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一刻誰都有,別拿一刻當永久,曾被譽為“印鈔機”,毛利高達60%的口腔醫療,竟在短短90天內倒閉230家,老板們紛紛跑路。
![]()
從“暴利神話”到“行業寒冬”,這場突如其來的崩塌,究竟是怎么回事?
牙科的黃金時代
以前干牙科,真是掙錢快、利潤高,那時候在口腔圈里流傳一句話:“一口牙,能換一套房。”聽起來夸張,但一點不假。
那幾年民營牙科診所生意火爆,利潤能高到離譜,普通診所的毛利率輕松超過60%,有些項目甚至能達到70%以上,那時候干牙科,比炒房子都來錢快。
牙科最賺錢的就是兩個項目:種植牙和正畸。
![]()
先說種植牙,一個種植體出廠價幾百塊,診所拿來做手術、裝牙冠、加耗材、加服務,最后賣到一兩萬塊錢一顆,進口品牌更貴,能到兩萬五。
成本不高,售價嚇人,整個流程下來,廠家和經銷商分走一小部分,大頭利潤都留在診所,差不多能占到七成,一個醫生一天種幾顆牙,純利潤就能上萬。
![]()
再說隱形矯正,就是那種透明牙套,成本一千多塊,診所報價三萬起步,高端的甚至十幾萬。
一位顧客做一套牙套的錢,在三四線城市都能全款買套小房,正畸項目貢獻了全行業三成利潤,種植牙更猛,占了四成。
![]()
這倆項目幾乎撐起了整個民營牙科市場,那么,牙科憑什么會這么賺錢?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供不應求。
公立醫院的牙科資源緊張,看牙難、排隊久,很多人牙疼等不及,就直接去民營診所,雖然貴,但能馬上做,體驗還好,于是病人越來越多,民營診所越賺越多。
![]()
第二,資本推波助瀾。
2021年資本瘋狂涌入牙科行業,一年就有八十多起融資,總金額超過130億元,很多投資都是上億美金。
各路資金都想分一杯羹,開店、擴張、加盟成風,牙科診所數量從2019年的七萬多家猛增到十三萬多家,幾乎是翻了一番。
![]()
行業在短短幾年內完成了爆發式增長,那幾年,牙科簡直成了暴利代名詞,誰開診所,誰發財。
診所老板換車、醫生提成高、資本狂熱,都在那幾年集中上演,現在回頭看,那確實是牙科行業的黃金時代。
![]()
三記重錘落下
可好日子真沒多久,從2023年開始,民營牙科行業被連砸三錘,徹底涼透,第一錘來自國家政策。
![]()
國家醫保局推出種植牙集采政策,把原本暴利的行業直接打回原形,以前種顆牙動輒上萬,現在政府限定“檢查+種植+牙冠”全流程不能超過4500元。
國產種植體從近4000元掉到600多,全瓷牙冠從3000多跌到500多,價格幾乎被腰斬兩次。
![]()
診所的毛利率從六成掉到15%都不到,等于白干,很多原本靠種牙賺錢的小機構,一夜之間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
第二錘是市場競爭,前幾年大家看口腔掙錢,都一窩蜂開診所,結果市場飽和,供遠遠大于求。
![]()
很多城市的牙科密度驚人,一條街能擠下十幾二十家,門口相隔幾十米,搶客源的唯一辦法就是拼價格,洗牙從200元降到29元,種牙喊出“999元一顆”的噱頭。
價格越打越低,顧客越不信,結果診所既沒賺到錢,也砸了口碑,現在愿意去民營牙科的人不到四成,比2021年少了四十多個百分點。
![]()
第三錘是成本壓力,收入急降,但開支一點沒少,房租、人工、設備全是死成本,像北上廣深的診所,光租金每月就五六萬,一臺CT機二十多萬起。
錢進得慢,花得快,資金鏈自然斷,倒閉潮接連而來,2024年全國關門的診所接近6000家。
![]()
到2025年初,僅第一季度就有230多家民營口腔機構悄悄停業,就連連鎖大品牌也沒能幸免。
上海臻威卷走1500萬預付款跑路,成都歡悅口腔倒閉后欠租、欠貨、欠患者錢,青島、天津、哈爾濱也有多家機構一夜關門。
![]()
三年時間,行業從“黃金十年”直接進入“冰河期”,政策、競爭、成本三座大山壓下來,民營口腔診所從暴利變微利,再到全面虧損。
洗牌之后的新方向
雖然很多曾經風光的機構接連倒下,但行業并沒有完蛋,相反,那些挺過來的診所反而開始重新出發。
![]()
大家都明白,靠忽悠、靠信息差賺錢的老套路行不通了,想活下去只能換個思路,現在,不少診所開始往下沉市場走,把重心放到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
這些地方公立醫院的牙科資源不夠,民營診所反而有機會,再加上國家規定單顆種植牙不能超過4500元,剛好符合這些地方老百姓的消費水平。
![]()
既有政策支持,又有真實需求,這些診所的生意反而更穩定,還有一些機構開始走“科技路線”,用技術來提效降本。
比如用3D打印做牙冠,比傳統工藝能省三成成本;再比如AI正畸系統,能幫醫生自動規劃方案,大大節省時間。
![]()
技術不僅讓診所省錢,還能讓病人看牙更快、更舒服,更大的變化是,民營口腔機構開始主動接入醫保,不再玩那種“預存幾萬塊”的老套路。
以前靠營銷、靠忽悠圈錢的模式,現在越來越行不通,大家終于意識到,只有靠真本事、真服務,才能贏得患者信任,醫療,最終還是要回到醫療本身。
![]()
這場行業陣痛,其實是一次“清算”,前幾年大家拼命擴張、燒錢做廣告、瘋狂開店,現在終于到了回歸理性的階段。
短期看確實慘,但從長遠看,這反而是件好事,畢竟,中國人口腔問題很普遍——我國九成以上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牙周病。
![]()
而且老人缺牙、孩子蛀牙的情況隨處可見,說明市場空間依然很大,業內預測,到2030年,中國口腔市場有望突破4000億元。
對醫生和投資者來說,這是一次痛苦的洗牌;但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卻是福音,價格越來越合理,服務越來越規范,看牙不再是“奢侈消費”。
![]()
當泡沫被擠掉,行業才能真正健康,暴利的時代結束了,但真正讓普通人能安心看牙、放心看牙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參考資料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