機會,本來想用來應急作戰,結果變成了和殲-16乃至殲-20并駕齊驅,這讓它完全喪失了裝備優勢。
![]()
蘇-35的性能
當然了,如果蘇-35SK型戰斗機的性能真的有優勢,那么就如我們說的那樣,也可以像之前的蘇-30MKK一樣,和殲-11B/BS并行裝備,同擔空軍四代半戰斗機大梁。但問題是,二方面:
![]()
從裝備性能上來說,蘇-35SK型戰斗機的性能是真的沒啥優勢,之前俄方的宣傳材料,把蘇-35S吹的很神,看起來簡直是最強四代半戰斗機沒跑了。但是,真到實際運用的時候,才發現——這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兒嘛。據后來的俄方公開報道,N035M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有嚴格的限定條件;在檢測率,多目標交戰能力,多任務能力,無故障工作時間,抗干擾能力等指標上,相比中國的雷達甚至還有差距。
![]()
雷達不行,彈也不行,蘇-35SK使用的中距彈是R-77-1,其實也就相當于PL-12后期型號的水平,相比我們當時已經鋪開了的PL-15基本上落后半代一代。倒是由于AL-41FS發動機,這個矢量噴口讓它在近距格斗上有些優勢,但是未來空戰當時咱們都已經明確了,誰也不會再把近距格斗作為主要的交戰形式。
![]()
就這樣,裝備沒有趕得上應急作戰的節點,性能相比我們的殲-16和殲-10C,在格斗能力上有一定優勢,但是在未來空戰關鍵的超視距攔射能力上相比國產裝備則處于下風,更不用說還正趕上了五代機代替四代機的節點。蘇-35SK在空軍中的故事,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俄制裝備在中國空軍中的縮影吧。隨著中國的戰斗機技術水平后來居上,未來的中國天空將完全由中國自己的戰斗機守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