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兩個原因:
一是蕭何是后勤(后方)人員,韓信和張良是前線人員,前線的人永遠比后方的人出名。
無論在哪個朝代,幾乎都是在前線作戰的將領、謀士比后方保證后勤的人員出名,諸葛亮是個例外,但如果沒有后來的北伐戰爭,諸葛亮的名氣跟蕭何差不多。
在戰爭年代,后勤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兩件事,一是招兵,二是籌糧。
這事就是重復勞動,幾乎沒有啥記載的。
你去看蕭何的傳記,從協助劉邦起兵到劉邦統一天下,只有三段話,三段話就把蕭何在反秦戰爭、楚漢戰爭七年時間中所有的事全部記完了。
《史記 蕭相國世家》
![]()
你再去看張良和韓信的傳記,從兩人投靠劉邦開始,到劉邦統一天下,至少十幾個段落,洋洋灑灑的一大堆事情。
前線打仗事情是最多的,比如說韓信,史記甚至把韓信與手下將領的對話都記得清清楚楚,字數也很多,完全不像惜字如金一樣。
韓信傳記中的一段對話,就比蕭何在七年戰爭中所有事跡記載的字數還要多,根本沒法比,不是一個級別的記載。
一個歷史人物,在史書中的記載字數越多,人物形象就越豐滿,影視作品可演繹的角度就越大,自然也就越出名。
一個在史書中寥寥數字就記載結束的人物,要么是事跡不多,要么是并不出名,要么是記載缺失,都會導致這個人在歷史上不出名。
看看三國時期的記載就清楚了。
《史記 淮陰侯列傳》
![]()
曹操打天下時,主要是荀彧、棗祗、任峻等人在后方足兵足糧,荀彧出名不是因為幫曹操做后勤工作,而是荀彧是士族首領,同時又是東漢朝廷的尚書令,還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參與的事情多,地位又重要。
相對來說,棗祗、任峻等人知道的人就特別少了,棗祗是曹操屯田制度的創立者,擔任過屯田都尉,一年就收獲百萬斛糧食,解決了曹操的后顧之憂。
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任峻這個人,他是棗祗的繼任者,擔任過典農中郎將,官渡之戰期間,任峻主持軍備和糧草運輸,就是搞后勤工作。
棗祗、任峻均因為后勤工作搞得好而追封列侯,相比于曹操在前線的將領或謀士(五子良將、五大謀士),他們的名氣就低得多。
孫權打天下,前線將領有周瑜、呂蒙、魯肅、陸遜、程普、黃蓋等人,這些人的名氣都大,熟悉三國的都知道,但是幫孫權搞后勤工作的張昭,相對來說就沒有上面這些人出名。
劉備打天下,諸葛亮搞后勤工作,等到劉備去世后,諸葛亮全權負責軍政大權,既管后勤,又管前線,南征南中、北伐曹魏都是諸葛亮領導的。
諸葛亮北伐時,李嚴負責糧草,因為爭權,被罷免,李嚴的名氣就沒有前線的魏延、吳懿名氣大。
蕭何與劉邦
![]()
如果問劉裕打天下時,誰在后方管理后勤?
可能很多人答不上來,是劉穆之,因為不出名,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近代也是這樣,比如解放戰爭,我們都記住了在前線作戰的元帥和將軍,在后方搞后勤工作的人,大家都不熟悉。
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蕭何沒有張良和韓信出名了。
二是歷史定位。
蕭何在歷史上的定位是丞相,除了出了個蕭規曹隨的成語之外,就沒別的意義了。
張良在歷史上的定位是帝師和謀士,他不僅僅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到唐朝時期,張良進入了武成王廟,成為副祭祀。
武成王廟的主祭是姜子牙,副祭是張良,十哲分別是: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
張良與劉邦
![]()
武成王廟就是后來的武廟,與文廟對應,成為后世武裝祭祀的對象,換句話說,在唐朝時,張良在軍事方面的地位僅次于姜子牙,排在第二位,就連韓信、白起等人也在張良之下。
這就是張良的歷史定位,這種祭祀是一代一代傳下去,張良能在唐朝受到如此的尊重,不是沒有原因的。
武廟的主祭是姜子牙,姜子牙幫助周武王統一天下,與張良幫助劉邦統一天下的作用類似,姜子牙也成為華夏的兵家權謀思想之祖。
張良與姜子牙風格類似,作用相同,在劉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文武半行,尊文崇武,唐朝把張良作為副祭。
除了姜子牙和張良之外,其他人的風格就明顯不同,都是帶兵打仗的將領,能文能武,頗有軍事功績和軍事思想。
韓信與劉邦
![]()
兩宋時期,姜子牙和張良仍然是武廟的主祭和副祭,這種祭祀文化長達數百年,為唐宋文臣武裝所熟識,知名度自然就出來了。
韓信跟張良有些類似,又有不同,韓信是軍事將領,依靠帶兵打仗的能力,為劉邦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韓信也在唐朝進入武廟,位列十哲之一。
兩宋時期,韓信同樣還是武廟十哲之一,相對于張良來說,韓信名氣更大,因為后人根據韓信的事跡及傳說創造了34個成語。
比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國士無雙、多多益善、背水一戰等等,這種融入文化的東西,在后世的朝代中不斷會提到,流傳最長久,影響最深遠。
漢初三杰
![]()
到了明朝,有個叫茅坤的文學家寫了一篇《史記鈔》,里面有一句話:
古今來,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詩仙也;屈原,辭賦仙也;劉阮,酒仙也;而韓信,兵仙也!
然后韓信就被現代人稱為兵仙,很多人并不知道茅坤是誰,干什么的,但韓信顯然都知道,因此兵仙這個名號就傳開了,但是除了茅坤,在古代并沒有人稱韓信為兵仙。
但兵仙已經成為韓信的歷史定位,幾乎無人不知,是三人名氣中最響的人。
張良和韓信都有進武廟供后人祭祀,蕭何沒有,所以蕭何不出名也很正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