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譚思靜)“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伴隨著一首《大風歌》,數字人劉邦“空降”現場。這是經過全國10余位歷史學、考古學、美術史權威專家的嚴格把關,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這位歷史人物的容貌復原。11月5日,第三屆漢文化論壇在江蘇徐州舉行。本屆論壇以“何以為漢·和合共生”為主題,聚焦數智傳播、文脈傳承與文明互鑒。
![]()
漢高祖劉邦數字人形象。活動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發布了三項重要文化項目。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推出“漢文化網絡文學專題創作扶持計劃”,鼓勵網絡作家創作漢文化主題作品。中國國家版本館與徐州市文廣旅局啟動了漢畫像石數字化合作項目,將讓珍貴文化資源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南京大學中華文明數智創新實驗室發布了“徐州古城數字圖譜建設項目”,以數字技術延續2600年城市文脈。
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徐纓在致辭中表示,江蘇將持續深化兩漢文化研究,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她強調要探索運用現代科技助力漢文化傳承,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旅游、文創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數字化傳承新模式。
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提出,徐州將實施《漢文化傳承發展專項規劃》,統籌漢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深化文商旅體融合,推進數智賦能;持續辦好漢文化論壇等重點活動,構建文化傳播新矩陣,讓徐州成為世界讀懂漢文化的重要窗口。
![]()
第三屆漢文化論壇現場。活動主辦方供圖
論壇設四場平行分論壇,分別圍繞漢文化與數智傳播、現代城市更新、世界文明互鑒,以及獅子山楚王陵發掘30周年考古成就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現場還設置了“書卷里的兩漢”和“非遺里的兩漢”展陳區,展出明刻本《漢書》等珍貴古籍復刻本,以及漢繡、香包、剪紙等非遺作品和文創產品。
本屆論壇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主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