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25河湖長論壇上,浙江省水利廳(省河長辦)與杭州、紹興、湖州等地簽訂了“7項新探索”協議,其中明確紹興將率先開展市域AI河長智慧管護機制先行先試。近日,紹興出臺全國首部《AI河(湖)長工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為這一新技術在河湖管理中的規范應用建章立制、設定標準,標志著AI河湖長進一步從試點探索邁入標準化、規范化操作的新階段。
![]()
AI河湖長,是通過AI技術與無人機設備輔助河湖長完成水域巡查、問題識別、任務派發、整改核查和銷號的智能體,具備“智慧化巡查+智能識別+閉環管理”三大功能,旨在協助基層河湖管理、推動河湖管理數字化轉型。
今年,省水利廳將無人機巡河、運用無人機發現河湖生態環境問題納入“河湖庫智慧監管”核心場景并在全省推廣。作為河湖智慧管護和無人機巡河省級試點,紹興市在實際使用中發現,AI河湖長巡河范圍更廣,問題發現效率顯著提升,可有效推動基層河湖長從“一線巡查員”轉為“統籌指揮官”。但當前AI河湖長巡河仍面臨河湖巡查線路不規范、無人機布設不合理、跨部門協同低效等問題。因此,亟須通過制定統一標準,明確系統建設、職責分工、數據管理及安全要求,推動河湖治理從“人防”向“技防”轉型。在此背景下,《規范》應運而生。
![]()
《規范》明確了AI河湖長工作的總體原則、職責要求、工作要求等內容,覆蓋紹興市行政區域范圍內,采用無人機的AI河湖長在河湖巡查、問題發現、任務派發、整改反饋及閉環管理的工作。
在具體執行層面,《規范》也作出詳細規定。例如,AI河湖長的例行巡查,應每半月全覆蓋一次,單次任務長度不超過20公里,超出部分通過多機協同接續完成,確保巡查效率與安全。一旦發現問題,應按照現行河湖長制規定,30分鐘內下發至責任河湖長,并抄送縣級河湖長制管理機構。《規范》還為AI河湖長量身打造了常態化防控與應急處突雙軌機制。AI河湖長作業遵守空域規定,惡劣天氣暫停巡查;應急情況下,15分鐘內啟用備用無人機接替任務。設備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事故按民航相關規范處置。系統每月會統計巡查覆蓋率、問題發現率、處置及時率等指標,生成分析報告,每年形成改進報告,持續推進系統迭代與水環境治理能力提升。
紹興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填補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技術空白,為全省智慧河湖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式。下一步,將配合制定《AI河長管護規范》省級標準,持續推進AI河長智慧管護機制建設。
來源:杭州新聞
編輯:陳立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