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11月7日12時04分03秒,太陽黃經達225°,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
而在氣象學意義上,杭城還正處于秋天,要等到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降到10℃以下才算入冬。
![]()
此時冷空氣活動更加頻繁,我國南北溫差拉大,夏、秋、冬三季并存。烏魯木齊從前天早上開始,雨雪不間斷地下了30多個小時,降雪強度打破了當地11月紀錄。
西北地區、華北、東北地區等地已經入冬,黃淮至江淮一帶也會先后進入冬天。江南等地秋意正濃,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早晚時段涼意明顯。華南一帶則是夏日未盡,像福州、廣州等地8日前后最高氣溫接近30℃。
今天杭州依舊是以陰天為主,白天有時有小雨,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但這兩天還是處在曖區控制中,氣溫并不會很低,明天還有個小回升,隨著9日起冷空氣的影響,氣溫又將下降。
![]()
11月還有臺風來,正常嗎?
進入11月,臺風依然活躍。今年第25號臺風“海鷗”(強臺風級)的中心已于昨天(11月6日)晚上7點35分前后在越南登陸。昨天凌晨臺風“鳳凰”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一度形成了雙臺共舞的局面。
浙江省氣象臺稱,從昨天14點的預報來看,“鳳凰”未來路徑開始北翹,10-13日它的外圍環流可能和冷空氣疊加,給我省東部沿海及東海中南部海域帶來較明顯的降水和大風過程。臺風路徑變數較大,還需要持續關注。
![]()
11月還有臺風登陸我國,是否罕見?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周麗賢表示,如果“鳳凰”最終登陸我國,也不算罕見,常年一直到12月還會有臺風登陸我國。中國天氣網統計1949年至2024年臺風大數據發現,常年11月,在此期間生成的臺風有175個,但登陸我國的僅有11個。從登陸強度來看,常年11月登陸我國的臺風強度總體較強,近半數臺風登陸時強度達臺風及以上級別。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介紹,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唯一全年都有臺風的海域。據統計,從2001年到2024年,在11月份以后都存在雙臺風活動的情況。特別是在2024年11月,太平洋從西到東曾同時出現4個臺風。
立冬補冬吃什么?
雞、鴨、羊肉、大閘蟹……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起始,于每年公歷11月7日至8日之間交節。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這時候正是南方秋收冬種的大好時段,而北方農林作物全面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的“三秋”(秋收、秋管、秋種)也接近尾聲。
民間有諺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古時忙碌了一年的人們,要在立冬這天以美食進補,犒勞自己的同時也有助于抵御寒意,稱為“補冬”。
吃什么補冬?除了北方人“萬能”的餃子,各地吃雞、鴨、羊等各種葷菜的都有。
天氣小姐姐昨天去大馬弄及周邊逛了逛,屬于冬天的氣氛還難以尋覓,冬日里熱熱鬧鬧聚集了多家醬貨店的察院前巷,現在擺出來醬鴨醬肉有是有,但還不多。
大馬弄里,湖蟹是一大主角,走幾步就有賣大閘蟹的攤位。一位攤主小伙熱情介紹他家品質最好的大閘蟹,4兩多的母蟹80元/斤,說是下雨天便宜點賣,前一天還要85元。其他各家按產地和個頭大小不同,每斤價格從30到100元的都有。路過的一位大姐挑了5只蟹,稱稱2斤出頭,163元。攤主麻利地給綁上繩子,方便帶回家去。
賣冬筍的也不少,臨安冬筍個頭大的每斤二十多,小的十幾塊,配上一旁攤位上的冬腌菜,就是老底子杭州人愛的家常菜炒二冬。還有秋天正當季的柿子、板栗,黃澄澄、香噴噴,是雨天里誘人的秋日暖色調。
![]()
![]()
你家立冬吃些什么,還有哪些特別的儀式感?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方玉倩
封面圖攝影 江玥
編輯 肖旭
審核 張倩 林琳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